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要再一直「臣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則視頻讓您可以釐清及了解「臣服」和「隨緣」的不同,非常精闢的說明。


佛弟子隨緣就好,不必臣服 #18 經典面面觀


重點整理

  1. 語言不斷變化,新的詞彙取代舊有詞彙,例如「臣服」和「隨緣」。
  2. 「臣服」常被身心靈老師和網紅使用,部分佛教徒也跟隨使用,取代佛教用語「隨緣」。
  3. 佛教立場討論「臣服」是否能取代「隨緣」,並強調這對佛教核心教義的理解有影響。
  4. 「隨緣」在佛教中常見,指隨順因緣變化,不同於「臣服」的全然接受概念。
  5. 「臣服」源自英文「surrender」,具有投降、放棄自我控制的意思,與「隨緣」的因緣觀有區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7會員
178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但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同理大眾,一切無礙。
Thumbnail
2025/05/01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但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同理大眾,一切無礙。
Thumbnail
2025/05/01
向佛偉大的人格致敬, 願己能具備成佛的條件, 也願所有眾生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
Thumbnail
2025/05/01
向佛偉大的人格致敬, 願己能具備成佛的條件, 也願所有眾生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
Thumbnail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語言會隨時代變化,詞彙也會更新,如「臣服」取代「隨緣」。佛教對「臣服」和「隨緣」的區別有不同看法,隨緣是根據因緣而變,「臣服」則是全然接受。佛教徒需小心使用這些詞,以便正確理解佛教核心教義。
Thumbnail
語言會隨時代變化,詞彙也會更新,如「臣服」取代「隨緣」。佛教對「臣服」和「隨緣」的區別有不同看法,隨緣是根據因緣而變,「臣服」則是全然接受。佛教徒需小心使用這些詞,以便正確理解佛教核心教義。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用佛經來比喻,但不是宣傳佛教,只是拿佛經中的文字,解釋一個信仰宗教者,該如何處理好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分寸。 在佛教的〈維摩詰經〉裡,有一句經文說: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Thumbnail
用佛經來比喻,但不是宣傳佛教,只是拿佛經中的文字,解釋一個信仰宗教者,該如何處理好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分寸。 在佛教的〈維摩詰經〉裡,有一句經文說: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Thumbnail
…所以各位要了解到,「修行」跟「學佛」不同的。學佛,是教你人生的覺醒;修行的話,是叫你解脫。你從凡夫--完全無知的地方,開始進入學佛以後,就是做著這種~人生觀念的調整~那你就會覺醒,並為了生死。那麼,學佛懂了以後,就要開始修行,才能真正地解脫。
Thumbnail
…所以各位要了解到,「修行」跟「學佛」不同的。學佛,是教你人生的覺醒;修行的話,是叫你解脫。你從凡夫--完全無知的地方,開始進入學佛以後,就是做著這種~人生觀念的調整~那你就會覺醒,並為了生死。那麼,學佛懂了以後,就要開始修行,才能真正地解脫。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晚晴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Thumbnail
晚晴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