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為淨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境界就是不如意,可能是身體有厄,事業出問題,婚姻難保,親子反目等等,一連串與我們的心願相違背的考驗。慧光老智者說,不管面對何種考驗,都要用「善」來回應,惡來善往,強惡終究會被柔善所降伏,因為上善若水。如果以惡心治逆境,就會陷入更慘痛的深淵,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擴大加深,終究踏入無法挽回的定局。


有一位媽媽,大女兒甫出生就被醫生判定要馬上開刀,因為心臟衰竭。那場手術整整開了七個小時,本以為孩子好起來了,沒想到上小學時被診斷出學習遲緩,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女兒二十一歲了,可是智力永遠停留在十歲。有人質疑那場手術過久,導致女兒腦部缺氧傷及智力,然而,事情已經發生那麼久,真相如何已經也無需討論了,媽媽說,既是女兒的業力,就努力陪她一起面對。


這位媽媽將工作辭了,全心帶女兒,她說孩子是自己生的,如果交給保母或機構照顧,她無從掌握女兒的成長細節,能力是進步還是退步,心情是快樂還是憂鬱。女孩的長相跟一般正常年輕女孩無二,身形瘦長、眉清目秀,靜靜的不說話,看不出她的與眾不同,這都是媽媽的功勞。媽媽帶女兒跨出狹隘的生活圈,帶她到環保站做資源分類,帶她一起到雇主家打掃衛生,帶她一起打羽毛球,帶她一起上繪畫課,帶她一起做菜煮飯包水餃,帶她一起參加讀書會,只要對女孩身心有益的活動,媽媽義無反顧。


媽媽說,其他孩子都長大了,就業的就業,上學的上學,不住家裡,只有大女兒天天陪在身邊。這位媽媽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教會女孩做更多事,百年之後便無需操心。女孩現在是家裡的開心果,她外向開朗,喜歡與人交流溝通,很善良很活潑,家人不再為她操心,而是盡情享受全家聚在一起的輕鬆和幸福。用愛的能量去面對冥頑的石頭,石頭裡的隱玉終究會發光。


#上善若水

#境隨心轉

avatar-img
50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位媽媽在孕期間,都知道要做胎教,比如說好話、放寬心胸、笑容常開、不計較,保持心情愉快,媽媽情緒穩定,寶寶的心緒也會相對穩定。甚至有些媽媽會在懷孕期間誦經行善,也會特別孝順長輩,希望自己的身教言教影響肚子裡的胎兒。大人盡可能以善的能量影響孩子,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體,以及幸福的未來。 有一位住在
只要我們心中有一個正確的信念,不畏艱難的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不論過程如何迂迴轉折,終究一定能圓滿。就怕吃苦,或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自己沒有方向,就算明燈在眼前也不識寶。 阿蘭跟先生住在南投,山裡人只能靠種田維生,加上做一點小工貼補家用。但是阿蘭夫妻的運氣比別人差,別人都能用收成的積蓄買房買地,
《地藏經》有云,讀誦此經典可得二十八種利益,其中第二利益為善果日增,第五利益為衣食豐足,許多人讀後感應真實不虛,也就越誦越有心得,也越來越心開意解。 有一位高中老師,研究所畢業後在南部一所私立高中教了三年,因為心繫中部的父母,於是決定離職回鄉求職。這位高中老師順利在家鄉找到一所升高中補習班的教
有些人以為修行要到深山離群索居,或是到各地的教堂、佛寺或廟宇才能修出一朵百合花或蓮花。其實是也不是,要看自己對修行的解讀。老智者說,修行要入人群,獨善其身無人打擾雖好,也很容易提升對經典旨趣的理解,卻無法藉由五花八門、七嘴八舌、人多嘴雜的言行磨礪出如如不動的心性。 家是最困難的修道場,面對自己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每位媽媽在孕期間,都知道要做胎教,比如說好話、放寬心胸、笑容常開、不計較,保持心情愉快,媽媽情緒穩定,寶寶的心緒也會相對穩定。甚至有些媽媽會在懷孕期間誦經行善,也會特別孝順長輩,希望自己的身教言教影響肚子裡的胎兒。大人盡可能以善的能量影響孩子,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體,以及幸福的未來。 有一位住在
只要我們心中有一個正確的信念,不畏艱難的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不論過程如何迂迴轉折,終究一定能圓滿。就怕吃苦,或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自己沒有方向,就算明燈在眼前也不識寶。 阿蘭跟先生住在南投,山裡人只能靠種田維生,加上做一點小工貼補家用。但是阿蘭夫妻的運氣比別人差,別人都能用收成的積蓄買房買地,
《地藏經》有云,讀誦此經典可得二十八種利益,其中第二利益為善果日增,第五利益為衣食豐足,許多人讀後感應真實不虛,也就越誦越有心得,也越來越心開意解。 有一位高中老師,研究所畢業後在南部一所私立高中教了三年,因為心繫中部的父母,於是決定離職回鄉求職。這位高中老師順利在家鄉找到一所升高中補習班的教
有些人以為修行要到深山離群索居,或是到各地的教堂、佛寺或廟宇才能修出一朵百合花或蓮花。其實是也不是,要看自己對修行的解讀。老智者說,修行要入人群,獨善其身無人打擾雖好,也很容易提升對經典旨趣的理解,卻無法藉由五花八門、七嘴八舌、人多嘴雜的言行磨礪出如如不動的心性。 家是最困難的修道場,面對自己
舊傷口沒有試著重新上藥,就會在我們的心裡又刮又割,遇到雷同的事件就刮一下割一下,漫長一生,走到盡頭也是血跡斑斑了。懷恨別人,等於我們的心要一直懷著劇毒,毒液在我們心上日夜滲透,最終中毒的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心上的那碗毒掉倒了,我們的人生才能真正輕安自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量不一,有的人深似海,有的人如一口井,有的人只盛得起一個碗,有的人則以盤子計,心量越深廣,福緣就越深不可測,老一輩人都說,做人但憑良心,這個良心指的是道德,越純良就越往佛性的方向,越純惡就越往魔性的方向。好壞都在我們自己的一念心,厚德、薄福也掐在我們的指縫間。 有一個中年男子,童孩時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文章談論如何像水一樣順勢而為,不與他人爭執,表現出善的行為,在工作職場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情,處處保持善行。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量不一,有的人深似海,有的人如一口井,有的人只盛得起一個碗,有的人則以盤子計,心量越深廣,福緣就越深不可測,老一輩人都說,做人但憑良心,這個良心指的是道德,越純良就越往佛性的方向,越純惡就越往魔性的方向。好壞都在我們自己的一念心,厚德、薄福也掐在我們的指縫間。 有一個中年男子,童孩時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