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vs有氧運動:該選哪個?

肌力訓練vs有氧運動:該選哪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健身的世界裡,力量訓練與有氧運動是大家所知而且常常爭論的話題,無論是追求的目標是健康、增強體能,還是改善體態,這兩種訓練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很多人會問:「我到底該選哪一種?」

其實,答案並不是非黑即白,Porter教練建議取兩者的優缺點出來,再以您現在設定的目標和生活情況來決定怎麼做能夠更加地適合自己。

肌力訓練

定義:力量訓練的核心目的是透過抗阻運動提升肌肉力量,能夠活化我們的神經跟肌肉的連結,使我們身體的發力更有效率。

優點:力量訓練對身體有長久的益處。

例如:

1.   提升肌肉密度,讓身體機能提升不退化。

2.    肌肉密度跟肌肉量的提升可以提升身體在生活中的容錯率,使身體在生活中沒那麼好的槓桿姿勢下不容易受傷。

3.    提升骨質密度,避免骨質疏鬆。

4.    提升身體的各項功能性,使我們過生活變得更加輕鬆。

 

有氧運動

定義:通常指能夠持續做一定時間的運動,快走30分鐘、跑步30分鐘、登山2小時……等等。

優點:

‧增強心肺功能,幫助我們快速調節呼吸狀態。

 

‧幫助燃脂,可以增加身體的熱量缺口,幫助減脂。

 

‧調節心情,會促進身體合成內非肽,幫助減輕壓力。

 

‧提升體能,使生活中疲勞感降低。

該如何選擇呢?

‧短期目標是減重,建議控制飲食熱量加上些許有氧運動。

 

‧短期目標是增肌,建議肌力訓練為主,有氧訓練為輔,可以提升阻力訓練組間的恢復,身體的體能也會見直接影響阻力訓練的表現,影響最終的增肌結果。

 

‧長期目標以減脂,建議將體脂率透過熱量控制及有氧運動先降到正常的範圍,同時加入適當的肌力訓練來增加或是保持肌肉,來維持代謝及體態。

 

‧長期目標以增肌,建議將體脂降至正常體脂率,配合適當的有氧運動,來維持身體的正常賀爾蒙水平,以肌力訓練為主,來最大化實現增肌目標。表單的頂端表單的底部

結語:

雖然我們知道肌力訓練和有氧運動的成效方向不一樣,也有許多的研究顯示出兩者在長時間執行下,會出現不一樣的身體狀況及體態。

但是也有研究顯示一周做三次30分鐘的有氧,是不影響增肌效果的。

所以我們應該先訂定短期至長期的目標,評估自身現在的狀態來調整我們的訓練課表跟訓練工具,沒有絕對完美的課表及訓練動作,但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現狀的訓練。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

歡迎透過IG:robort60514聯絡我

 

 

 

 

 

avatar-img
Porter淞的沙龍
6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orter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何將健身從選項轉變為生活的必要需求,並提出設定明確目標、找到可接受的生活方式、制定行程表及尋找運動夥伴等策略。健身不僅是改善身體的手段,更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步驟。 從小目標開始,穩步前進,才能讓運動成為自然而不可或缺的習慣。
本文探討各種健身器材的優缺點,包括機械式連動器材、機械式分動器材、槓鈴和啞鈴。文章指出,不同器材的使用對於不同健身者的需求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影響。學習成本、安全性、動作適應性及受傷風險是訓練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最終,強調沒有「最完美」的器材,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針對產後媽媽面臨的身體變化以及恢復方法做了詳盡的探討。介紹內臟與肌肉結構的改變、賀爾蒙對身體的影響,以及適合和不適合的訓練方式。特別提到在產後特定時間內媽媽們應集中於核心肌群訓練與骨盆底肌群的恢復,並提醒避免高衝擊運動,以防受傷。本文旨在幫助辛勞的媽媽們有效地恢復身體健康和體態。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方便性跟品質也逐漸上升,不再需要像石器時代的人類,需要為了吃飯出門打獵,日常也有許多的機器能夠幫我們代勞,在如此方便的生活肥胖及肌少症就成為了現代文明病,今天我們來討論現代人非常關注的減肥。
健身業界領域無窮大,進而衍生了許多不同的機構,用武俠小說世界觀來說等於在這個業界(武林) 裡面有非常多的機構跟教官(派別跟師父)。 在這麼多的派系選擇,我們應該要從何開始呢?
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健身環境中,健身教練需具備自我認知與市場瞭解,才能選擇合適的進修方向。本文探討如何認識自身優勢與弱點,並透過與客戶的互動與信任建立,提升專業能力。健身不僅是身體的訓練,更是心理的成長,選擇適合自己的進修路徑將有助於提升教學能力,並隨著經驗的累積,為不同客群提供最佳服務。
如何將健身從選項轉變為生活的必要需求,並提出設定明確目標、找到可接受的生活方式、制定行程表及尋找運動夥伴等策略。健身不僅是改善身體的手段,更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步驟。 從小目標開始,穩步前進,才能讓運動成為自然而不可或缺的習慣。
本文探討各種健身器材的優缺點,包括機械式連動器材、機械式分動器材、槓鈴和啞鈴。文章指出,不同器材的使用對於不同健身者的需求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影響。學習成本、安全性、動作適應性及受傷風險是訓練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最終,強調沒有「最完美」的器材,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針對產後媽媽面臨的身體變化以及恢復方法做了詳盡的探討。介紹內臟與肌肉結構的改變、賀爾蒙對身體的影響,以及適合和不適合的訓練方式。特別提到在產後特定時間內媽媽們應集中於核心肌群訓練與骨盆底肌群的恢復,並提醒避免高衝擊運動,以防受傷。本文旨在幫助辛勞的媽媽們有效地恢復身體健康和體態。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方便性跟品質也逐漸上升,不再需要像石器時代的人類,需要為了吃飯出門打獵,日常也有許多的機器能夠幫我們代勞,在如此方便的生活肥胖及肌少症就成為了現代文明病,今天我們來討論現代人非常關注的減肥。
健身業界領域無窮大,進而衍生了許多不同的機構,用武俠小說世界觀來說等於在這個業界(武林) 裡面有非常多的機構跟教官(派別跟師父)。 在這麼多的派系選擇,我們應該要從何開始呢?
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健身環境中,健身教練需具備自我認知與市場瞭解,才能選擇合適的進修方向。本文探討如何認識自身優勢與弱點,並透過與客戶的互動與信任建立,提升專業能力。健身不僅是身體的訓練,更是心理的成長,選擇適合自己的進修路徑將有助於提升教學能力,並隨著經驗的累積,為不同客群提供最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