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轉念是一瞬間的事,我發現轉念的念頭在一瞬間出現,但轉變是每一個瞬間的行動造就出來的。
收聽本集
前幾天跟朋友討論在權威式教育長大的我們,要怎麼從很乖的小孩,長出自我意識呢?
活到現在30歲了還是打工仔,在朋友們眼中我是個自由的人,不受社會框架侷限。很難想像過去的我從小到大,直到大學畢業後都是很守規矩、活在社會框架下的人。
畢業後的工作很常加班,我想要得到成就、得到認同,有一份好工作才證明我是有價值的人。
我回想我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呢?
我小時候是一個很服從的小孩,其實是因為我很早養成了一種「習得性無助」的模式,習慣性的放棄和不去爭取。
近期我在練習自我教練的過程中,回憶起很多小時候讓我感到挫敗的情境。例如,小時候我從幼兒園回家時,通常沒有人在家,於是我在樓下的小吃店寫作業,寫完作業我覺得好累好睏,趴在小吃店的桌上睡著了,直到家人回來。
小吃店的老闆娘很友善,但在那裡我還是會不自在,內心常常冒出這樣的念頭:「為什麼我的家和別人家不一樣?」「為什麼我總是最後一個回家,或者回到家卻沒有人?」「我好想回家!」
我努力回想,我有沒有問過爸媽,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晚才回家。答案是,我從來沒有問過,我可能早就認為,「問了也沒有用」。
這種習得性無助,讓我在很多情境下習慣性地放棄努力,也不再試著爭取。直到現在,我仍然會不自覺地陷入這種模式。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我懂得同理自己,也知道該如何採取行動,去打破這個循環,試著朝我理想的生活跟我渴望的自由前進。
另一個我過去的習慣是,希望自己能「快速改變」。例如,我想成為一個早起的人,就會告訴自己,明天馬上改變成早上六點起床。但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往往只讓我陷入挫折與失敗,甚至更強化了「我總是做不到」的信念。
直到今年,我才真正意識到,過高的目標會讓自己常常失敗,加強了「我做不到」的這個信念。我慢慢學會設定更小、更可行的目標,在執行的過程給自己信心。
經過這些回想的過程,轉變並不是瞬間發生的,而是經過長期的累積。我真正改變的開始是從六年前媽媽生病的那段時間。
她在45歲的時候得了漸凍症,疾病使她身體退化得很快,這給我很大的衝擊,我知道時間不多了。
但......我有馬上改變嗎?
我沒有。我還是掙扎了好久,從台北離職回到彰化,我找了一份正職工作,因為當時我覺得我沒有工作的話,我會沒錢,我會很失敗。
但宇宙用各種方法提醒我,陪伴家人的重要。
那段期間我下班回到家大約晚上十一點了,其他家人還沒回家,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弟弟在家。他把整個屋子的燈都打開了,看到的當下感覺得到他自己在家的孤單跟害怕。不過我畢竟我才剛入職沒多久,當時不想、也不敢提出工作上的改變。
直到某天,我做了惡夢,我在一間飯店遇到連續殺人魔,地上都是血跟屍體。在逃跑的過程,會突然播放某段音樂,然後整個樓層燈全暗,代表可怕的人要出現了。
我在半夜嚇醒,全身發麻,心跳非常快,我意識到連我這樣二十幾歲的大人都會因為惡夢感到恐懼,那小我15歲的弟弟如果感到恐懼卻沒有人陪伴時會有多孤獨呢?
於是我決定跟公司協調轉為兼職,晚上盡量安排回家陪小弟,開始了我的打工仔生活。宇宙讓我知道,有時間陪伴家人,有能力付出,是我人生中很珍貴的選擇。
回想我是如何從順從的小孩,到現在活得相對自由的狀態,其實轉念跟改變,對我來說不是一瞬間就達成的,持續的透過觀察、行動,去創造你理想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回過頭看,會發現:真的不一樣了。
直到現在,還是會不斷發現宇宙的訊息,讓我持續轉念,每個時期都繼續體驗不同的想法、生活。每個時期都好像看得更清楚了,撥開一層一層迷霧的感覺。
最後我想要跟你說:你有能力也有選擇如何創造你的理想生活,轉念有可能是一瞬間,但也有可能要花一段時間。
給你也給我自己的小挑戰,從今天開始,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跟溫柔,你現在還沒有改變,是因為你正在改變的過程裡,你已經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