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銀與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回想小時候,我收藏了各種寶物,漂亮的石頭、鮮豔的貝殼、第一次錄的錄音帶、朋友送的生日卡片等等。這些寶物紀錄了記憶中的美好感受,但其中的一項寶物卻隨著我的年紀增長,乘載了超乎我想像的價值。

緣起:金莎盒裡的銀龍

我有一個小小的四方形金莎禮盒,拆開包裝後透明的盒子裡已經沒有金莎巧克力,而是刻著龍紋的硬幣。三指寬的硬幣頗具重量,放在掌心會感受到金屬的微涼。

正面中間有銀龍在長年累積的黑痕中盤飛,四周則被召喚咒文般的字樣所環繞 大日本。民治二十八年。900。ONEYEN。416 。背面則寫著大大的一圓,菊花與櫻花共同綻放,用同心結連繫在一起。


輕輕摩娑著這枚銀幣,我總會想起它被交到我手上的那一天,久病的奶奶無法控制雙手不斷顫抖,但仍慎重地將硬幣放進我小小的手心,硬幣無語,奶奶也彷彿有許多話欲說卻說不出口,或者是當年的我還不明白。而隨著年歲漸增,我漸漸發現龍銀有聲,而奶奶想告訴我的,都已經刻進記憶中。

童年:奶奶養的圓滾滾

小時候,我總覺得奶奶像是棕色的大樹,時常穿著深棕色的衣褲,靜靜地陪伴著我們。她很少說話,但她的行動卻細膩而溫暖。在我去上幼兒園之前的每個早晨,她總是幫我準備好溫熱的牛奶和草莓吐司加蛋,說這樣才有營養。中午,我們也常在床上睡著長長的午覺,陽光透過窗戶灑下來,時間彷彿都靜止了。而無論寒暑,她總會為我一層層套上衣服,像在為我建一道溫暖的堡壘,讓我順利成長為幼兒園裡最圓滾滾的孩子。


爺爺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老家被徵收後奶奶則是跟我們一起搬進國宅。那時候,父母為了養活家裡四個孩子,早出晚歸,接送我上下幼兒園的任務就落在奶奶肩上。偶爾,我們會繞到公園裡玩滑梯、盪鞦韆,她總是陪著我,但也總是很少說話。

奶奶的聲音,始終模糊不清。她沉默得像一片湖面,平靜無波。我小的時候不懂,為什麼她的話總是那麼少,為什麼她從來不和我們聊更多。等到我稍微長大,她的聲音卻變得更加模糊——帕金森氏症慢慢奪走了她的行動力,也讓她的聲音只剩下重複的詞句。她開始一遍遍說著「很餓」或「很痛」,而那些藏在她沉默裡的心緒,終究未曾被我們聽見。多年後回想,我才懂得,她無數沒有說出口的言語,都藏在每天照料我的一點一滴中。

懵懂:未說出口的珍貴

小學時某個周末夜晚,爸媽出門吃喜酒,奶奶的房間罕見地發出一陣木櫃開關聲,接著就聽到奶奶叫我和妹妹到她的房間。

「這個很值得,你們要收好。」她的雙手無法自制的不斷顫抖,但十分堅定地將兩枚巨大的銀幣放進我們小小的手心。

我們茫然地接過那一圓硬幣,輕聲道謝,卻不懂緣由。奶奶似乎還在喃喃說著什麼,可能是台語或日語,可我們聽不清也聽不懂。回到我們的房間後,兩個人把硬幣翻來覆去既看不出價值,也想不出深意,只能各自收進抽屜,而這段短暫的對話,也被隨之封存,像是我們三人之間的秘密。

不久後,奶奶在浴室跌倒骨折,開始長期臥床,帕金森氏症導致的退化也一日日加重。父母請了看護照料奶奶,並咬牙決定搬家到更容易就醫的地方,因此經濟壓力陡增,工作到深夜是常態,我們也努力讀書到更晚,希望考上國立學校減輕學費壓力。而那枚未知其意的硬幣,像是奶奶留給我們的一份未解的謎,埋在記憶的深處,等著我們發覺其中的珍貴。

成長:再見明治二十八

在歷史課本上看見「明治二十八年」的字樣映入眼簾時,我腦海裡驀然浮現那枚硬幣的模樣。硬幣上的龍紋栩栩如生,彷彿蘊藏著那段動盪歲月的記憶。隨著求學過程中對台灣歷史的逐漸理解,龍銀背後的意涵愈發厚重。

「明治二十八年」就是1895年,台灣因清朝甲午戰爭戰敗,被割讓給日本,而身在台灣的人們為守護家園,爆發了「乙未戰爭」。隨著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各地義勇歷時六個月的抗戰,戰火燃遍瑞芳、三角湧、八卦山、嘉義、蕭壟等地,台南城最終被日軍三面包圍,民主國總統劉永福棄城而去。而這枚在那年生產的龍銀,或許也是日軍入城的無聲見證。

過了兩年,日本從銀本位制改為金本位制,日本本土停止流通使用銀圓,日本政府卻依然繼續鑄印著日本銀圓,其目的在於將該銀圓當作「臺灣銀行券」發行的擔保品,並且於1901年開始出口銀圓至臺灣,使其被稱作為「圓形銀塊」(円形銀塊)。

龍銀的價值隨著貨幣政策的變革起落,隨著戰後政權的轉移已無從兌換銀行卷,卻是活過那些戰爭時代的奶奶一直握在手裡的希望。

成年:生而無名卻有情

奶奶的一生,就像一首靜默的詩,每一句都深埋在時光裡,只有回首時才得以解讀一角。她交給我們的那枚龍銀,可能是她嫁入家族時的嫁妝,也可能是她積攢多年的家底。而如今,它在我手中沉甸甸地存在著,但她卻在歲月中遠去,留下未解的感受與無法回答的問題。

大學畢業那年,深夜的一通電話從療養院驚醒我們,奶奶因呼吸衰竭搶救不及而離世。在整理她的過去時,我們才知道,奶奶的名字來自一位早夭的堂姊——那是一個未曾被重新報戶的名字。那個時代中許多女性都要冠上夫姓,失去自己的稱呼,成為某太太、某媽媽、某奶奶。但奶奶的名字與生日從一開始就都不是她的,她背負這名字度過一生,將全心全力獻給家族,而她的想法,我們卻已無從得知。

然而,我們記得她親手做的榨菜滋味絕佳,記得她總將甘蔗切成小塊讓我們咀嚼磨牙,記得她愛和我一起吃用牛奶泡軟的孔雀餅乾。那是真真切切的她,深植我們記憶的深處,永不散去。

raw-image

迴響:龍銀有聲,歷史有光

多年以後,我依然會拿出那枚銀幣,細細觸摸它的紋路,彷彿觸碰到了奶奶的手心。 它不是一件單純的古物,而是一座橋,將我的記憶連接到她的生命,將她的生命連接到歷史。也許每一個家庭都有這樣的物件,它們看似不起眼,卻蘊藏著無法言說的重量。我慶幸它仍在,讓我在時光的長河裡,找到真實連結的溫暖回聲。


你好,我是斜槓創作者自在生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按 ❤️留言讓我知道,我會繼續創作更多相關內容喔~

追蹤自在生新文發布有通知!

現在就加入沙龍自在生的創作者基地,讓我們一起自在生活、自由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2/30
很遺憾聽到自在生的奶奶生活並不順遂,先生早逝,自己身體也出狀況…令人揪心。所幸生命也有美好的一面,與家人同住,白白胖胖的孫兒…。 謝謝介紹龍紋的硬幣,格友知道它承載的歷史,也感受它在自在生手心中沉甸甸的感覺了。❤️
自在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陽台觀察者 希望奶奶在天上知道我們時常想念她會感到開心🥰 試著去了解龍銀的由來與歷史,感覺自己透過不同的方法多了解奶奶一點,會感到有點安慰❤️
龍銀耶 真的很珍貴
自在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是啊~小時候不懂價值,長大後發現是珍寶,奶奶把它送給我們的心意又更深了🥰
avatar-img
創作者基地
49會員
278內容數
成為一位創作創業者,這一路上有許多探索與學習,嘗試與反思,與你聊聊
創作者基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使用智慧護眼桌燈,除了組裝和擺放位置的調整,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光線角度與模式。文章分享瞭如何擺放桌燈、調整燈光角度和模式,以及如何搭配主機架改善桌面空間,讓桌燈發揮最佳護眼效果,並提升整體生活體驗。
Thumbnail
2025/04/06
使用智慧護眼桌燈,除了組裝和擺放位置的調整,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光線角度與模式。文章分享瞭如何擺放桌燈、調整燈光角度和模式,以及如何搭配主機架改善桌面空間,讓桌燈發揮最佳護眼效果,並提升整體生活體驗。
Thumbnail
2025/03/16
文章分享作者透過拍攝光的紋理,發現房間照明的重要性,並藉由軟裝設計課程的學習,重新設計房間照明,從單一光源調整為分區照明,並分享選購燈具的心得與經驗。
Thumbnail
2025/03/16
文章分享作者透過拍攝光的紋理,發現房間照明的重要性,並藉由軟裝設計課程的學習,重新設計房間照明,從單一光源調整為分區照明,並分享選購燈具的心得與經驗。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分享了領養小貓嘟嘟的溫馨故事,從選擇牠到帶回家後的日常經歷,探索了貓咪帶給我們的快樂與挑戰。透過可愛的互動和生活點滴,喚起對寵物情感的深刻連結和思考。在嘟嘟的陪伴下,我們領悟到生活的幸福與愛。最終,雖然經歷了離別的悲傷,但留下的回憶依然充滿溫暖。
Thumbnail
2024/10/01
本文分享了領養小貓嘟嘟的溫馨故事,從選擇牠到帶回家後的日常經歷,探索了貓咪帶給我們的快樂與挑戰。透過可愛的互動和生活點滴,喚起對寵物情感的深刻連結和思考。在嘟嘟的陪伴下,我們領悟到生活的幸福與愛。最終,雖然經歷了離別的悲傷,但留下的回憶依然充滿溫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枚刻有龍紋的銀幣,記錄了作者與奶奶之間的珍貴回憶,和那段掩藏在歷史背後的故事。銀幣不僅是臺灣歷史的一部分,更象徵著家庭的傳承與未說出口的情感。透過作者的回顧,我們瞭解了奶奶在平凡日子中所賦予的深刻意義,並提醒我們珍惜那些小物件所帶來的無形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枚刻有龍紋的銀幣,記錄了作者與奶奶之間的珍貴回憶,和那段掩藏在歷史背後的故事。銀幣不僅是臺灣歷史的一部分,更象徵著家庭的傳承與未說出口的情感。透過作者的回顧,我們瞭解了奶奶在平凡日子中所賦予的深刻意義,並提醒我們珍惜那些小物件所帶來的無形價值。
Thumbnail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Thumbnail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一篇反映台灣百年經濟發展狀況和物價水平的短篇故事。台灣庶民生活的歷史軌跡,就在你我的身邊。或許你在學校所學到的資訊,和歷史真實發生事蹟相左。國父活著時所唱的國歌和致敬的國旗,和我們的一樣嗎? 為什麼長輩會常常跟我們說要買房,免得錢變薄?或許這篇小故事可以告訴你答案。
Thumbnail
一篇反映台灣百年經濟發展狀況和物價水平的短篇故事。台灣庶民生活的歷史軌跡,就在你我的身邊。或許你在學校所學到的資訊,和歷史真實發生事蹟相左。國父活著時所唱的國歌和致敬的國旗,和我們的一樣嗎? 為什麼長輩會常常跟我們說要買房,免得錢變薄?或許這篇小故事可以告訴你答案。
Thumbnail
爺爺抱著奶奶棺木痛哭,所有的人都動容了!也讓姐弟的我們回想起了爺爺奶奶的互動了!原來這是最平凡不過的長情陪伴,這就是最美的愛情,片段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上了!家裏是務農的,爺爺一大早出門,中午在回家用餐,到了下午再去田巡邏,小時候的我們,常跑到田幫忙,說好聽是幫忙,說白點是去玩而已,爸媽去隔壁村裏
Thumbnail
爺爺抱著奶奶棺木痛哭,所有的人都動容了!也讓姐弟的我們回想起了爺爺奶奶的互動了!原來這是最平凡不過的長情陪伴,這就是最美的愛情,片段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上了!家裏是務農的,爺爺一大早出門,中午在回家用餐,到了下午再去田巡邏,小時候的我們,常跑到田幫忙,說好聽是幫忙,說白點是去玩而已,爸媽去隔壁村裏
Thumbnail
雪花看到手上捏著一元硬幣的阿嬤,眼眶噙著淚水,呆立在飯桌旁邊。 她心裏一陣難過,接過阿嬤手中的硬幣,趕緊說: 「阿嬤,我會打回來給你,你不要難過。」
Thumbnail
雪花看到手上捏著一元硬幣的阿嬤,眼眶噙著淚水,呆立在飯桌旁邊。 她心裏一陣難過,接過阿嬤手中的硬幣,趕緊說: 「阿嬤,我會打回來給你,你不要難過。」
Thumbnail
他根本連一卡皮箱也沒有 逃難途中母親唯一的照片被偷走 白天掙扎求生晚上思念故鄉
Thumbnail
他根本連一卡皮箱也沒有 逃難途中母親唯一的照片被偷走 白天掙扎求生晚上思念故鄉
Thumbnail
我出生之後所擁有的祖孫情只剩下外婆,我外婆就是一個到老了也十分帥氣的女人,我對她又愛又恨,因為小時候她會給我零用錢,
Thumbnail
我出生之後所擁有的祖孫情只剩下外婆,我外婆就是一個到老了也十分帥氣的女人,我對她又愛又恨,因為小時候她會給我零用錢,
Thumbnail
奶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沒唸過什麼書,長在農村,但她卻充滿了溫柔與智慧。我永遠記得奶奶要離開的那一年,跟我們說的很多話,我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寫了下來。
Thumbnail
奶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沒唸過什麼書,長在農村,但她卻充滿了溫柔與智慧。我永遠記得奶奶要離開的那一年,跟我們說的很多話,我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寫了下來。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光復前後的台灣,有著舊時代濃厚情感的韻味,我想………應該是受到家母的影響吧 。 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女兒,跟大哥相差十八九歲,雖然是最小的掌上明珠,在人口衆多食指浩繁的家庭中,也得在天還沒亮就起床,餵完家中飼養的家禽家畜後,還得去河邊撈些小魚小蝦,給一大家子的早餐中加菜。 七歲大的她,腳下墊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光復前後的台灣,有著舊時代濃厚情感的韻味,我想………應該是受到家母的影響吧 。 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女兒,跟大哥相差十八九歲,雖然是最小的掌上明珠,在人口衆多食指浩繁的家庭中,也得在天還沒亮就起床,餵完家中飼養的家禽家畜後,還得去河邊撈些小魚小蝦,給一大家子的早餐中加菜。 七歲大的她,腳下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