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人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天才也要吃苦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二十世紀的科學家中,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無疑是最為人熟知的一位。然而,很少有人了解,他在學術路上的起步並不順利。愛因斯坦未完成德國中學學業便赴瑞士報考大學,但首次嘗試失利。他花了一年時間補足學業,取得中學文憑後,才成功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大學時期,愛因斯坦並不是一位勤奮的學生,教授們也未看出他的非凡潛力。1900年,他的畢業論文僅得75分,學科考試排名五人中的第四名。更遺憾的是,他的未婚妻米勒娃因成績墊底未能畢業,只能留校重修一年。畢業後,愛因斯坦試圖留在學術界,向母校教授申請助理職位,但由於成績平平,他未獲青睞。他也向其他大學投遞申請,但導師的推薦信影響有限,他最終未能找到學術相關工作。

無法進入學界的愛因斯坦,經濟上也無法依靠家庭支持。幸運的是,他的同學之父與瑞士專利局局長有交情,為他牽線搭橋。他在等待專利局職位空缺的期間,曾在中學代課,並擔任家教維生。1902年6月23日,愛因斯坦終於在瑞士專利局上班,結束了艱難的求職時光。然而,他始終未放棄科學研究。在專利局任職前,他已發表三篇論文,其中一篇初露創新光芒。

190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四篇論文,奠定了他的科學地位。其中,狹義相對論最為著名,並提出了革命性的質能互變公式。令人意外的是,他曾以該論文向蘇黎世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但遭拒絕。後來,他改以另一篇更傳統、更實驗導向的論文再次申請,終於獲得博士學位。同年,他被授予博士頭銜。

1907年,仍在專利局工作的愛因斯坦獲得了一個重大靈感,為發展廣義相對論奠定基礎。經過八年的探索與計算,他於1916年完成了「愛因斯坦方程式」,廣義相對論正式問世。根據該理論,重力場能使空間彎曲,進而改變光線的路徑。1919年日全食的觀測結果成功驗證了這一預測,令愛因斯坦一舉成名。

除了在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愛因斯坦還以其人文精神著稱。他對科技的雙刃劍特性有著敏銳的洞察,對核武器的潛在危險尤為警覺。儘管他曾建議美國加速核武研發以對抗納粹威脅,但他也深知這一科技若被濫用,將對人類造成毀滅性後果。因此,他與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聯名發表《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呼籲全球關注核武器的風險。

在社會道德層面,愛因斯坦倡導自由、平等與包容,對傳統觀念提出挑戰。他的思想在當時引發爭議,但如今已成為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觀。作為科學家,他推動了物理學的進步;作為人文主義者,他則為人類精神文明帶來深遠影響。他用理性審視世界,用仁愛關注人性,這種融合科學與人文的精神令他成為世人敬仰的典範。

時至今日,愛因斯坦的成就仍然影響深遠: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時空的認知,量子論的曙光也源自他的光量子理論,而質能等價公式則成為能源時代的基石。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愛因斯坦對知識自由與科學倫理的思考尤具啟發意義。當科技日益商品化,學術研究受制於資金導向,我們更應重溫愛因斯坦純粹的求知精神,反思科技發展的初心與道德底線。

愛因斯坦用一生詮釋了科學與人文的完美結合,他的智慧和遠見將永遠啟迪後人。他用科學創新重塑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並用人文關懷引領世人反思科技的倫理責任。愛因斯坦的思想跨越了時空,他的學術成就和人文價值共同構成了不朽的遺產,激勵著我們在追求知識與技術進步的同時,始終銘記對自由、平等與和平的追求,並肩負起科技發展的道德責任。


資料參考 : 《物理雙月刊》、BB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路的成功學的沙龍
33會員
298內容數
成功並非一蹴可及,分享名人背後的故事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跟著我一起剖析那些成功的軌跡,踏上屬於自己的成功路。
2025/05/01
大家好,我是路。盲盒又叫做盒玩。是時下年輕人的新潮流,其火熱程度甚至已經可以給經濟學家專門研究這一領域。盲盒經濟變成為了近年來新的消費經濟,而這樣全新的市場活水,理應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但其實年輕人豪擲千金式購買這些「盲盒」存在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來細究其原因 :
Thumbnail
2025/05/01
大家好,我是路。盲盒又叫做盒玩。是時下年輕人的新潮流,其火熱程度甚至已經可以給經濟學家專門研究這一領域。盲盒經濟變成為了近年來新的消費經濟,而這樣全新的市場活水,理應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但其實年輕人豪擲千金式購買這些「盲盒」存在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來細究其原因 :
Thumbnail
2025/04/30
1912年6月23日艾倫·圖靈 ( Alan Mathison Turing ) 生於倫敦,從小天資聰慧。9歲時他就讀的小學校長曾給他以下評語:「我見過聰明的孩子和勤奮的孩子,但艾倫是個天才。」圖靈13歲時,雖然數學老師讚揚他是天才少年,但在一所重視人文和經典教育的學校裏,他的數學天份並未得到認可。
Thumbnail
2025/04/30
1912年6月23日艾倫·圖靈 ( Alan Mathison Turing ) 生於倫敦,從小天資聰慧。9歲時他就讀的小學校長曾給他以下評語:「我見過聰明的孩子和勤奮的孩子,但艾倫是個天才。」圖靈13歲時,雖然數學老師讚揚他是天才少年,但在一所重視人文和經典教育的學校裏,他的數學天份並未得到認可。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曾在職場中看見資源總是傾向某些特別「出風頭」的人?他們總能拿到更多機會、資源與掌聲,彷彿有無形的磁場將一切好處吸引而來。這種現象,其實正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資源向已有資源者集中。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曾在職場中看見資源總是傾向某些特別「出風頭」的人?他們總能拿到更多機會、資源與掌聲,彷彿有無形的磁場將一切好處吸引而來。這種現象,其實正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資源向已有資源者集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
Thumbnail
偶然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心理師,他自述統計曾被當過兩次。我心中其實好佩服他,因為他現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半公眾人物,說起這件事雲淡風輕,可是求學時期的他應該對此是充滿挫敗感的吧! 我自己修過統計,從大學大學、到研究所的高統,那對我來說是一門很有趣的課,我的成績也非常好,那時我不太理解大家的難處。
Thumbnail
偶然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心理師,他自述統計曾被當過兩次。我心中其實好佩服他,因為他現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半公眾人物,說起這件事雲淡風輕,可是求學時期的他應該對此是充滿挫敗感的吧! 我自己修過統計,從大學大學、到研究所的高統,那對我來說是一門很有趣的課,我的成績也非常好,那時我不太理解大家的難處。
Thumbnail
或許因為我的博士學歷,很多人會以為我從小是個學霸,其實完全錯誤。國小和國中我的成績還算前段,高中大學立刻掉到後段的後段,高中甚至是全年級倒數。求學過程中我也一直很痛苦,總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別人好像一下就弄懂的事情,我卻怎麼也想不通。
Thumbnail
或許因為我的博士學歷,很多人會以為我從小是個學霸,其實完全錯誤。國小和國中我的成績還算前段,高中大學立刻掉到後段的後段,高中甚至是全年級倒數。求學過程中我也一直很痛苦,總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別人好像一下就弄懂的事情,我卻怎麼也想不通。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感謝他當年破例讓我入學,進而提供機會讓我攻讀博士,如果沒有他幫忙,今日的我仍在業界掙扎。
Thumbnail
感謝他當年破例讓我入學,進而提供機會讓我攻讀博士,如果沒有他幫忙,今日的我仍在業界掙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