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Frailty of Life and Burden of Love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The Frailty of Life and the Burden of Love(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七章“倚賴”寫的讀書筆記

raw-image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1


生命中最深刻的學習,常常來自我們最脆弱的時刻。閱讀《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七章《倚賴》,彷彿是一面明亮的鏡子,照見了我們人性中的軟弱與真實。這是一個關於倚賴的故事——對神的倚賴,對他人的倚賴,以及學會在倚賴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跌倒的瞬間,明白倚賴的需要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次意外跌倒的經歷。那是一個平常的清晨,他不小心被椅腳絆倒,髖關節受傷,動彈不得。在地板上,他完全無法自救,必須依賴緊急求助系統和友人的幫助。從那一刻開始,他深刻地體會到:倚賴不僅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跌倒的瞬間,象徵著我們生命中那些不堪一擊的時刻——當我們的力量用盡,當我們的能力失效,當我們不得不放下自尊,向他人伸出求助的手時,我們才能明白,倚賴並不是羞辱,而是神設計的生命之道。


流淚的自由:面對自己的軟弱

作者坦言,他從小接受英式教育,習慣了克制情緒、隱藏脆弱。然而,在手術康復期間,他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淚流滿面。那不是因為疼痛或懊悔,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情感宣洩。他說:「如果耶穌都曾在拉撒路的墓前流淚,祂的門徒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哭泣?」

淚水成為作者釋放內心壓力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神賜的禮物。在淚水中,他感受到神的安慰與同在。這一段經歷告訴我們,流淚不是軟弱,而是與神同行的記號。當我們允許自己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悲喜交織,我們才能真正領悟,什麼是倚賴的自由。


彼此倚賴:負擔中的愛與連結

倚賴不僅是我們對神的需要,也是彼此之間的承擔。書中提到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神造我們,就是為要成為彼此的負擔。」這話初聽或許有些刺耳,但越品味越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實與美好。

我們一生下來,便倚賴父母的愛與照顧;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有無數次需要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的幫助。而當我們年邁無力時,則需要再一次接受他人的照顧。這不是羞辱,而是神所設計的生命循環。書中提到一個動人的比喻:耶穌降生為人,祂也曾需要母親的餵食與呵護,甚至在十字架上,祂的身體完全失去行動的能力,倚賴他人。然而,這些倚賴並未使祂失去尊嚴,反而彰顯了祂的神聖與愛的力量。


倚賴與獨立之間的張力

書中也提到,倚賴與獨立並非對立,而是生命中的一種張力。我們需要在不同的階段學習平衡這兩者。有時候,神呼召我們學習獨立,勇敢承擔自己的責任;而在另一些時候,祂則要我們謙卑自己,接受來自他人的幫助。

這種學習的過程,充滿挑戰與恩典。正如耶穌對彼得說的話:「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翰福音21:18)這段話,不僅是對彼得命運的預言,也是對所有基督徒生命歷程的描述。


在倚賴中找到尊嚴與愛

最後,書中以《溫馨接送情》這部電影為例,展示了一段從拒絕倚賴到彼此接納的動人故事。黛西夫人從一開始抗拒接受司機虎克的幫助,到最終全然依賴他的照顧,這段轉變見證了倚賴如何讓人敞開自己,體驗愛與關懷的力量。

在基督裡,倚賴不是懦弱,而是與神同行的信心與順服。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驕傲,接受他人的幫助,我們也在學習成為他人的依靠,完成神所賜的彼此擔當的使命。


結語:倚賴是恩典的記號

倚賴,是神設計的生命韻律。它教我們謙卑,讓我們感受到愛的重量與深度。當我們接受倚賴的真理,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恩典。

在倚賴中,我們不僅經歷神的供應,也見證祂透過人際關係展現的豐盛恩典。正如作者所說:「神造我們,就是為要成為彼此的負擔。」在這份負擔中,我們找到生命的連結與愛的意義。願我們都能在倚賴中學習成長,走向更深的成熟與屬靈自由。


2025-01-08

raw-image


詩情畫意: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


在柔弱之中,

我們聽見一種聲音,

如晨光微微滑過傷痕的邊緣。

那是生命中最深的呼吸,

倚賴的不只是空氣,

還有愛的重量,

輕輕壓在疲憊的肩膀上,

又托起破碎的靈魂。

跌倒,是一種學習的姿態,

像風吹過枯黃的葉片,

我們躺臥於泥土,

以為是終點,

卻發現那裡有種子發芽的聲音,

有一雙手穿過幽暗,

說:「起來吧,我在這裡。」

眼淚,

流過的是羞愧還是自由?

當我們的面具卸下,

當控制不再是信心的代名詞,

我們才看見,

主的眼淚曾為世人而灑,

那每一滴裡,

藏著不離不棄的應許。

愛,是彼此的擔當,

如耶穌的十字架,

祂的背負,

成為我們得生命的出口。

每一次倚賴,

都是一場與驕傲的告別;

每一次承擔,

都是愛在裂痕中綻放。

倚賴與獨立的張力,

如同海與岸的對話。

有時我們如潮水湧向未知,

有時我們如沙灘承受浪擊。

但主的應許,

如夜空的北極星,

在看似矛盾的拉扯中,

指引我們,

走向祂為我們預備的自由。

在這柔弱與愛的篇章中,

我們看到了一種屬靈的美學:

脆弱不是失敗, 而是恩典的容器;

愛的承擔, 是一場無盡的給予與接受。

願我們成為那雙彼此扶持的手,

在信仰的光中,

編織生命的連結,

直到永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2會員
358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路加福音7章41-47節後的領悟,探討愛與赦免的關係。作者從自身經歷反思,過去總是獨自前行,忽視人際關係,直到照顧失智症母親後才體悟到愛的真諦,並向神禱告,祈求學習關愛他人。
Thumbnail
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The Frailty of Life and the Burden of Love(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七章“倚賴”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
Thumbnail
讀書筆記:生命中的柔弱與愛的承擔(第7章) The Frailty of Life and the Burden of Love(8)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七章“倚賴”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
Thumbnail
  本人转发舒琼姊妹受逼迫的信息,不是叫苦和控诉。政府做它们认为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像基督徒做自己该做的事,甚至无意指责和夸耀。我是被上帝投射在舒琼姊妹身上的荣耀所感动,情不自禁地要向台湾人分享。分享我看见的,一个姊妹认识我主耶稣基督的历程。
Thumbnail
  本人转发舒琼姊妹受逼迫的信息,不是叫苦和控诉。政府做它们认为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像基督徒做自己该做的事,甚至无意指责和夸耀。我是被上帝投射在舒琼姊妹身上的荣耀所感动,情不自禁地要向台湾人分享。分享我看见的,一个姊妹认识我主耶稣基督的历程。
Thumbnail
2023.4.11靈修記錄 【閱讀經文:羅馬書8:18-39】 本靈修是參考雙和基督之家的靈修八步驟作成的記錄。 靈修沒有一定各式,大家輕鬆看看就好。 願上帝祝福你,敬每一個失望的時刻。
Thumbnail
2023.4.11靈修記錄 【閱讀經文:羅馬書8:18-39】 本靈修是參考雙和基督之家的靈修八步驟作成的記錄。 靈修沒有一定各式,大家輕鬆看看就好。 願上帝祝福你,敬每一個失望的時刻。
Thumbnail
2023.4.10靈修記錄 【閱讀經文:羅馬書8:1-17】 靈修步驟是參考雙和基督之家的靈修記錄而成,靈修並沒有一定的格式,大家輕鬆看看即可~願上帝祝福你,也敬自己無能為力、難過挫折的時候。
Thumbnail
2023.4.10靈修記錄 【閱讀經文:羅馬書8:1-17】 靈修步驟是參考雙和基督之家的靈修記錄而成,靈修並沒有一定的格式,大家輕鬆看看即可~願上帝祝福你,也敬自己無能為力、難過挫折的時候。
Thumbnail
原來活著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 法律和扭曲的信條保護了不值得保護的人,卻對非保護不可的人視而不見。
Thumbnail
原來活著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 法律和扭曲的信條保護了不值得保護的人,卻對非保護不可的人視而不見。
Thumbnail
此篇為Hen Book說書人亨利,參與完昨天小組讀書會後的心得分享。亨利此篇隨筆本無標題,我取用他文章中提到的「擁抱」,結合讀書會文章的「脆弱」主題,同時也以「擁抱」向亨利鍾愛的神學家Miroslav Volf致意。
Thumbnail
此篇為Hen Book說書人亨利,參與完昨天小組讀書會後的心得分享。亨利此篇隨筆本無標題,我取用他文章中提到的「擁抱」,結合讀書會文章的「脆弱」主題,同時也以「擁抱」向亨利鍾愛的神學家Miroslav Volf致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