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智慧】如何開智慧?如何做個有智慧的人?|開智慧三大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人生的各種關鍵時刻,都需要有智慧做出正確判斷,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後續的成功與失敗。薩迦派的初祖──薩千貢噶寧波的上師,在尊者12歲時指示:「要做一位偉大的修行者,首先必須要開智慧,為了獲得智慧,你必須修智慧本尊 文殊師利菩薩法。」於是尊者經過6個月的閉關實修,最後在定境中親見文殊師利菩薩,並授予遠離四種執著之偈,至今仍廣傳於世。


文章摘要:

☆、開智慧方向一:恭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開智慧方向二:助印經書

☆、開智慧方向三:點燈供養智慧本尊 文殊師利菩薩——觀音山 智慧燈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開智慧方向一:恭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載的〈大明咒〉,為 般若佛母之真言,其意表:「能自度度他,同到彼岸,斷煩惱無明諸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令成就正覺,圓成佛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六百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精要,能夠驅除各種障礙。修持本法可以得到 般若佛母的加持,對世間的事物了解通透,化解自己心中的衝突與矛盾,獲得心靈平靜。


現代人生活繁忙,家庭、事業都需要兼顧,很少有時間、機會可以獨自誦完一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但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精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簡短精要,最合適現代人每日念誦,常常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開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 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薩婆訶。


助印經書開智慧

助印經書開智慧


※開智慧方向二:助印經書


助印經文,不只是以財供養法寶,更是直接供養諸佛法身,並且也是在修「大悲心」,令僧眾有經書儀軌可以精進用功;具「護法心」,令如來正法久住。因此助印經書即是「財法二施」的修行,功德不可限量!


〈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依導於世間,賴經書、佛像傳承而能燈傳無盡。經書作為佛法的代表,被稱為「法寶」,是化導眾生由凡入聖的明燈。


曾經有一個人出家後,依止一位上師修行。他的上師要求為僧眾印經,並且對他開示:「有福報就會有智慧,你從現在開始培福報。」於是他每天用印經板刻印經書(在那個年代,只能依靠印經板以手工方式拓印),這位出家人,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印了幾十年。


有一天,他突然厭煩了,心想:「上師是不是說錯了?為什麼我積累福報這麼久,但還沒有開智慧,還是這麼笨呢?不如我請 文殊菩薩做個證明吧!」


於是他對虛空說道:「文殊菩薩啊,上師說『只有積累福報才能開智慧』,現在我要把印經板扔到空中,如果它掉下來,就說明上師說錯了;如果不掉下來,那上師就是對的。」其實他只是找個藉口而已,自己也知道印經板百分之百會掉下來。


說完以後,就將板子扔了上去,但等了一會兒,板子竟然沒掉下來!他疑惑地抬眼一看,文殊菩薩顯現在空中,接住了那塊印經板。菩薩對他說:「不要對上師生邪見,你的上師說得完全正確。你要繼續為僧眾發心,以後會開智慧的。」他又驚又喜,愣愣地站在原地。


此刻,正是這位出家人長期印經的福德現前了,就像無著見到 彌勒菩薩一樣,他見到了 文殊菩薩。從此以後,他對上師再也不生邪見了,只有信心和感恩。他依然天天印經,最終也開啟了智慧。


這是藏地流傳「不信積累福報能開智,文殊空中現身接經板」的靈感公案。觀音山 2024年發起「觀音山 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由於有數間寺廟由於地處高山,物資取得不易,連修法的儀軌亦十分珍貴,現在他們日常修法所用的儀軌,文字已經逐漸模糊不清。


觀音山 延請佛學院畢業之堪布,將儀軌重新排版、編排、校正,預計助印十一本藏文儀軌(包含本尊法、除障法儀軌),每本儀軌1000冊,總計1.1萬冊。

經書作為佛法的代表,被稱為「法寶」,是化導眾生由凡入聖的明燈,邀請您一起護持成就「觀音山 萬部藏文儀軌助印 供養雪山寺廟」,功德無量!


智慧燈

智慧燈


※開智慧方向三:點燈供養智慧本尊 文殊師利菩薩——觀音山 智慧燈

觀音山2025光明燈──智慧燈
https://www.fazang.org/light/lightinfo/product_single.html

在佛教經典中,文殊菩薩以無礙辯才與大智慧著名,號為「諸佛之母」、「諸佛之師」代表聰明智慧,能以智慧斬除一切煩惱、業障等。無論是否學佛都需要文殊菩薩的加持,祈請賜予智慧能讓我們面對各種人生重要時刻,可以有正確判斷,在人生的旅途中平安順利。一個有智慧之人,對於世事人情通達,善惡分別取捨清楚,不會讓自己身處險境,自然能避災禍,化險為夷。


在印度有一位高齡九十九歲的老人,目不識丁,經一晝夜虔心修持文殊菩薩法門,感得文殊菩薩示現,身體也轉變為八歲童子,無礙通達五明,成為智者班智達。


一燈能破千年暗,燈火的光明能為我們帶來希望與溫暖。從古至今,佛教典籍記載種種佛前供燈的功德利益,依教奉行者,無不獲益無窮。「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徵,亦為十種供養之一,透過燈供的功德,能開啟每個人自性及心中的「自性燈」。


祈請智慧總持文殊菩薩加持賜予智慧,斬斷一切無明愚痴,開發我們潛能,將無往不利:

一、得六種智慧,即速慧、深慧、廣慧、說法慧、辯法慧及撰述慧。

二、智慧深廣,記憶堅固。

三、說法善巧,辯才無礙。

四、理智清明,處世圓融。


在《大藏經》中,有部經叫《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裡面宣講了供燈的十種功德:


一者照世如燈。

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

三者得於天眼。

四者於善惡法,得善智慧。

五者除滅大闇。

六者得智慧明。

七者流轉世間,常不在於黑闇之處。

八者具大福報。

九者命終生天。

十者速證涅槃。


臨命終時佛前供燈,會產生三種智慧:

(1) 憶念善法而不忘失;平生所造的福德善事,會自然浮現心中。

(2) 心生歡喜,開始念佛。

(3) 身心清淨而沒有苦惱神識;離開身體時無有痛苦。

無論是什麼樣的動機點燈,為誰點燈,只要在佛前點燈,無論是點燈之人還是被祈福迴向的對象,都會得到佛前供燈的殊勝功德。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ce wang的沙龍
4會員
113內容數
alic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佛陀的一生,從降生人間、托胎、出生、示現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到入涅槃,這八個經歷稱之為「八相成道」,其中「出家」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決定了凡與聖之別。當兩條道路鋪展在 佛陀的面前,一條是繼承王位,財寶、權力和榮耀無邊,統領廣大的國土;一條是出家修行,覺證萬物之真諦,只有星月與寒苦相隨。 文
Thumbnail
2025/04/07
佛陀的一生,從降生人間、托胎、出生、示現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到入涅槃,這八個經歷稱之為「八相成道」,其中「出家」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決定了凡與聖之別。當兩條道路鋪展在 佛陀的面前,一條是繼承王位,財寶、權力和榮耀無邊,統領廣大的國土;一條是出家修行,覺證萬物之真諦,只有星月與寒苦相隨。 文
Thumbnail
2025/04/06
精采多元免費活動: 浴佛法會的外場以園遊會的形式,設立數十個極具功德且饒富趣味性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具教化意義的攤位,接引大眾得以接觸佛法,滿載福德。備辦豐盛的萬份供品,以吉祥供品上供諸佛,除了體現慶讚佛誕、感念佛恩的精神,更藉著廣修供養,可令與會者化消業障,積
Thumbnail
2025/04/06
精采多元免費活動: 浴佛法會的外場以園遊會的形式,設立數十個極具功德且饒富趣味性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具教化意義的攤位,接引大眾得以接觸佛法,滿載福德。備辦豐盛的萬份供品,以吉祥供品上供諸佛,除了體現慶讚佛誕、感念佛恩的精神,更藉著廣修供養,可令與會者化消業障,積
Thumbnail
2025/04/04
什麼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偉大的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中開示:「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
Thumbnail
2025/04/04
什麼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修行者,想要成就佛道應當重視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偉大的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中開示:「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humbnail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世尊從三昧入定的狀態中醒轉之後,對弟子舍利弗說明諸佛智慧難解,因此過往說法時皆以方便法引領不同根性的眾生得以漸次走向成佛之道。舍利弗與在場眾多弟子不解世尊所謂方便法為何,故而提問並求世尊開示。
Thumbnail
         世尊從三昧入定的狀態中醒轉之後,對弟子舍利弗說明諸佛智慧難解,因此過往說法時皆以方便法引領不同根性的眾生得以漸次走向成佛之道。舍利弗與在場眾多弟子不解世尊所謂方便法為何,故而提問並求世尊開示。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四個錦囊
Thumbnail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做一個菩薩容易嗎?要精進。這人世間很短的時間,幾十年一下就過了,能修的時間很少,不精進怎麼成就菩薩道?菩薩為了度眾生「施無礙辯」,把祂的無礙辯才布施出來,利益有情。「無礙辯才」怎麼修?得先有無礙辯,再來施無礙辯,得先有錢才能布施錢。所以,無礙辯怎麼修?「語業」短時間沒有辦法講得很微細
Thumbnail
做一個菩薩容易嗎?要精進。這人世間很短的時間,幾十年一下就過了,能修的時間很少,不精進怎麼成就菩薩道?菩薩為了度眾生「施無礙辯」,把祂的無礙辯才布施出來,利益有情。「無礙辯才」怎麼修?得先有無礙辯,再來施無礙辯,得先有錢才能布施錢。所以,無礙辯怎麼修?「語業」短時間沒有辦法講得很微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