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僅挖掘臺灣最後一代女礦工的故事,刻畫礦場女性的勞動與精神樣貌,也描繪從日治山本炭鑛至戰後海山煤礦,一段不該被遺忘的台灣礦業變遷史。
「礦業」大概是在台灣最被忽略的職業,儘管包含金瓜石、九份已經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但當遊客離開這些場域,那些關於台灣「黑金」的歷史,往往很快就被遺忘;尤其是在幾乎已經沒有從業者的情況之下,隨著相關的人物逐漸凋零,最後或許也只有研究者,會記得到台灣曾經有這樣一群人存在過。然而,他們真的有那麼不重要嗎?對於沒有辦法好好回顧、記憶這些過去的台灣社會,我們是否又會因此錯過一些什麼?
《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是一本關於台灣礦業發展的作品,作者戴伯芬是社會學教授,而她的祖母則是當時在海山、土城一帶工作的礦工之一。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幾乎看不到陽光、生理期也沒有辦法更換衣物,就連懷孕都要工作,下班後更省不了家裡的雜事,書中呈現女性礦工的生活,大概是現代人很難想像的;但在那個物資缺乏、工作機會遠小於待業人口的時代,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必然。除此之外,在工作風險極大的礦場,災害頻繁出現也導致傷亡經常出現,尤其當家中的經濟支柱亡故,甚至是淪為需要被照顧的成員,情況也會變得更加艱困。
儘管主要書寫的作者的祖母,但藉由她的一生似乎也可以反映到「女性礦工」這個群體,尤其是其中描述1984年的三大礦災,或許更可以說是當時台灣社會全體共同經歷過的創傷。除此之外,在作者的祖母看似平凡卻完全不簡單的一生之外,國家力量等級對於底層勞工的壓迫、政府單位的失職,甚至是在礦災40年後才爆出的捐款爭議,都能夠與現今提倡的「轉型正義」產生連結,進而成為一種提醒。
說到底,「礦業」在台灣不應該僅僅是一種行業,而是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種生存的精神,它不只有現在經常被提到的光鮮外表,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黑暗、貧困、死亡等,與現代生活經驗距離較遠的那些。就如同他們所挖掘的,這些故事同樣也是如今埋藏在台灣歷史中的重要礦藏,它們更應該被好好記憶,而非散落於時間的洪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