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
"Artificial Aesthetics: Generative AI, Art and Visual Media" 這本新書由列夫•馬諾維奇(Lev Manovich)與伊曼紐•阿瑞里(Emanuele Arielli) 兩位大師合著,雖甫付梓,且據云中譯本在籌備中,但全書自2021年起即在網站上逐章公佈開放下載,料想不少人先睹為快了。但華語世界竟尚無書評,在此不揣冒昧打頭陣,期能拋磚引玉。
本書分為九章,從書名與分章來說確實格局恢宏,但實際篇幅相當精簡,每一章都不超過30頁。這樣一部不算卷帙浩繁的著作,何以還勞駕兩位大師?正因為人工智慧創作近年如怒濤排壑,在全球勢不可擋,所以更需要不同專業的探賾索微、鉤深致遠。阿瑞里教授專長於哲學與語意學,馬諾維奇教授在媒体理論、人工智慧、數位藝術、大數據的研究與實務貢獻蜚聲國際,他本身創作電腦繪圖與生成藝術超過廿年。這種宛如倚天劍屠龍刀合璧的論著,是當今同類著作或偏於技術探究,或僅於部份藝術理論與法律見解著墨均難以爭鋒的。我本來擔心這書會不會搞成像俄羅斯娃娃(Matryoshka dolls)變成術語文字迷宮,或者像法國後現代大師那樣雲山霧罩、玄之又玄,結果讀來一帆風順。除了兩人執簡馭繁,且文筆曉暢、理據分明,讀者乃如入桃源勝地、不覺自化。
本書與其說是美學理論,不如說是「圍繞人工智慧創作的迷思解惑」相較於其他以數位藝術美學為名的哲學著作,這本書完全沒有意圖將使用電腦科技的任何視聽創作比附於思想史、藝術史的特定流派或思潮,甚至還暗示:在本體論與認識論上,並不具備太大的特殊性。畢竟,一切以人造機械輔助的創作,並不是橫空出世,都是古已有之,於今為烈。拍照修圖、作簡報抓照片、貼文配音樂剪輯,錄抖音自拍開美顏比愛心放煙花,每一個唾手可得的舉動,都是我們的人工智慧藝術的實踐。我們不畏美圖、IG如洪水猛獸,卻要爭論Midjourney 生成作品的美學價值;我們爭看阿凡達,哈利波特、1912、神鬼戰士,卻不能接受Jason Allen 的“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得獎;我們知道所有利用大型語言模型做機器學習素材的AI 軟体局限與偏誤很大,卻不能反省到其實機器只是承襲了設計與使用者的偏見與限制,這些矛盾,在本書除了給予歷史性、媒介理論、行為科學實證的釐清,也更反映出太多的爭議、疑懼,都源於對人類認知以及社會背景的覺察、研究不足。不知己(人類),如何知彼(機器)?更何況是我們自己設計製造的「他者」?
除了致力以辯證破除習見的矛盾謬誤,本書另一個角度,是擱置糾結,嘗試找出積極的方向。舉例來說:與其糾結在分辨人力、手作,還是電腦的創作,或者爭論「作者」的定位,本書作者鼓勵思考的是:如何運用電腦協作反饋來提升人類的學習思辨與審美能力,打破創作畛域。前不久我在科技藝術學會研討會看到一位學者利用AI分析繪畫的筆觸用色再組建成繪畫風格鑑識與預測的模組,就是一種有趣的嘗試。保羅•克利所謂藝術的任務是「使不可見成為可見」這又何嘗不能運用在使不可見的人工智慧神經網路運作可見,以及人類的再創作迴圈呢?
此外,目前無論是ACG軟体,乃至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開發的電腦生成藝術,都預設了電腦被動接受既有大數法則的人為範型。在理論與實務上這其實並無必要----也就是說:電腦沒有義務要取悅大多數的吃瓜群眾。書中舉例:難道電腦不能創作出荀白克那種無調性音樂?電腦不能創作觀念藝術嗎?在現象學的探討中,就有把數位藝術本身歸納為非物質性的觀念藝術了啊!而馬諾維奇教授利用機器學習過濾拋棄的糟粕(Fragment)竟再能創作出淡雅素描卻鉅細靡遺的敘事風格具像畫,更體現電腦科技的潛力。講個更粗淺的比喻:明明是可以拿來上太空的利器,我們唸叨的卻是Deep Fake 網路詐騙,只能說:是我們腦袋的貧窮,限制了我們與AI 的想像。
本書的腳註、引證、案例雖不致連篇累牘,但可看出是精心挑選的研究成果,值得後進研究不在話下。起碼,或許可讓很多自詡為藝術、設計界的人大開眼界。比如全書開篇即是2020年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生Alice Xue利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四幅中國傳統山水畫!呼應第一章標題“Even an AI Could Do That"(連AI 也做得到!)
我自己也玩過幾次--比如要AI 根據西洋名畫,創作中國古詩詞、英文抑揚格商籟詩(Sonnet),再根據這些詩詞再生成圖畫,音樂等等二創、三創。我必須說:AI 真的是一日千里。妙的是:諸如上述的AI 中國山水畫論文,在此間的視覺藝術學術界幾未見引用討論,似乎人工智慧議題尚不堪入學者法眼,也未可知?
兩位作者對於人工智慧浪潮的探索集中在生成藝術,而非整個電腦藝術史。除為集中火力,一方面也是兩位作者已有其他專著。但或許對於數位藝術、媒体生態學、20世紀維根斯坦以降的西方哲學有先備的認識,再來讀本書,較易會心。所以本書篇幅雖不長,當作高級消閒讀物固可行,但若作為參考教材,恐怕至少是藝術、傳播、設計碩二以上較適合。
對於人工智慧大軍壓境乃至與人類水乳交融之下,社會要如何適應?政經前景如何演化?自有其他社會學、傳播、經濟學者去操煩,不須求全責備本書。但創作者將何以自處?身為創作者的馬諾維奇教授在第七章末節,也是全書他負責的結尾,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Letter to a Young Artist"(給年輕藝術家的一封信)幾乎是接近道家的「知白守黑」、「柔弱勝剛強」的哲學了。最後他希望創作者在一個重點上殫精竭慮,全力以赴,趕在AI 發現之前做出成果這種精神,幾乎又接近薛西弗斯的無奈。我雖不苟同他的悲觀,但我覺得光是全書公開分章開放下載的闊然大公,以及他在這封信的苦口婆心,乃至鳥瞰電腦人工智慧創作的宏觀緣起,真是與老子所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若合符節。本月底國美館開幕的「2024國際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少不得各國科技與數位藝術的爭奇競豔。謹以本篇,一饗同好,並祝大展成功!
https://manovich.net/index.php/projects/artificial-aesth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