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女大當家》李瑟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讀完《女大當家》我一心想著,這大概就是眾多創作者最嚮往的生活了吧?

 

主角同時也是作者李瑟娥以自家為基地開設個人出版社,員工是最熟悉她的母父,也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她真實的母父。日常她忙著趕稿、演講、接受採訪、教孩子寫作文,正式員工的母親負責出版社人員們的三餐及帳務,底層員工父親則負責貨物配送、打掃家裡、接送老闆女兒到指定地點。

 

擁有親人與聘僱的雙重關係,以往是最容易引起紛爭的生活型態。但李瑟娥雙親不因作為母父而要求女兒必須無條件奉侍他們,女兒也認為母父提供的勞務應該被酬勞化,提升勞動者的尊嚴,取之巧妙的平衡才得以讓《女大當家》成立,午睡出版社能平順地營運下去。

 

看過諸多以作者、出版業為題材的虛構寫作,《女大當家》在挪入了由家女為戶長的設定後,雙重關係牽引的互動不僅深具可看性,李瑟娥本身溫暖的寫作方式,更讓我被深深吸引,是近期讀過十分有記憶點的作品。

 

此外,李瑟娥筆下的母父雖然與現實中的母父性格不盡相同,靈活駕馭小說中二人的鮮明特質,讓一間小出版社的日常每天都過得很是精彩。好比當談到與母親的故事時,李瑟娥便著墨於廚房作為家中稀鬆平常的一隅,卻同樣擁有值得被敬重的價值。對品嚐料理的人來說,每道菜的重點在於滿足飢餓,有時會疏忽於細細品味;對於烹飪的人而言,顯得格外沒有成就感。面對此事,李瑟娥以出版比擬,菜餚有限的份量只能被幾個人分食,但寫作卻能透過印刷傳遞給無數人,也不會因為看一次兩次就讓文本耗損。正因為這種時時刻刻都得面對因為吃光食物換得虛無的勞動,讓李瑟娥意識到能夠除了品嚐以外再給予針對料理的回饋,才是對烹調的人最大的敬重。這篇名為〈廚房裡流淌著榮耀嗎?〉是收錄的文章中篇幅相對較長,但也因爲細膩的觀察提出的見解格外地讓我印象深刻及喜歡。

 

之於作者與父親阿雄的互動,他年輕時期亦當過一陣子的文藝青年,後來因為成家立業的壓力,輾轉地學了不少技術,人生歷練形塑成了什麼都會但好像沒一項特別出色的模樣。這樣的父親遙想曾經作為將軍司機的日子,時光流逝,現在作為家女長的專屬司機,將女兒送到指定地點上工後就可以拿著女兒信用卡打發時間,這樣的日子反倒成為一種間接為年輕時未能成真的文青夢又漸漸付出了一些。對於李瑟娥為父親現今人生所下的溫柔註解,在諸多短篇中都能感受得到,這亦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使寫作成為主業從不是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對我這種仍懷抱小小小小創作夢的初心者來說更是如此。創作這件事對我來說,至今的難關始終卡在我沒辦法寫出一個好的起頭,一段完美的敘事,好像怎樣寫最後都會因為與後續的內容銜接不上,利索地按下倒退鍵刪除前面。以一種自我相互牽制,始終完成不了一篇是將來看了會喜歡自己這麼寫的文章。

 

因此我是羨慕李瑟娥的生活,可以創作、可以在舒適的環境創作、可以在有心愛的人於身邊,在舒適自在的環境創作。事實上,我目前的生活是滿足舒適與心愛的人在身邊的條件,但寫這件事好像一直不到位。直至文末的這一段: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之所以會重複,是為了讓我們從星期一開始重新好好表現。為了給大家重新嘗試的機會,星期一一定會再回來的。」

 

看看正在復健而撰寫的文章從昨天的一千兩百字變成今日的一千六百字,謝謝這個足夠溫暖的環境,還有遇見的這本小說,讓我對寫作又有了更多動力,並對人生也有更顯具的想像,因此純就這份感悟,必須得說《女大當家》確實是很溫暖的小說,我非常推薦。

avatar-img
77會員
160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這算是第一次認認真真讀過友人陳的作品,咀嚼、產出。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前陣子一畢業後,就馬不停蹄投入職場,過程完全沒有給自己放鬆的空檔,是連一天的休假也沒有。感覺人生已經為了學位停滯了三年,急需收入來證明自己也能過著這社會所期待「正常的」生活。但大概只開工了兩天或三天,我就已經開始對一切感到厭倦,甚至將想像的場景拉到遙遠以後,焦躁著什麼時候能脫離現狀。
自從開始使用threads後,我發現「讀書犯法嗎」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流行語。有時候看到很奇葩的文章我也會不禁這樣想,就好像現在多數人熱衷於活躍於社群的生活,卻極度缺乏媒體素養。搶著發文而非先行驗證已經是一種反射性動作。 也許正因為這樣,當問題牽涉到攸關國家這種更廣幅的層級時,認知作戰這個議題
前幾天正好通過畢業口試,從委員那裡收到十分正面的肯定,認為我的研究題目對出版業很有前瞻性,甚至是遠從台中來台南遊玩,順便跟我約晚餐的大學室友一起聽了我的報告後,也跟我分享這個題目的有趣及啟發性,還鼓勵我要將內容修訂更為完整,將來也許可以以此作為應徵出版業相關職缺。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這算是第一次認認真真讀過友人陳的作品,咀嚼、產出。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前陣子一畢業後,就馬不停蹄投入職場,過程完全沒有給自己放鬆的空檔,是連一天的休假也沒有。感覺人生已經為了學位停滯了三年,急需收入來證明自己也能過著這社會所期待「正常的」生活。但大概只開工了兩天或三天,我就已經開始對一切感到厭倦,甚至將想像的場景拉到遙遠以後,焦躁著什麼時候能脫離現狀。
自從開始使用threads後,我發現「讀書犯法嗎」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流行語。有時候看到很奇葩的文章我也會不禁這樣想,就好像現在多數人熱衷於活躍於社群的生活,卻極度缺乏媒體素養。搶著發文而非先行驗證已經是一種反射性動作。 也許正因為這樣,當問題牽涉到攸關國家這種更廣幅的層級時,認知作戰這個議題
前幾天正好通過畢業口試,從委員那裡收到十分正面的肯定,認為我的研究題目對出版業很有前瞻性,甚至是遠從台中來台南遊玩,順便跟我約晚餐的大學室友一起聽了我的報告後,也跟我分享這個題目的有趣及啟發性,還鼓勵我要將內容修訂更為完整,將來也許可以以此作為應徵出版業相關職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在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故事中,瑪波小姐住在聖·瑪莉米德村,是個天生的偵探,年齡大概60-70歲,終生未婚,是一個典型的鄉下老姑娘。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本書以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倫敦為背景,描寫傑里科出版社裝訂廠的女工佩姬,她熱愛閱讀,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進入倫敦的薩莫維爾學院就讀、求知與思考,而在戰爭的年代下,她透過自己的力量,在體會了深刻的親情愛情與友情的生活中,同時也爭取到了完成夢想的機會。
Thumbnail
故事的主角是在英國出版社裝訂廠工作的女工佩姬,戰爭開打以後,許多男人都被徵召上戰場,由於人手短缺,過去由男性負責的工作,開始有女人加入,戰爭打破了過去的既有制序,佩姬的人生也開始有了變化。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過去,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曾說:「女人若想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但現代社會女性卻有了新宣言:「女人若想再就業,絕不能忽視『婦女再就業計畫』。」這個計畫猶如一把神奇鑰匙,幫助無數女性重新開啟職場夢想,找到閃耀新天地!準備好,一場令人興奮的職場冒險即將開始!
Thumbnail
在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故事中,瑪波小姐住在聖·瑪莉米德村,是個天生的偵探,年齡大概60-70歲,終生未婚,是一個典型的鄉下老姑娘。
Thumbnail
"你睜開了眼睛,但卻甚麼都沒看見" 泰爾妮能順利存活,除了好運加身之外,家人默默為她準備各種東西,這些經歷過恩典之年的女性都在為她的存活而努力,但當初的她沒看見。 不覺得很像這個世界的縮影嗎? 人們為了下一代付出,排除障礙、努力鋪路,但懵懂的孩子通常不會發現,因為這些人日復一日的付出已成為他的日常。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本書以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倫敦為背景,描寫傑里科出版社裝訂廠的女工佩姬,她熱愛閱讀,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進入倫敦的薩莫維爾學院就讀、求知與思考,而在戰爭的年代下,她透過自己的力量,在體會了深刻的親情愛情與友情的生活中,同時也爭取到了完成夢想的機會。
Thumbnail
故事的主角是在英國出版社裝訂廠工作的女工佩姬,戰爭開打以後,許多男人都被徵召上戰場,由於人手短缺,過去由男性負責的工作,開始有女人加入,戰爭打破了過去的既有制序,佩姬的人生也開始有了變化。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