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練習八正道的經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上星期五延誤下班時,帶著工作中的焦慮跟彤彤一起去吃晚餐,路上因為逼近餐廳最後點餐時限,又不確定餐廳價位,工作造成的焦慮情緒未解,又湧出對未來難以掌握的新焦慮,並難以克制的外溢,在與女友確認餐廳詳細時,用了質疑的語氣。

當我意識到處在焦慮中時,不斷試著辨識情緒與焦慮,想著正思維,希望生起正當的欲念,好好說話、好好找到餐廳、找車位,不要將更多情緒帶給彤彤。後來隨著成功點餐、確認價位,一項一項未知都豁然開朗時,我也向女友告解剛才的焦慮,並為情緒誠心道歉。

我最先的焦慮源自工作,在焦慮的情況下又對未知產生新的焦慮,儘管過程中我沒有夠多的智慧能立即放下焦慮情緒,但我有意識地在過程中提醒自己辨識情緒、理解緣由,並試著以正思維處理情緒,提醒自己維持正業和正語。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法師批改:看到您有正念,及時覺知感受、想法生起了,不繼續擴大,造成更多傷害,苦上加苦。隨喜您,走八正道,跳脫惑、業、苦的循環!

(文為2023年3月22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崇
3會員
20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阿崇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2/06
面對當前全球詭譎多變的局勢,人們不斷見證各種前所未有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種語言,能闡述我們個人跟宏觀的歷史變局之間的關係嗎?我想,這才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找回某種敘事方式,敘述我們個人跟宏觀局勢之間的關係,然後在芸芸眾生裡看見自己,又從自己看見芸芸眾生。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8
我雖然只回去短短不到一天,卻感受到鄉下鄰里相互幫忙扶持的力量。然而,家園重建遙遙無期,心累更勝身體的疲憊,對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年實在不好過。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2025/01/22
2024年,我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勉,2025年期許自己「踩著錯誤前進,抱著希望努力」,這是屬於我的「嚴厲的鞭子和腳前的提燈」,希望我能勇敢地、謙虛地踩著錯誤前進,從中體驗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Thumbnail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Thumbnail
來學佛要把佛法的正知正見,放在自己的相續當中,作為為人處事、判斷善惡的準則,這叫做佛法的智慧入心,體現在你的生活中。如果對佛法沒有勤於修學,沒有融會貫通,一知半解。雖然皈依佛門,但是在社會上、家庭、工作中的緣境,還是常常跟著自己的欲望、煩惱、情緒去走,跟沒學佛的人,不是沒兩樣嗎?
Thumbnail
來學佛要把佛法的正知正見,放在自己的相續當中,作為為人處事、判斷善惡的準則,這叫做佛法的智慧入心,體現在你的生活中。如果對佛法沒有勤於修學,沒有融會貫通,一知半解。雖然皈依佛門,但是在社會上、家庭、工作中的緣境,還是常常跟著自己的欲望、煩惱、情緒去走,跟沒學佛的人,不是沒兩樣嗎?
Thumbnail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 不停地棄暗投明。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第二地的菩薩,常念八法: 一、戒清淨;二、知恩報恩;三、住忍辱;四、受歡喜;五、不捨一切眾生;六、入大悲心;七:信師恭敬諮受;八、勤求諸波羅蜜。 以下分別解釋。 一、戒清淨:不能有成為聲聞、辟支佛的心,並且不破戒。 我們在這世間,最基本的是持好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Thumbnail
第二地的菩薩,常念八法: 一、戒清淨;二、知恩報恩;三、住忍辱;四、受歡喜;五、不捨一切眾生;六、入大悲心;七:信師恭敬諮受;八、勤求諸波羅蜜。 以下分別解釋。 一、戒清淨:不能有成為聲聞、辟支佛的心,並且不破戒。 我們在這世間,最基本的是持好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因果這兩個字常在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裡聽到,幾乎每個佛弟子都知道學佛要明信因果。可是真正做到明信因果的又有多少人呢?如果真的明信因果的話,那麼在生活工作中,出現的障礙就構不成煩惱,而是能以平常心,心甘情願地逆來順受。很多人都理解,但就是做不到,降伏不了這些貪嗔癡的煩惱。……
Thumbnail
……因果這兩個字常在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裡聽到,幾乎每個佛弟子都知道學佛要明信因果。可是真正做到明信因果的又有多少人呢?如果真的明信因果的話,那麼在生活工作中,出現的障礙就構不成煩惱,而是能以平常心,心甘情願地逆來順受。很多人都理解,但就是做不到,降伏不了這些貪嗔癡的煩惱。……
Thumbnail
華嚴經中說:「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這意味著, 柔和忍辱,慈悲喜捨, 都不能只是頭腦中的概念與知識, 要在生活中實踐, 才能真正調伏身心煩惱, 幫助我們感到安全、強大和快樂。
Thumbnail
華嚴經中說:「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這意味著, 柔和忍辱,慈悲喜捨, 都不能只是頭腦中的概念與知識, 要在生活中實踐, 才能真正調伏身心煩惱, 幫助我們感到安全、強大和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