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每篇文章我皆重讀了兩遍,就怕自己沒讀懂,或錯過任何重點。內容並不難以理解,甚者,小國抗衡大國的描述對於台灣讀者肯定是非常有既視感。
用自己的語言創作材能真正地思考身處的周遭是什麼模樣。昆德拉指出,捷克十分器重經由翻譯來對歐洲介紹他們的文學,並在已經設置好的歐洲文化框架中建構起捷克的自己的框架,由此途徑向世界宣告其國族試圖傳達的訊息。他的警惕是讓我聯想額外有意識建構的台灣文學體系,甚至是台語的使用。我曾經在與友人的閒聊間自嘲式地的提及,「但凡掛上台灣為大寫的項目都是一種為了宣告對抗的策動行為」。小的語言會被吸收,文化朝一體化發展,昆德拉直指,此種趨勢會理直氣壯的質問擁護國族文化的行動者,為什麽我們要做出保留的選擇,而當它提出的同時,勢力早已鋪天蓋地到彷彿這個數百年前的決策才是錯誤的。即便從台灣文學所畢業,我是也沒有那麼巨大的使命感認為捍衛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存在應該是我能力必須企及維護、廣宣之——但我相信當決定選擇這個科系就讀時,就已經宣示某種程度的支持,也因此才會對昆德拉的文字產生認同。
但是這種強調國族文化的必要性,往往都只是一群人的事情。明明涉及國家歷史脈絡的延續,一般民眾總是不以為然,這是認為過度擔憂。昆德拉一段話或許可以作為再一次的提醒:「只活在沒有脈絡的當下、無視歷史的連續性、缺乏文化的人們,可以把自己的祖國變成一個沒有歷史、沒有記憶、沒有回聲、沒有任何沒好事物的沙漠。(p.34)」中國對台灣、漢族對原住民,大對小,不是兼容而是併吞,我們其實是多麼地心領神會。但凡利用強迫式手段想要破壞任何一種文化的保存都是不被允許的,置在我們所身處的情境下,毫不顯性,也因如此,才感受不到巨大且一致的文化灌輸在無差別化我們的思想。心有餘悸的回憶,也是得從昆德拉的這篇文章才能嗅出異狀。
昆德拉將捷克命為被綁架的西方國家,又或是中歐的悲劇,可以從身處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脈絡中梳理出因果。
長期以來,中歐始終是歐洲最為政治不穩定的區域,文化上位於西方,政治上卻受東方(俄羅斯)影響。昆德拉列舉出之多個悲劇皆發生在此,1968年布拉格之春、數次的波蘭起義⋯⋯,之所以衝突持續發生正是因為俄羅斯(共產主義)的支持。大國能不能提供小國門穩定的政治庇護,至少就進入文化保存的層面來看,絕對是相剋的。大國正統性揭示文化的一統,悄然地橫跨國家邊界抹煞多樣性的生長空間。結果是穩定了沒錯,各國的發展也因此走上別無二致的道路。
昆德拉用相對強烈的二元分法對立俄羅斯與西方的相異,作為一種呼告,它提供必須重新打造歐洲地圖的驅動力,足以表示昆德拉站在文化脈絡的角度,任文中歐必須更緊密地與整個歐洲對話,亦是歐洲必須有意識地重視小國林立的中歐是政治拉扯下的受害者,而那本就不是他們該面對的命運(事實上中歐確實也受這樣的命運折騰)。同時,中歐也是歐洲的前車之鑑,如果必須出此下策地恫嚇,才能喚起維持歐洲完整性的念頭,那中歐是做了非常慘痛的長期犧牲。
當昆德拉以歐洲的過去建立在上帝之上,中期建立在宗教,現今找不到一個根基點時,歐洲還剩下什麼在維持它的完整性,那是一個他也無法解答的問題。回望自身,台灣環海無獨有偶讓我們得以保有自己的特殊文化,但空軍的發展能夠滲透到多深的程度,亦然是正在發展中。我們能藉昆德拉的眼看見的的捷克,承接起一些警惕,那就是這本書被出版的意義。
實在很出乎我預料,小小的一本,承載的訊息之大,我非常推薦!
*過了四五天後我又重新思考保存一國文化重要性的價值,我覺得那就很像是一種與別人的談資。因為彼此的相異性而產生交流的價值,藉此理解他人口述的地方歷史文化是多麽地有意思,產生好奇與想像,因而主動理解,豐富自己,那便是之所以需要保存的必要性。那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洗滌,我想是要到某個人生階段才能夠真正經驗,也不是誰來苦口婆心就能理解的。所以,如果閱讀完這篇心得紀錄依然對這本書毫無感覺,我想那也不是什麼問題,活著錯過的事多著,這不過是小小的其中一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