嗯,看起來每兩個月就有更新這個文章標題內容的機會。
付費限定
【商業劇本 Playbook】關於 AI 還有軟體產業的想法(Nov 2024 v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92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27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2025/04/23
本文探討 Shopify 的策略調整,分析其與Amazon 的競爭關係,包括 Webstore 的關閉、Shopify Fulfillment Network的興衰以及Amazon Buy with Prime的衝擊。Shopify透過專注核心業務、靈活應變,在與Amazon的競爭中持續發展。

2025/04/23
本文探討 Shopify 的策略調整,分析其與Amazon 的競爭關係,包括 Webstore 的關閉、Shopify Fulfillment Network的興衰以及Amazon Buy with Prime的衝擊。Shopify透過專注核心業務、靈活應變,在與Amazon的競爭中持續發展。

2025/02/09
從國際之男大大最新文章「殘局」出發,探討金融投資策略顧問行業的通病:過度著眼於短期問題,急於提供解決方案,缺乏對產業脈絡的深入瞭解。文章批判了短視的投資風氣,強調瞭解企業長期趨勢、產業競合等因素的重要性,並指出缺乏對產業脈絡的理解,只會用錯誤的方法解決錯的問題。
2025/02/09
從國際之男大大最新文章「殘局」出發,探討金融投資策略顧問行業的通病:過度著眼於短期問題,急於提供解決方案,缺乏對產業脈絡的深入瞭解。文章批判了短視的投資風氣,強調瞭解企業長期趨勢、產業競合等因素的重要性,並指出缺乏對產業脈絡的理解,只會用錯誤的方法解決錯的問題。
2024/12/30
作者認為新科技產品的導入並非必然帶來業績增長,許多因素例如價格、IT採購環境和企業內部推廣流程都會影響最終結果。作者也批評投資人過度高估新科技產品的直接影響,尤其對於微軟這樣體量的公司而言,單一催化劑難以產生全面性影響。
2024/12/30
作者認為新科技產品的導入並非必然帶來業績增長,許多因素例如價格、IT採購環境和企業內部推廣流程都會影響最終結果。作者也批評投資人過度高估新科技產品的直接影響,尤其對於微軟這樣體量的公司而言,單一催化劑難以產生全面性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近期市場對 AI 的情緒快速反轉,原本被視為科技成長核心的 AI 主題,正面臨來自基本面與估值的雙重壓力。從伺服器晶片到雲端服務,再延伸到 AI 軟體與 SaaS 模型,資金明顯進入審慎觀望期。

近期市場對 AI 的情緒快速反轉,原本被視為科技成長核心的 AI 主題,正面臨來自基本面與估值的雙重壓力。從伺服器晶片到雲端服務,再延伸到 AI 軟體與 SaaS 模型,資金明顯進入審慎觀望期。

資本支出、估值回歸與 DeepSeek 的衝擊,今年的投資邏輯正在改變中
前言
近年來AI 投資熱潮席捲市場,許多企業投入巨額資本支出,希望在這場技術變革中占據有利位置。隨著 AI 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於「過度投資」與「AI 是否存在泡沫」的討論愈發激烈。從 2024 年中開始,市場開始關注

資本支出、估值回歸與 DeepSeek 的衝擊,今年的投資邏輯正在改變中
前言
近年來AI 投資熱潮席捲市場,許多企業投入巨額資本支出,希望在這場技術變革中占據有利位置。隨著 AI 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於「過度投資」與「AI 是否存在泡沫」的討論愈發激烈。從 2024 年中開始,市場開始關注

2024年AI發展回顧與2025年趨勢展望,探討OpenAI、Google、Meta、Amazon等巨頭的競爭,以及生成式AI、多模態AI、AI助手等熱點技術的發展,並預測2025年AI霸主及AI Agent的崛起。

2024年AI發展回顧與2025年趨勢展望,探討OpenAI、Google、Meta、Amazon等巨頭的競爭,以及生成式AI、多模態AI、AI助手等熱點技術的發展,並預測2025年AI霸主及AI Agent的崛起。

認為市場修正已近尾聲,預計將出現反彈。投資策略上,建議從傳統硬體轉向軟體和軟硬整合,特別關注Agentic AI(自動化AI)的發展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列舉Klarna、倫敦希斯洛機場、Google和ServiceNow等企業成功應用AI的案例,強調AI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潛力。

認為市場修正已近尾聲,預計將出現反彈。投資策略上,建議從傳統硬體轉向軟體和軟硬整合,特別關注Agentic AI(自動化AI)的發展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列舉Klarna、倫敦希斯洛機場、Google和ServiceNow等企業成功應用AI的案例,強調AI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潛力。

解析近期市場熱點,包括台股與美股軟體股的估值挑戰,AI伺服器技術創新帶來的供應鏈機遇,以及未來科技產業的長期發展潛力。提供投資者深入分析與實用策略,助您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掌握優勢。

解析近期市場熱點,包括台股與美股軟體股的估值挑戰,AI伺服器技術創新帶來的供應鏈機遇,以及未來科技產業的長期發展潛力。提供投資者深入分析與實用策略,助您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掌握優勢。

AI技術正逐漸重塑全球市場,從製造業到金融業,我們看到競爭格局加速分裂。一些企業成功應用AI技術,保持領先優勢,而其他企業則面臨淘汰風險。我們需要靈活的投資策略來抓住這些變化中的機會,關注那些具有長期技術優勢和穩定現金流的企業,並在面對市場波動時選擇具防禦性的股票。

AI技術正逐漸重塑全球市場,從製造業到金融業,我們看到競爭格局加速分裂。一些企業成功應用AI技術,保持領先優勢,而其他企業則面臨淘汰風險。我們需要靈活的投資策略來抓住這些變化中的機會,關注那些具有長期技術優勢和穩定現金流的企業,並在面對市場波動時選擇具防禦性的股票。

AI技術的發展,從大型語言模型到終端AI應用,儘管投資甚鉅,但準確性和技術問題等仍陷瓶頸。科技巨頭如Amazon、Microsoft、Google等大規模投入AI基礎設施,促使市場需求增長。同時,AI搜尋引擎的變革也顯示了對GPU的需求上升。未來,AI技術有望在多領域發揮深遠影響,推動全球經濟變革。

AI技術的發展,從大型語言模型到終端AI應用,儘管投資甚鉅,但準確性和技術問題等仍陷瓶頸。科技巨頭如Amazon、Microsoft、Google等大規模投入AI基礎設施,促使市場需求增長。同時,AI搜尋引擎的變革也顯示了對GPU的需求上升。未來,AI技術有望在多領域發揮深遠影響,推動全球經濟變革。
原本作者對人工智能的基本信念是,它將使那些可以集中運營的公司受益,因此人工智能可以在他們自己的數據中心中對數據進行操作。世界前沿的人工智能人才非常集中於谷歌、微軟、Facebook,也許還有阿里巴巴和其他一些公司,而這些公司將保留大部分利益。
原本作者對人工智能的基本信念是,它將使那些可以集中運營的公司受益,因此人工智能可以在他們自己的數據中心中對數據進行操作。世界前沿的人工智能人才非常集中於谷歌、微軟、Facebook,也許還有阿里巴巴和其他一些公司,而這些公司將保留大部分利益。

DDOG發布2021Q2財報後,馬上暴漲15%。本文除了分析其財報,討論一下當前是否合適買點外,也會從宏觀角度談談目前整體的持倉狀況,還有財報開到現在的市場反應和感想。除此之外,也會對即將在下周一發布財報的TTD提供一些看法。

DDOG發布2021Q2財報後,馬上暴漲15%。本文除了分析其財報,討論一下當前是否合適買點外,也會從宏觀角度談談目前整體的持倉狀況,還有財報開到現在的市場反應和感想。除此之外,也會對即將在下周一發布財報的TTD提供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