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

更新於 2024/03/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作者介紹

凱瑞(Benedict Carey),從事科學與醫藥新聞報導逾25年。

在著作前言中,提及自小是屬於苦讀型的學生,恪守自律、勤快之道。雖然學科成績優異,讀書動機卻非出於對知識的渴望與熱忱,而是害怕跌至谷底的恐懼,曾在申請大學階段,遭到十幾間學校的拒絕。後終於進入科羅拉多大學就讀後,心態放寬、休閒活動增加,「讓課業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而非生活的核心」,對自己大學表現的評語是:「我表現得還不錯。」

2000年代初,開始報導學習與記憶的科學,進而省思傳統的學習教條:規律、專心、重複、努力……,是否真為幫助學習的最佳策略?



他說:遺忘能深化學習

在學習階段,遺忘,一直是極力抵抗的對象。而若在考試當下,面對試卷上的題目,卻怎樣都無法回想起答案時;此番情景,光是想像都令人背脊發涼。

對於遺忘,長久以來就一直被貼上負面標籤;對於遺忘,在一般生活情境下,似乎也難以列舉其好處。

但作者澄清:遺忘實為大自然最智慧的垃圾郵件過濾器,能讓大腦專注,避免被不需要的資訊混淆。也提及,在記憶比賽中未能獲勝的參賽者,不是因為記得太少,而是因為記得太多導致混淆。

甚至遺忘會幫助學習。為了解遺忘與學習的關係,我們先來探究以下兩項實驗:


  • 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於1880-1885進行實驗,以英文字母所組成的無意義音節為記憶對象,測量記憶保存度與經歷時間的關係,繪製「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如下圖。

raw-image

記得小學時期這條線也曾出現在課本中,常是師長為了勸戒大家必須確實複習,所援引的經典理論。我也從未懷疑過,因為和生活經驗是如此一致。


  • 巴拉德效應

然至1990年代,巴拉德(Philip B. Ballard)請學童研讀詩作〈金星號的殘骸〉。5分鐘後進行測驗。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2天後再次測驗,平均成績提高了10%!

怎會如此?為甚麼這兩個實驗,呈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


但我不太明白他在說甚麼

恩...坦白說,在閱讀〈遺忘的力量〉這一章節時,我反覆翻閱了很久,一直難以理解作者「遺忘並非純然負面,甚至能夠深化學習」的觀點,甚至提到就像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先有破壞才得以更加強壯,但因為較未看見相關的具體論述與佐證。後來,我想到了《學習如何學習》,幫助自己理解。


由於記憶類型可區分為:

  • 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較抽象、難以具象化描繪,偏向純粹的資訊,如國家首都、日期、文字等。
  •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或稱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身經驗的記憶,如第一天上小學的日子、當時的情景。


在《學習》一書中,將語意記憶形容為牙膏管,想要將內容物塞進牙膏管中,可不是件易事,來跟讀者闡明要牢記語意記憶的困難度。而情節記憶(《學習》一書稱為「事件/圖像記憶」)則如同置物櫃,可以較輕易的放置你所想存取的項目。

因此,運用比喻、聯想、轉為圖像等方式,與自身的已知網絡連結,可有效幫助記憶。

再比較艾賓浩斯與巴拉德,艾賓浩斯背的是毫無意義的字母組合,巴拉德則是具畫面性的敘事詩。後者本身即擁有較容易被人類大腦給記住的優勢,也能見到遺忘曲線在第一個小時,記憶保存度便大幅衰減。


但為甚麼「意義」對人類記憶的作用如此強大?因為「左腦是編故事高手」。回到主角書籍《記得牢》,在〈左腦是編故事高手〉章節裡說明左腦會不斷進行詮釋,將各項資訊、行為串聯起來。隨時都在詢問:「剛剛發生了甚麼事?」,並自行回答。

並且大腦當下吸收到的資訊遠多於我們所意識到的,而這些感覺可以在進行回想的時候,浮現出來。在學生第二次接受測驗時,大腦能夠利用記得的詩句作為梗概,進而搜索出更多句子,因為詩作本身便充滿了意象與畫面。


「用功」是真理?還是幻象?

回想過往的學習經驗,都傾向需要每天安排複習,若未做到,罪惡感便油然而生。不知道有多少人與我相同,曾被「認真、苦讀、勤學」的傳統教條給桎梏著,當成績不如預期時,浮現的念頭是:「一定是我還不夠用功!」

卻從未想過,「密集苦讀」到底是真有幫助,還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象。

事實上,科學家早有答案——打散用功時段效果最好。此種方式被稱為分散式學習(distributed learning),或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



原來這項技巧已被知曉超過一百年,且被不少實驗應證。

  • 艾賓浩斯:即前述提出遺忘曲線者,不斷研究記憶與時間關係。發現,如果第1天研讀12個音節68次,隔天再讀7次,便能記得。但如果分3天讀,總共只要38次,同樣能記得。
  • 渥茲尼克:以電腦程式追蹤學習英文的記憶間隔,結果顯示:最好能在研讀後的1、2天加以複習,接著是一星期之後,再來是大約一個月之後;之後的間隔則更長。而他也依此研發出「超級記憶」(Super Memo)的軟體。
  • 巴瑞克家庭研究:巴瑞克以家人展開長達5年的研究,將外文字彙表分成6組(每組皆50個單字),然後按不同時間表,每2星期、每個月,或每2個月研讀一次。5年過後,表現最好的是每2個月、間隔最長的字彙表,記得76%;反觀每2星期,只記得56%。


而背後原因,推測是因為大腦對於一件快速連續重複多次的事實,會越來越不感興趣。且比較長的間隔時間,能幫助人發現弱點並加以修正。


另外,想再分享記憶的一項特性,以此能夠解釋很多事。


提取記憶的同時,也在強化儲存

心理學家畢約克(Robert Bjok),提出記憶具備2種強度:存儲強度(storage strength)提取強度(retrieval strength),且會互相強化。當越費力提取一個記憶,後續的提取強度及存儲強度就會越高,稱為「有益的困難(desirable difficulty)」。

所以研讀後,若能進行回想,更能幫助學習;因為回想就是一種提取。如同《學習如何學習》所述的強效閱讀三步驟:圖畫散步、細心閱讀、積極回想


2位心理學家,卡皮克、羅迪格徵召了120名大學生,給予2篇文章。第一篇讀2次,每次7分鐘,中間有間隔一段時間。第二篇讀一次,接著讓他們在不看原文的情況下,盡量寫下所記得的內容;研讀跟書寫的時間皆為7分鐘。

卡皮克與羅迪格並把學生分成3組。A組在前述流程結束後5分鐘,接受測驗;B組2天後;C組一星期後。實驗結果如下圖:

raw-image


明顯看見,研讀再回想,隨著時間拉長,效果優於僅有研讀而已。從提取記憶能強化存儲的角度,來思考學校考試這件事,雖然學生對其避之唯恐不及,但它確實能輔助記憶,只是教育人員也應當對其有正確認知。

「考試是學習的手段,不應該只被視為衡量學生成就的工具。」



閱讀之後

《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破除了許多我對記憶特性的認知偏誤,藉此省思了自小被灌輸的「傳統苦學方式」。也剛好與上一本閱畢的《學習如何學習》,主旨同為闡述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s),內容有諸多呼應、互為補充。

發現自己最近十分著迷於大腦科學領域的書籍,從大腦的生理機制來重新看待被社會普遍定義為「不好」的事物,如:分心、休息,甚至運動(容易為人所忽略,被其他科目教師挪用的情形也時有所聞)。為甚麼我們可以為了追求被創造的存在,而忽視身體最真實的需求呢?

我已經開始將「學習科學」納入一個基礎更廣的理論,關於我對生命的看法。
分心、消遣、小睡,這些東西就是維繫我們每日存在的縫線,它們代表了生命本身,
而我們的讀書和練習時間,需要繞著它們來安排,而不是倒過來,反客為主。
內容總結
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
4
/5
avatar-img
9會員
11內容數
想、寫、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瑄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學習都需要學習! 這是我第二次翻閱此書,讀完之後依然收穫滿載。
作者安德斯.韓森(Andres Hansen)為瑞典精神醫學專家,另一著作《真正的快樂處方》,以大腦科學角度向大眾述說運動如何帶給人快樂,並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次安德斯.韓森同樣以他的專業向世人揭露:為甚麼手機輕易就盤據了我們的生活,並且讓我們都成了離不開它的「手機腦」。
《真正的快樂處方》,如果光看書名,還以為是某種關於自我探索、身心修養的書籍。 但其實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是瑞典的精神醫學專家,以醫學角度進行剖析,揭櫫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為甚麼運動會讓人快樂? 本書是以壓力、憂鬱症等角度切入。
5/5真正的快樂處方
唐鳳,第一次聽見這名字時,是從工程師友人Gianni Hong口中說出;當時正值報稅季節,對方激動的分享著報稅系統的改變,言談間也表露出對唐鳳的崇拜之情。自此「唐鳳」二字,便定錨於我的記憶中,她的新聞報導、訪談節目、演講影片…,開始漫天鋪地的向我席捲而來。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
4/5為了活下去
連學習都需要學習! 這是我第二次翻閱此書,讀完之後依然收穫滿載。
作者安德斯.韓森(Andres Hansen)為瑞典精神醫學專家,另一著作《真正的快樂處方》,以大腦科學角度向大眾述說運動如何帶給人快樂,並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這次安德斯.韓森同樣以他的專業向世人揭露:為甚麼手機輕易就盤據了我們的生活,並且讓我們都成了離不開它的「手機腦」。
《真正的快樂處方》,如果光看書名,還以為是某種關於自我探索、身心修養的書籍。 但其實作者: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是瑞典的精神醫學專家,以醫學角度進行剖析,揭櫫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 為甚麼運動會讓人快樂? 本書是以壓力、憂鬱症等角度切入。
5/5真正的快樂處方
唐鳳,第一次聽見這名字時,是從工程師友人Gianni Hong口中說出;當時正值報稅季節,對方激動的分享著報稅系統的改變,言談間也表露出對唐鳳的崇拜之情。自此「唐鳳」二字,便定錨於我的記憶中,她的新聞報導、訪談節目、演講影片…,開始漫天鋪地的向我席捲而來。
本書作者:Susan David,副標:哈佛心理學家教你4步驟與情緒脫鉤。所以書寫的脈絡便依循著4個步驟: 1. 勇敢現身,坦然面對。 2. 跨出去。 3.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4. 向前走:(1)以微調方式,微調心態、動機、習慣 (2)以翹翹板方式(在壓力和舒適圈中取得平衡)。
脫北者,是基於怎樣的理由想出走?又是甚麼原因,讓他們不顧一切的要奔逃?朴研美的答案不言而喻:為了想吃飽,為了活下去。 1993年出生,適逢北韓大飢荒時期。挨餓受凍,是生活的一部份;屍橫遍野,是日常可見的景色。作者透過追憶童年,將國家極其扭曲的統治方式,以及人民在困頓中奮力求生的掙扎。
4/5為了活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段話,就算只是文字,從他嘴裡說出卻特別傷人.。
Thumbnail
更重要的是,回歸到自身,又有哪些信條能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Thumbnail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 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 教授會說一段故事 是關於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
Thumbnail
「當局」兩字無疑從對奕而來。這個從漢代就開始運用的詞彙一向是和「旁議」對立,而且總強調著一種眼界清明與否的差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覺悟因傍喻,執迷由當局」。對於誰看得清楚問題、誰看不清楚問題,中國知識界幾乎有一種宿命的成見,認定「博(下局去賭)者無識」而高見反而來自局外。結構中人不能自反而縮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過不去的坎是因為自己在小圈圈打轉,比如生氣「公司怎麼會這樣做?」,糾結「該不該問老闆?」,納悶「為什麼不公平」,在這本書都可以找到一些讓你內心的糾結解套的想法。西恩也整理一些書中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成熟的上班族的思維 在其位,謀其政。 面子不值錢,勇敢爭取你要的 不公平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記得》 作者|拉勞蘭部落、盧怡芳 繪者|施佳玲 出版|聚場文化
Thumbnail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爭相發言的情景,只有任課教授對著台下的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這一堂課告訴你,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Thumbnail
假如你要把你生命中學到很重要的經驗或教訓,用故事告訴也許之後未必有機會再見的人,你會選哪些故事,以及你想告訴他的訊息是什麼呢?《記得你是誰—哈佛最後一堂課》來自哈佛商學院一個悠久的傳統,教授會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慷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及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臨別前的最後叮嚀,也是人生的一堂課。
Thumbnail
或許直觀的、理性的分析覺得我們應該學數學、國文或是英文,但這些都是工具,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的乘具,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樣乏味的工具學習真的是讓人很想逃走。陪伴孩子要先體會學習者的心情,從實用主義、發現志趣重新設定學習的意義,也許才會是可長可久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段話,就算只是文字,從他嘴裡說出卻特別傷人.。
Thumbnail
更重要的是,回歸到自身,又有哪些信條能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Thumbnail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 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 教授會說一段故事 是關於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作為送給學生的結業禮
Thumbnail
「當局」兩字無疑從對奕而來。這個從漢代就開始運用的詞彙一向是和「旁議」對立,而且總強調著一種眼界清明與否的差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覺悟因傍喻,執迷由當局」。對於誰看得清楚問題、誰看不清楚問題,中國知識界幾乎有一種宿命的成見,認定「博(下局去賭)者無識」而高見反而來自局外。結構中人不能自反而縮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過不去的坎是因為自己在小圈圈打轉,比如生氣「公司怎麼會這樣做?」,糾結「該不該問老闆?」,納悶「為什麼不公平」,在這本書都可以找到一些讓你內心的糾結解套的想法。西恩也整理一些書中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成熟的上班族的思維 在其位,謀其政。 面子不值錢,勇敢爭取你要的 不公平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記得》 作者|拉勞蘭部落、盧怡芳 繪者|施佳玲 出版|聚場文化
Thumbnail
哈佛商學院有個悠久的傳統,在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教室裡聽不到個案研究討論,也見不到學生爭相發言的情景,只有任課教授對著台下的學生,說一段文憑也給不了的人生智慧。 這一堂課告訴你,漫漫人生無論走向何方,都別忘記自己的價值理念,面對抉擇,務必忠於它、守住它——記得你是誰。
Thumbnail
假如你要把你生命中學到很重要的經驗或教訓,用故事告訴也許之後未必有機會再見的人,你會選哪些故事,以及你想告訴他的訊息是什麼呢?《記得你是誰—哈佛最後一堂課》來自哈佛商學院一個悠久的傳統,教授會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慷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及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臨別前的最後叮嚀,也是人生的一堂課。
Thumbnail
或許直觀的、理性的分析覺得我們應該學數學、國文或是英文,但這些都是工具,都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的乘具,如果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這樣乏味的工具學習真的是讓人很想逃走。陪伴孩子要先體會學習者的心情,從實用主義、發現志趣重新設定學習的意義,也許才會是可長可久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