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

焦慮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用聽的收聽本集內容


在最近參加的一堂貓咪行為線上課程中,我聽到了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觀點:不只是人類會焦慮,貓咪也會。課程由貓咪行為諮商師吉兒主講,內容關於如何幫助貓咪減壓,特別是透過理解牠們的天性需求,例如飲食、環境和本能。


焦慮的根源:控制與恐懼

課堂中吉兒提到,許多貓咪行為問題都與生活壓力有關,而壓力的來源之一就是飲食控制。例如,許多飼主擔心貓咪會因為挑嘴或吃了不健康的食物而不健康,於是過度控制貓咪的飲食選擇,反而增加了貓咪的壓力。

這讓我聯想到,人類的焦慮往往源自於我們對控制的渴望。我們希望事情按照計劃發展,以此獲得安全感。然而,正如吉兒所說,焦慮其實是提醒我們去正視自己的恐懼,溫柔地對待它們,並學會消化負面情緒。



三種面對焦慮的方法

從這堂課延伸,我想分享三種面對焦慮的方法,這些都是我親身實踐過並深感有效的練習。

1. 自由書寫:釋放內心的雜念

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試自由書寫的方式:

  • 找一個安靜的空間,空出10分鐘,準備紙和筆。
  • 開始書寫,記錄內心的所有感受,無論是恐懼、不安,甚至是腦中突然冒出的無關想法。
  • 不需要字跡漂亮,也不需在意內容邏輯,只要把一切寫下來。

完成後,你可以選擇立刻檢視內容,找出可以行動或準備的部分,也可以先放下,等準備好再回頭閱讀,你會發現這些寫下來的內容,藏著一些潛意識的訊息。

2. 為焦慮評分:量化與分析

將你的焦慮分數化,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和可能的應對措施:

  • 列出讓你焦慮的事件,從1分到10分評估它們的嚴重程度。
  • 對於每個事件,記錄可能的解決方法,再重新評估你的焦慮程度。

這個方法讓我在面對不熟悉的情境時,更有方向感,也能迅速降低情緒壓力。


3. 拆解焦慮:從未知到可控

第三種方法源自 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EP137,這集中提到焦慮的真正源頭通常是「已察覺但未知的事件」。以下是具體步驟:

  • 把焦慮事件分成四個象限:已察覺/未察覺,已知/未知。
  • 焦慮的重點通常落在「已察覺但未知」的部分,因為我們知道問題存在,但不確定會發生什麼。
  • 對於這些事件,運用規避、承擔、減緩或轉嫁等方法拆解問題,降低不確定性。

建議花點時間聽聽這集內容,做筆記,這將是非常棒的資源。




最後,我想提醒你,也提醒我自己:

焦慮其實是提醒我們去正視自己的恐懼,溫柔地對待這個情緒,並學習更好的面對它。

當你感到焦慮時,可以試試以上三種方法,觀察是否能幫助你更好地面對情緒。

我把以上的三個方法濃縮做成一張圖片,歡迎下載面對焦慮的三種方法急救包,存在你的手機相簿裡,需要的時候隨時打開來看看:)


avatar-img
29歲的打工仔
2會員
17內容數
我是Fortis,29歲打工仔的podcast節目裡會分享自我探索、金錢觀、人生實驗。 如果「自由」聽起來有點意思,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探索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9歲的打工仔 的其他內容
最近,我正在經歷修復家庭關係的課題。這趟旅程不只改變了我的想法,也讓我重新感受到修復關係的勇氣和力量,再一次感覺到被愛的溫暖。
每年的開始,你會寫下新年目標嗎? 一直以來,我經常在年初列下許多目標,例如「提升動物溝通接案數量」或是「存下一定的金額」,但到了年末,常常發現有許多目標都沒有完成。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幾年,讓我開始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過去經驗讓我發現,以前無法專注於年度目標的原因有三個,繼續看下去吧!
「你上一次真正放鬆休息是什麼時候呢?」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已經很疲憊了,卻總是想找些事情做,好像停下來休息是一種奢侈?或者因為長期忙碌而忽略了休息,直到身體發出警訊,才被迫停下腳步?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允許自己休息」這件事,這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學會的課題。
我以為轉念是一瞬間的事,我發現轉念的念頭在一瞬間出現,但轉變是每一個瞬間的行動造就出來的。
在騎車或開車時,停紅燈的你在做什麼呢? 是聽著podcast嗎?還是聽著音樂的背景音,同時在滑手機呢? 你會在同一個時間做很多事嗎?一邊想著要回訊息,另一個思緒在看社群,身體在排隊等著買晚餐,同時做好多事。
你會不會覺得,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才放心呢? 但什麼事都自己做,會不會覺得好累呢? 今天想跟你聊聊我最近體會很多的詞:「賦權(Empower)」
最近,我正在經歷修復家庭關係的課題。這趟旅程不只改變了我的想法,也讓我重新感受到修復關係的勇氣和力量,再一次感覺到被愛的溫暖。
每年的開始,你會寫下新年目標嗎? 一直以來,我經常在年初列下許多目標,例如「提升動物溝通接案數量」或是「存下一定的金額」,但到了年末,常常發現有許多目標都沒有完成。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幾年,讓我開始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過去經驗讓我發現,以前無法專注於年度目標的原因有三個,繼續看下去吧!
「你上一次真正放鬆休息是什麼時候呢?」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已經很疲憊了,卻總是想找些事情做,好像停下來休息是一種奢侈?或者因為長期忙碌而忽略了休息,直到身體發出警訊,才被迫停下腳步?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允許自己休息」這件事,這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才學會的課題。
我以為轉念是一瞬間的事,我發現轉念的念頭在一瞬間出現,但轉變是每一個瞬間的行動造就出來的。
在騎車或開車時,停紅燈的你在做什麼呢? 是聽著podcast嗎?還是聽著音樂的背景音,同時在滑手機呢? 你會在同一個時間做很多事嗎?一邊想著要回訊息,另一個思緒在看社群,身體在排隊等著買晚餐,同時做好多事。
你會不會覺得,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才放心呢? 但什麼事都自己做,會不會覺得好累呢? 今天想跟你聊聊我最近體會很多的詞:「賦權(Em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