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到戶政事務所辦點事,人潮有些多,等待的空檔,我便四處走走看看。偶然瞥見門口的一塊介紹牌,上面提到:「戶政業務最初隸屬於警察系統」。乍一看到這段文字,心中感到有些驚訝,但仔細一想,倒也覺得「情理之中」。
.
戶政系統的起源
回想大學時修過的台灣歷史課,老師曾提到,台灣的戶政制度是由日本殖民政府引入並建立起來的。在此之前,台灣有多少人口、如何管理,基本上是模糊不清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特殊,據說即便在現代中國,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口數據依然不夠精確,原因就在於戶政系統尚未完全落實。
.
當時日本人在台灣建立戶政制度的目的,無疑是為了更高效地實施殖民統治,而這樣的制度推行自然離不開警察的協助。警察在日治時期不僅僅是治安維持者,更是統治工具的重要一環。更有趣的是,當時的「保正制度」(類似地方基層治理機制),也是依賴戶政資料來運作的。
.
從合一到分離的歷程
解讀戶政與警察的關係,不得不提到1958年那段特別的歷史。當時台灣的戶政業務再次劃歸警察機關,成為所謂的「戶警合一」體制。據說這麼做是為了應對某些治安問題,但具體是哪些問題,我已經無法記起來了。這樣的體制一直延續到1962年,才重新將戶政業務從警察系統中獨立出來,回歸民事行政的本質。
.
這段歷史其實很有意思,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治安與民政之間的微妙關聯,也展現了制度演進的過程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
戶政的日常業務
說到戶政,大家最常想到的是什麼呢?或許大部分人第一次造訪戶政事務所,是為了辦理自己的「身份證」;第二次來,可能是因為「結婚登記」。接下來,則是一些零星的小事,例如補辦身份證、申請戶籍謄本等等。
.
至於最後一次踏入戶政事務所,卻往往不是我們自己來,而是後代子孫為我們辦理「除戶手續」。人生百態,似乎都與這個地方息息相關,從出生、結婚,到離世,每一步都離不開戶政的記錄與見證。
.
小結:制度與人情的交融
戶政,看似一套冷冰冰的制度,其實背後蘊含著深刻的人情與歷史變遷。從日治時期的警察體制,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合一與分離,戶政的演進軌跡,正是台灣社會發展的縮影。
.
戶政,原來不僅僅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