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真諦
快樂的真諦 快樂,無價。快樂是給懂得生活的人。能在平凡中認可自己的不凡,活出自己的人,縱使面對現實只有貧乏,只有黑白,也能在心中筆畫色彩,勾畫美好。這世界充斥假象,人們被感官誤導,妄想以理性尋找真實,卻不知本真,在靈性之中。需要心靈之美去親證。 所以哲人康德認為人對世界、自我、上帝是不可知的,這說法很正確。 世界就是自己的處境,境遇之我們不都是茫然無知嗎? 你對自己又瞭解多少呢? 蘇格拉底曾說:「認識你自己」,可見人對自己的無知,真是久遠啊! 上帝呢?那個異度空間的王。因對祂的未知才使信徒崇拜,不是嗎? 而不可知,不等於「不能知」。人除了理性之外,還有無與倫比的感性,感性讓感官世界的美醜善惡,得以快樂或悲傷來詮釋。因為美化是感性的主要作用。而「凄美」亦是美化的作用,如此因感動而悲傷,成就了另類的「快樂」。如感受梁祝的美麗愛情就是。 且人因感性而用情至深。世界、自我與上帝都因此產生聯結。如此,超越現狀。快樂也就不請自來。 長久以來人太強調理性,物化了ㄧ切,抹去了超越的可能。帶來太多的侷限與痛苦。是該稍退理性至上的迷思了。這樣快樂之源就清楚了。你要對感性加以關注,雖然感性只有一時的滿足,但快樂的感受,卻是明顯的。至於能在平安心靈狀態達到快樂,當然就是真誠的信仰了。因為將生存轉置於信仰時,我們的心就被上帝的慈愛所感動。ㄧ種被呵護的寧靜喜悅,在虔誠的禱告中降臨。 而佛法教人以「無」來求得快樂,所謂「布施無相、度生無我、生活無住、修行無得」,看似ㄧ生無得,其實這是快樂的最高境界。想想一顆心安住在「無」裡面,如如不動,寧靜致遠,隨遇而安,何處不樂呢?所以真正的快樂是一個「無」字: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這個道理很多人不明白,「有」是給別人看的,而「無」才是自己想要的。 而會言及快樂,是因近日ㄧ位剛退休的同事,因頓失生活的重心,不知如何安頓自己,而鬱鬱寡歡。筆言快樂的真諦,希望他早日安住身心,找到快樂的領地。展開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