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8》-失範的時代,威權消失,前景卻空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涂爾幹的核心概念是「失範」或「無規範」,意思是缺乏穩定且廣被大家遵守的規範與規則。涂爾幹擔心,現代化造成快速且令人迷失方向的變化,以及削弱傳統宗教影響力的傾向,不僅加劇失範,自殺率也跟著上升。他寫道,當我們覺得社會秩序正在變弱或崩潰時,我們不會感到解放;我們會感到迷失和焦慮

涂爾幹寫到:如果這個(具有約束力的社會秩序)解體,如果我們不在感受到它在我們周圍優於我們的存在與影響力,那麼我們內心的一切社會性會失去所有客觀意義。剩下的只是人為組成的虛幻圖像,只要稍微反思就會消失的幻影秀;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我們行動的目標。

Z世代,比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更難以在實體社群中生根立足。涂爾幹提出的「失範」概念,足以解釋為什麼在2010年代初,男孩和女孩都開始更強烈認同「生活讓人覺得沒有意義」這句話。

逃避自由,自由其實很恐怖...

曾看過一本佛洛姆的著作,叫做《逃避自由》,書中提到,雖然中世紀給人的印象非常不好(稱作黑暗時代),但當中世紀權威被推翻後,人不但沒有持續感到雀躍,而是因著突然要自己個人面對整個世界而感到驚慌,並忙亂的找另外一個權威來投靠,可能是宗教,也可能是號稱自由的資本主義。

到了現代,幾乎所有跟信仰與靈性相關的力量以及領域都被理性、科學,以及資本主義引領的個人主義,做自己的風潮給否定。大家不在有信仰(或說認為自己沒有信仰),認為凡是不能被科學化、數量化的語言所描述的一切不過是迷信。

但是當我們變的更自由、更理性、更客觀的時候,我們也發現我們更多人生病了,甚至更多人自殺了...自由,在得不到時是多麼的美好,直到推倒象徵壓迫的高牆後,我們才發現原來自由的另一面是承擔、是責任,而更多因著前景未知不明,而襲來焦慮時,科學的語言並無法帶給我們些許慰藉...因為我們自由了,所以我們必須獨自面對...而科學只冷漠地說著:「自由與責任無法計量,所以跟我無關...」

充滿自由的教養,反而變得很...空

這篇內容稍微偏離主要的文本,但我在閱讀的字裡行間,總是不斷呼應一些我在幼兒教育現場,或是從他人、媒體聽到的一些違和的狀況。

在正向教養的風潮下,打著尊重孩童的旗幟,沒收了老師與家長的懲戒權,專家學者教導我們不能專制的設定規範,必須跟孩子討論,尊重孩子想要的想法...

在大學時期,我也是這股風潮的最前線支持者,但在閱讀了一本本書,以及看著孩子好像越來越空...越來越輕盈,少了一份踏實跟份量,我有了些猶豫,我在想會不會壓抑不一定是壞的 ? 之前我很反感有人說:「我們小時候還不是被打,現在也沒有怎麼樣」,但慢慢的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或許...有甚麼地方錯了。

自由的另一面是承擔與責任,而時代、專家正要求我們給予孩子自由但...不用孩子負責,這樣切割自由本質的互動,會帶孩子前往甚麼樣的方向...至少這方向,好像不如一開始的明媚...

對於權威的迷思

我想權威不見得是不好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是必須的,這是在我閱讀了不同的書籍,以及接觸華德福後,慢慢形塑與建立的思考。我們想到權威,就會覺得是壓迫、是強迫,但權威真的只有這種類型嗎 ? 還有難道強迫一定就是不好嗎 ?

這讓我想到我很喜歡的學者河合隼雄,在《孩子與惡》的附錄提到他跟一位青少女的互動,在不能動用權威的時代下,這女孩反覆的去性交易,卻提出:「我們兩個都很開心,沒有人受傷」的說詞,使得身旁的成人也無法反駁。而當她來見河合隼雄時,河合隼雄如此回應了這女孩:「有些事情不能做是有道理的,但有些事情不能就是不能,沒什麼道理,你的狀況就是第二種」,神奇的是在聽完這樣蠻橫的說詞後,那女孩就真的停止了性交易的行為。

河合隼雄認為,女孩會聽的原因是,河合隼雄成為一到堅實的牆,擋在無法控制自己的女孩面前,反而承接了她...

結論 : 我所理解的精神三變

最後我想分享尼采曾提出的精神三變,尼采寫到,人的精神變化,會從駱駝變成獅子,最後變成嬰兒。當我看到尼采的敘事後,有個思想浮出:「是不是要『先』成為駱駝,才能變成獅子,也才可能成為嬰兒 ? 」

現代世界,我們都不願讓孩子當駱駝,覺得承擔太辛苦,會造成心理創傷(過度保護),但如果少了承擔的試煉,我們還有可能成為一隻傲視的獅子嗎 ? 會不會獅子看似驕傲的神態,背後來自承擔的份量 ?

這篇文章寫得有點散,下一篇一樣會回到書中提到關於智慧型手機的風潮如何讓靈性喪失,而喪失靈性層面,又如何讓我們陷入深深的無力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瑋均的沙龍
2會員
53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洪瑋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8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2025/01/08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2025/01/08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2025/01/08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2025/01/07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2025/01/07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無論是對中捷事故的罹難者,或是對三讀通過的同婚收養法案,網路上都能看到一大堆不堪入目的留言,而原因無他,僅僅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就能讓支持廢死、同婚的人,在他們眼中失去當人的資格。
Thumbnail
無論是對中捷事故的罹難者,或是對三讀通過的同婚收養法案,網路上都能看到一大堆不堪入目的留言,而原因無他,僅僅是意識形態的不同,就能讓支持廢死、同婚的人,在他們眼中失去當人的資格。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不再叛逆,代表生命的成熟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有「叛逆期」?比較簡單的答案,是源於青春期賀爾蒙的變化,使孩子更易用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這造成許多父母的困擾,但似乎隨著時間一過,孩子就變得懂事體貼,不會那麼叛逆了。但是,我常在想,不再叛逆,是意味著生命的成熟,抑或是生命的退縮呢
Thumbnail
不再叛逆,代表生命的成熟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有「叛逆期」?比較簡單的答案,是源於青春期賀爾蒙的變化,使孩子更易用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這造成許多父母的困擾,但似乎隨著時間一過,孩子就變得懂事體貼,不會那麼叛逆了。但是,我常在想,不再叛逆,是意味著生命的成熟,抑或是生命的退縮呢
Thumbnail
疫情拘束了結黨狂歡的自由,想要見面的心情被無限期地懸擱。這種寂寥蔓延開來,我忍不住想起猜火車裡那種光天化日下的末世景觀。廢墟般的大房子裡滿是頹廢的人們製造出的破敗痕跡。 堆積在門外揉爛的香菸盒、滿是污漬的地毯、充滿濕氣且黏膩的氛圍圍繞著角色們。這是他們的現實,基於這樣的現實,他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逃離
Thumbnail
疫情拘束了結黨狂歡的自由,想要見面的心情被無限期地懸擱。這種寂寥蔓延開來,我忍不住想起猜火車裡那種光天化日下的末世景觀。廢墟般的大房子裡滿是頹廢的人們製造出的破敗痕跡。 堆積在門外揉爛的香菸盒、滿是污漬的地毯、充滿濕氣且黏膩的氛圍圍繞著角色們。這是他們的現實,基於這樣的現實,他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逃離
Thumbnail
書名: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 and Complet
Thumbnail
書名: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 and Complet
Thumbnail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嚴峻不下,人們早已不能如同往日般運用自己的閒暇時光與他人進行非金錢營利性的組織互動,即使是社群網路充斥的時代,一個人也無往真正在網路上與那些陌生的網友們進行令人感到滿足的社交活動。
Thumbnail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嚴峻不下,人們早已不能如同往日般運用自己的閒暇時光與他人進行非金錢營利性的組織互動,即使是社群網路充斥的時代,一個人也無往真正在網路上與那些陌生的網友們進行令人感到滿足的社交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