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之一「如果心靈是人造的,那它的『原材料』又是什麼呢?」
提問之二「今天你所經歷的事情,它們如何塑造了你的心情?」
提問之三「列舉三個你從外界吸收到的價值觀,它們如何影響了你的選擇?
來自韓國的一款獨立遊戲 sanabi 裡面有一個使我反思的命題是
"人的心靈是不是一種人造物呢?" 我認為是
「心靈」作為一種人造物(artifact)——
或至少是由諸多文化、概念、經驗所構築而成的人工產物。
這樣觀點下的「心靈」不再被視為某種純粹先天(innate)的存在,而是被視為,在人類社會通過、教育、閱讀、對話以及反覆思考中逐步「打造」的產物,
如果肚子餓,就會想去吃飯,這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在更簡單的"本能"了
但是如果你用遊戲角色的撰寫邏輯來看,你想要讓角色一肚子餓就會想去吃飯,
這一份心靈與行為,肯定是可以通過程式碼的方式來寫出來的
然後如果就像sanabi所演示的一樣,信念也是一整段的code的話,他又會是甚麼樣態與邏輯,你的信念與他人的信念又有甚麼不一樣,通過科學的方式去思考心靈,這是很浪漫與有效的,有人辱罵、看輕你的時候,你能思考這一份挫敗感與憤怒感的來源為何
關於飢餓的python程式碼
class Character: def __init__(self, hunger_threshold=50):
self.hunger = 0 self.hunger_threshold =
hunger_threshold self.is_eating = False def update_hunger(self, amount):
# 增加角色飢餓值 self.hunger += amount
# 每次更新後檢查是否超過門檻
if self.hunger >= self.hunger_threshold: self.decide_to_eat()
def decide_to_eat(self):
# 如果角色感到飢餓,就想去吃飯
# 這邏輯也許會再被細化,如是否有食物、在哪裡吃等
self.is_eating = True print("角色很餓,決定去吃飯。")
def eat(self): if self.is_eating:
# 模擬吃飯行為,降低飢餓感 self.hunger = max(0, self.hunger - 30)
print(f"角色正在進食,飢餓值下降至 {self.hunger}。")
# 如果飢餓值下降到安全範圍以下,就不再進食
if self.hunger < self.hunger_threshold: self.is_eating = False
print("角色已吃飽。")
首先,我們從「邏輯」開始,所謂「用邏輯來推敲邏輯」本身就是一個人造的思維遊戲:邏輯並非自然界的物理定律,而是人類為了描述、理解與溝通世界而建構出來的概念系統。語言、文字、論證、因果關係、歸納與演繹等,都是人類為了整理思緒、減少混亂而刻意發明的「工具」。這些工具透過文化傳承、教育傳播,在個體的成長中塑形並規範了我們的心靈活動。
心靈的人造性在此意指:我們的感知、思考方式、價值判斷、對時間與意義的理解,都是在長期的社會互動、經驗吸收、知識內化下而建構起來的。
我這邊有個例子是關於「時間感」的
我先前跟朋友聊天,對方提到感覺長大後的時間就變快了
但我覺得「朋友覺得時間過得快」——
這種感覺並不是時間本身在物理上加速,
而是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方式被自身忙碌與注意力分配所影響。這其中有幾個層面:
這裡的邏輯推斷顯示:「時間流速」對人而言並無固定感受,它通過「看見時間」、「度量時間」等人造符號被構築。從這個例子可見,
人類心靈的感知機制、判斷機制是如何在社會化過程與人造工具下被訓練出來的。
「我不相信有人可以稱自己為獨立思考」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例子一樣,做事方式,思考傾向,這些東西,一定都有來源,我們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引用,只是因為我們的心靈太過龐大了,所以才會有獨立的感覺,但是完全的"獨立思考",很不真實,
喜歡怎麼樣的異性的這件事,也跟經驗、閱讀的媒體、對吸引力的詮釋,構建了"審美"
接著延伸到價值觀與知識吸收的層面,閱讀、學習、與老師或作者「對話」,吸收他們的思想——這些過程也都是在豐富並改造「心靈的肌肉」。心靈就跟肌肉一樣,來自不斷的破壞與塑造。」這個想法是我大學時某次健身時想出來的
所謂「破壞」是打破舊有觀念、「塑造」是以新觀念重組。
看書如同與作者對話,與老師學習、與GPT交流,這些人造的語言互動過程都在持續塑造思維模式,通過質疑、反思、比較,我們的心靈結構被重組。這就像城市的街道配置,原本是自然地形,但是後天人類規劃道路、建築,把原本自然地形改造成有人為邏輯的結構。同理,人心的「地形」也在這些意見、概念的灌注下不斷變化,
我看了一本書中聲稱(聲稱這個詞在這邊用得很妙,因為聲稱,意味著訴說的主體並不看輕或推崇這句話,而是一切交由證據來決定)
「績效主義是一種問題,它只會讓我們一昧忙碌,而不會產生新的事物」
面對這種主張,我進行了多面向思考:
經過以上脈絡,我們可更清晰地看到:無論是感受時間、價值判斷、對閱讀的理解、對績效主義的評判、與人(包括AI)溝通交流——所有這些行為與思維模式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歷經長期文化塑形、語言訓練、思維工具導入而建構的。
在這個意義上,「人的心靈」更像是一個複雜的人造工程:
透過教育、經驗、對話、反思,我們不斷在心靈中建造新的知識結構,
同時拆除、重組、改善舊有的概念框架。
每個「靈感」的火花、每次跟不同人(或智器如GPT)的交流,
都等於在自我心靈的地圖上繪製新路線,或拓展一塊未開拓的區域。
這種「人造」並不是在貶低人性或智慧,反而是在強調人類思考能力的可塑性,以及文化與經驗在人性中的關鍵地位。我們不斷運用人造的工具(語言、邏輯、文字、概念、理論)來建構心靈,自我也因此在不斷成長,於是這篇文章最後提的一個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