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想」過好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大家有看過《秘密》這本書嗎?書中提到了「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經驗的事,都是我們自己吸引來的。關於「吸引力法則」,大家相信嗎?也許有些朋友是嗤之以鼻的,因為如果光用想,就可以讓現況轉變,那人生怎麼會有這麼多磨難?

      所長頗認同這樣的想法,如果人生遇到的境遇,都可以靠我們的想法轉變,那我一定想要四季如春,哈哈~

      但是,所長也認為「吸引力法則」有其道理,因為只要每次想到千萬不要……喔,這件千萬不要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這不正是「吸引力法則」發威嗎?

      誒誒誒!這種說法不是廢話嗎?兩邊都不想得罪,真的是騎牆派!

      不是啦!所長的意思是,光是只有以個人經驗,就要說「吸引力法則」真實存在,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不同的族群信服,對吧!

      因此,所長本次介紹的書,算是科學驗證版的「吸引力法則」,書名是《心念的力量:運用大腦的期望效應,找到扭轉人生的開關(The Expectation Effect: How your mindset can transform your life)》,作者大衛‧羅布森(David Robson),譯者是何玉方。

      在戲劇中,如果有人被醫生診斷出絕症時,醫生和身邊的人都會跟他說:「保持樂觀的態度,對疾病的治療會更有幫助。」這種老生常談的法,在實際上是否真的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

      書中提到了許多關於「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的研究來說明。

raw-image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但是他們「預期」或「相信」自己接受了有效的治療,症狀真的就獲得了緩解。過去的研究中,大多關於安慰劑效應的設計,實驗參與者不知道自己是服用安慰劑,還是服用藥物。然而現在有許多研究發現,即便人們接受已公開標示的安慰劑,依然會產生反應。此外,也有實驗發現,如果安慰劑的氣味與人們服用藥物的氣味相近時,也會提高身體對這些安慰劑的反應。

      另外,不只安慰劑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語言也有提高治療成功率的效果。像是開刀的之前,醫療團隊如果給予病患情感支持,並詳細說明手術過程,以及列出手術後會有的樂觀、合理的結果,病人的復原過程會更容易,同時也使手術達到最佳的效益。

      也就是說,當我們接受治療時,如果有一套適合我們的身心合一康復行動計劃,身體會較快地復原,同時也會較快回歸正常的生活。

      從「安慰劑效應」研究中,可以發現,當我們在接受疾病治療的同時,如果也可以收到相關的樂觀資訊,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恢復身體健康。

      關於健康是如此,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用呢?

      大家平常有運動的習慣嗎?關於「運動習慣」,大家是如何認定的?做家事,算不算是運動?工作時,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是不是運動?

      關於運動習慣呢,所長的標準蠻寬的,只要生活中身體有動來動去,都算運動,並不一定要換上運動服、穿上運動鞋,走到運動場或健身房,才算是運動。因此,在家裡拖地是運動,上下樓是運動,晾衣服、收衣服也是運動。所以所長沒有「固定運動習慣」,但是每天都有運動。

raw-image

     可能有一些朋友可能不這麼想,他們會覺得剛剛這些事屬於勞動,不是運動。因為,做那些事讓自己很累,但是運動讓自己快樂。

      書中舉了一個研究作例子,這個研究的實驗對象飯店房務清潔的工作人員。研究者將這些工作人員分為兩組,一組告訴他們,他們在做每一項清潔工作時,會運動到哪些肌肉,消耗多少熱量,所以他們不只是工作,同時也在鍛鍊身體。同時在員工休息室中,也張貼相關資訊提醒他們。另一組的工作人員,則沒有接受這些資訊,工作環境也沒有任何改變。

      一個月後,所有接受研究的參與者,接受身體的檢查。結果發現,接受過這些資訊教育的工作人員,各項的指標都比過去好,體重減輕了,體脂肪降低了,血壓也回到正常。而另一組的檢查結果,則與過去沒有差異。

      兩組參與者的生活型態與工作內容上與過去並沒有差別,唯一的不同是,一組接受了自己每天都有運動的訊息,另一組沒有。但是最後的檢查結果,卻有明顯的差異。可見,我們如何解讀,真的會直接影響身體的狀態。

      不過,這本書也不是要我們不管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用「理解」代替「壓抑」。書中提到:「認識負面情緒的潛在價值,將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情緒,並在發洩完之後更快地恢復。」透過負向情緒的發洩,與轉變事情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將心念的力量用在期望的方向上。

      書的最後,作者寫到:「無論你希望達成何種期望效應,在測試不同的策略技巧時,試著保持開放的心態,原諒任何的失敗,慶祝一切的成功。如果你認爲自己有能力實現個人轉變—並且原諒自己的錯誤—你就可以達成個人的自我實現預言。」

      想要心想事成嗎?可以看看這本書,書中有更多的例子讓我們明白,只要我們願意改變心念,事情的結果就會朝我們希望的方向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4會員
334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運用吸引力法則創造豐盛人生。文章闡述思想的力量、吸引力法則的核心原理及應用、思想與情緒的關係,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培養正面思想、實踐感恩,最終實現心想事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運用吸引力法則創造豐盛人生。文章闡述思想的力量、吸引力法則的核心原理及應用、思想與情緒的關係,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培養正面思想、實踐感恩,最終實現心想事成。
Thumbnail
本篇分享藉由提升吸引力法則的有效性,來吸引更多正面的人事物,創造更美好的現實,取自書籍《心誠事享:為何心想事不成?超強升級版!_第一點》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藉由提升吸引力法則的有效性,來吸引更多正面的人事物,創造更美好的現實,取自書籍《心誠事享:為何心想事不成?超強升級版!_第一點》之摘要。
Thumbnail
《心念的力量》一書探討了「吸引力法則」及「安慰劑效應」的科學驗證,闡述瞭如何透過心態改變來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書中指出,對治療效果的預期和理解能夠間接改善身體狀況,並通過實驗證明瞭心態對個人健康的重要性。讓讀者瞭解到積極的思考不僅能影響情緒,還能促進實際的健康改善,進而實現自我轉變。
Thumbnail
《心念的力量》一書探討了「吸引力法則」及「安慰劑效應」的科學驗證,闡述瞭如何透過心態改變來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書中指出,對治療效果的預期和理解能夠間接改善身體狀況,並通過實驗證明瞭心態對個人健康的重要性。讓讀者瞭解到積極的思考不僅能影響情緒,還能促進實際的健康改善,進而實現自我轉變。
Thumbnail
老生常談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因果定律與吸引力法則的概念有著相似之處,都強調著同頻相吸、同頻共振的原理。如《大乘起信論》:「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Thumbnail
老生常談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因果定律與吸引力法則的概念有著相似之處,都強調著同頻相吸、同頻共振的原理。如《大乘起信論》:「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投入與傾聽來改善身心關係,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指出過度執著和不當的命令會增加內耗與緊繃感。通過與身體對話,個人能夠修復身心關係,開啟新的意識狀態,從而開啟生活中的新模式與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投入與傾聽來改善身心關係,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指出過度執著和不當的命令會增加內耗與緊繃感。通過與身體對話,個人能夠修復身心關係,開啟新的意識狀態,從而開啟生活中的新模式與可能性。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來分享一個引人入勝且對我們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主題 -吸引力法則 這個概念已經成為許多人追求成功幸福和充實生活的重要指南 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吸引力法則的基本原理,並討論它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影響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是一種哲學觀念,認為我們的思想和感受 對於我們所吸引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來分享一個引人入勝且對我們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主題 -吸引力法則 這個概念已經成為許多人追求成功幸福和充實生活的重要指南 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吸引力法則的基本原理,並討論它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影響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是一種哲學觀念,認為我們的思想和感受 對於我們所吸引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是一個心靈哲理和自助運動的概念,它主張一個人可以透過專注於積極的想法和感受,吸引到他們所渴望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東西、關係、成功或幸福。這一概念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能量場,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影響這個能量場,進而影響他們所吸引的事物和經歷。   吸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是一個心靈哲理和自助運動的概念,它主張一個人可以透過專注於積極的想法和感受,吸引到他們所渴望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東西、關係、成功或幸福。這一概念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能量場,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影響這個能量場,進而影響他們所吸引的事物和經歷。   吸
Thumbnail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生能夠發生奇蹟般的轉變,帶來豐盛的財富、健康和幸福。但你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何有些人總是好運當頭,而有些人卻不斷遭遇挫折和困境? 你渴望改變命運、追求好運和成功嗎?現在就來揭開吸引力法則的神秘面紗,讓我們一同點燃好運奇蹟之火,迎接豐盛的未來,一起探索肯定句的神奇力量,啟動身心靈正能量
Thumbnail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生能夠發生奇蹟般的轉變,帶來豐盛的財富、健康和幸福。但你是否曾經思考過,為何有些人總是好運當頭,而有些人卻不斷遭遇挫折和困境? 你渴望改變命運、追求好運和成功嗎?現在就來揭開吸引力法則的神秘面紗,讓我們一同點燃好運奇蹟之火,迎接豐盛的未來,一起探索肯定句的神奇力量,啟動身心靈正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