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老戲院的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電影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陣子有部我想看的電影上映,一查之下,中壢的威尼斯影城沒上映,想看必須跑到青埔的新光影城。

 

「蛤,你跑到青埔去看電影喔?」跟同事說了這件事後,她誇張地回了我這句話。聽說青埔那邊的人都自稱「青埔人」,儼然自成一國;而且青埔雖然在地理畫分上屬於中壢,但對我這種土生土長桃園人,始終認定青埔就是大園,也就是很遠的地方。

「沒辦法啊,中壢現在沒幾家電影院。」

 

三十年前中壢的電影院非常多,光是市區內就有五家,還不包含2019年歇業、以手繪廣告和台南全美戲院齊名的「中源戲院」。

以下記錄我曾參與過的中壢戲院風華,年代久遠,有些記憶可能有誤,還請指正。

 

大東戲院


位於俗稱「大時鐘」的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後方、舊遠東百貨對面巷子裡的大東戲院,當時對面開著一間大東剪燙,小時候的我一直認為是關係企業,實際上如何呢?

以前的戲院不知為何,總是外牆斑駁、泛黑的水泥牆上掛上五彩繽紛的電影海報,最能襯托。

我還記得1995年灌籃高手第一部電影上映,就是在大東看的。同時期上映的,還有迪士尼的《風中奇緣》;我還記得在報紙上的影評看到形容灌籃高手「粗枝大葉」,這是什麼意思?到現在我還是不懂。

由於這條路鄰近水果街,後面又是當時中壢最大的遠東百貨公司,以前常常和同學看完電影後,就去後面的遠東逛街。

為了寫這一篇,我特地舊地重遊,想拍下當年電影院現在的樣子,但是大東戲院已經不復存在,原址拆除,現在是停車場。

在那條路上走著想尋找電影院舊址,每一棟房子看起來都不像,搞得我有點懷疑自己的記憶,大東戲院真的是在這裡嗎?直到看到停車場,才想到或許已經被拆除了。

大東戲院原址,現在變成停車場了

大東戲院原址,現在變成停車場了


 

來來戲院

來來戲院

來來戲院


舊遠東百貨的正對面,記憶是中壢最晚結束營業的老戲院,一直營業到2003年。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2002年的小叮噹電影《太陽王傳說》,我就是在這裡看的。

附近有老字號零食零售店三陽食品;在連鎖美式電影院流行起來之前,看電影根本不興吃什麼爆米花,也不像台北那樣,吃滷味,我們都習慣從家裡帶個牛肉乾或豆干,有時候還會買烤肉跟鹹酥雞,搞得整間電影院都知道你吃些什麼。

老牌零食店三陽食品,現在的招牌商品是辣竹輪

老牌零食店三陽食品,現在的招牌商品是辣竹輪


來來戲院的對面,現在是桃園機捷老街溪站,旁邊的公園以前範圍更大,還是國中生的我,常常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在7-11買個20元的鮪魚御飯糰,坐在公園裡的水泥長椅上,面對著戲院外頭張著的電影海報,研究著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來來戲院的建築現在還留著,在拍上面這張照片時,我才發現上頭還有許多的名字,像是親親大戲院、愛愛大歌廳、親親西餐廳等等。我認識它的時候就已經是來來大戲院了,歌廳啦、西餐廳等等它以前的美麗風華沒機會參與,真的好可惜。

 

遠東戲院

遠東戲院

遠東戲院


在前往sogo的中美路上的遠東戲院,因為位處當時中壢市區兩大百貨公司,遠東和sogo的必經之路,在當年是非常熱鬧的。

小時候曾祖母和叔公一起住在中壢國小後門(俗稱瞎子巷),過年時父親帶著我們去給曾祖母(客家話叫阿太)拜年,大人們在家裡喝茶聊天,坐不住的小孩子,就讓沒嫁人的姑婆帶著去中壢街上閒逛。30年前中正路、也就是大時鐘那一代是全中壢最熱鬧的地方。阿太家一走出去就是大時鐘,往前一直直走,就是遠東戲院。

《鐵達尼號》風靡全球的時候,我是國中生,雖然對愛情悲劇沒興趣,但同學們都在說鐵達尼號多感人、看到最後哭得唏哩嘩啦、李奧納多有多帥,不由自主也被勾起想看的念頭,遂央求著父母帶我去看。

在那個沒手機可以查電影時刻表的年代,要看電影必須先翻報紙、翻到影劇版最後一頁,印滿了新電影的黑白廣告,最下面會有桃園縣內各院線情報,先確認哪家電影院還有在上映。

因為已經離上映有一段時間,不少戲院已經下檔了,中壢還在放映的只有遠東,於是父親開車在我們到戲院前,母親幫我們買票後,我和弟弟自己進去看。

別人家的父母都會陪小孩一起,我家的父母從小時候就習慣讓我們獨自行動。

當時的電影院規矩沒那麼嚴,在電影放映的途中隨時都可以開門進去;我還記得走進漆黑的放映廳時嚇了一跳,明明已經上映超過一個月了,戲院裡還是座無虛席。我和弟弟站在最後面,一路站著看完了接近三小時的電影。

 

遠東戲院是最早結束營業的。在我國三、約莫2000年左右改裝成美華泰藥妝店,當時和朋友相約逛街時,總是會約在美華泰門口。後來美華泰倒閉,同地點變成寶雅,一直經營到現在。

我還記得當時在遠東戲院入口左手邊有一攤鹽酥雞,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寶雅斜對面那間?

 

金宮/金府戲院


以地理位置來講,金宮/金府實在是偏離市區;在仁海宮及中壢公園後面,而且小時候的我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就是同一間戲院,卻有兩個不同的名字。

或許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這間是我最少去的戲院,印象中大概只有一、兩次吧,實在太單薄了,比起電影院的記憶,後來電影院結束營業,二樓改裝成「原燒」後,全家一起來吃過飯的記憶還比較深刻。

 

中壢的老戲院陸陸續續關門,現在只剩下威尼斯獨霸一方,但威尼斯不是「戲院」,而是「影城」。

你說還有大江的星橋跟青埔的新光影城?抱歉,它們都在「大園」(好啦,大江算中壢,雖然在邊界)。


妳好,這裡是玉響和服喫茶部。 我們是全台灣唯一的和服療癒所, 提供和服療癒服務。 沙龍內依照主題分成數個房間 喫茶部營業週記-每周更新一篇,分享喫茶部的營運日常及我的所見所思。 妳好,這是我們家的早餐店-紀錄父母經營的早餐店的日常 原創小說-我的小說創作 有空就讀書-分享我喜歡及深有感觸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和服穿著細節教學,從專業著裝師角度,說明如何判斷和服是否穿著合身得體,包含:胸前平整度、半衿與衣領交疊、帶揚露出程度、帶締位置、おはしょり、おくみ線是否連貫、圖案位置以及衣襬長度等八個面向,並輔以圖片說明,提供讀者判別和服穿著好壞的標準。
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及其官房長官妻子的著裝引發廣泛爭議,其不符合正式場合的穿著被批評為失禮,甚至影響到內閣形象。文章詳細探討了衣著的重要性和日本網友的評論,指出服裝的得體與否直接影響公共形象。正確的穿著能使人看起來更年輕,而不當著裝則可能讓人形象大打折扣,反映出公眾人物對自我形象的重視。
注意!!文末有業配!! 這篇小說圍繞著一位在火鍋店打工的女孩小鈴,與她對雪球餅乾的執著。透過她的工作經歷和對學長的暗戀,展現了甜點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情感角色。雪球餅乾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點心,也是分享愛與幸運的重要象徵。
和服穿著細節教學,從專業著裝師角度,說明如何判斷和服是否穿著合身得體,包含:胸前平整度、半衿與衣領交疊、帶揚露出程度、帶締位置、おはしょり、おくみ線是否連貫、圖案位置以及衣襬長度等八個面向,並輔以圖片說明,提供讀者判別和服穿著好壞的標準。
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及其官房長官妻子的著裝引發廣泛爭議,其不符合正式場合的穿著被批評為失禮,甚至影響到內閣形象。文章詳細探討了衣著的重要性和日本網友的評論,指出服裝的得體與否直接影響公共形象。正確的穿著能使人看起來更年輕,而不當著裝則可能讓人形象大打折扣,反映出公眾人物對自我形象的重視。
注意!!文末有業配!! 這篇小說圍繞著一位在火鍋店打工的女孩小鈴,與她對雪球餅乾的執著。透過她的工作經歷和對學長的暗戀,展現了甜點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情感角色。雪球餅乾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點心,也是分享愛與幸運的重要象徵。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
這是從今年二月在方格子寫文章後,第一次參加徵文活動。看到這個主題的當下,心裡湧上許多感慨和回憶。「時代的眼淚」訴說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是新的開端,我選擇了「MSN」與「無名小站」作為懷念的告白對象,過程中有太多的趣事值得懷念,我選擇用公開文字的方式,回憶我的青春。
1995年我在電影公司工作,負責網路開發的研究,開始學習設計網頁。那時,「Internet」還是個時髦的名詞,對傳統出版社和影視產業來說,還沒警覺到數位化內容會對閱聽習慣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 每回等待撥接上網,總是可以去茶水間泡好一杯咖啡,或是透過剛剛竄紅的ICQ跟總機小妹套問公司八卦,逗弄一點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
這是從今年二月在方格子寫文章後,第一次參加徵文活動。看到這個主題的當下,心裡湧上許多感慨和回憶。「時代的眼淚」訴說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是新的開端,我選擇了「MSN」與「無名小站」作為懷念的告白對象,過程中有太多的趣事值得懷念,我選擇用公開文字的方式,回憶我的青春。
1995年我在電影公司工作,負責網路開發的研究,開始學習設計網頁。那時,「Internet」還是個時髦的名詞,對傳統出版社和影視產業來說,還沒警覺到數位化內容會對閱聽習慣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 每回等待撥接上網,總是可以去茶水間泡好一杯咖啡,或是透過剛剛竄紅的ICQ跟總機小妹套問公司八卦,逗弄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15週年的重映電影開始,到40週年的重映電影結束。 我和台南真善美的開始其實是誤打誤撞,當時才剛開始看電影,前幾部看的都是院線熱映片,《盛夏光年》重映的時候一心只想著要衝電影院二刷,卻沒想到場次這麼少。 我記得台南好像只有真善美,於是第一次去了真善美,像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秘密基地。
Thumbnail
💖作伙來撿戲尾:也就是撿便宜啦,怎麼撿,進來聽到最後就知道!🤭 🌿「因劇場而聚集的觀眾,也召集多樣的戲曲姿態」 🏹「創造經驗,而非照著書籍或既定脈絡走」 來賓介紹👏👏👏 -- 汪俊彥 aka. 汪汪 aka. 策展人🐶🐶🐶🐶🐶🐶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由續修花蓮縣志見到一些戲院,因此找找相關資訊。
由續修花蓮縣志見到一些戲院,因此找找相關資訊。
由申慶璧教授總編纂的續修花蓮縣志有紀錄1991年時花蓮縣的戲院,在此先行抄錄待進一步整理。而以電影院來說,目前依據開眼電影網的資料,有花蓮秀泰影城、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影城、花蓮鐵道電影院。其他有關統計數據,可參考文化部最新文化統計數據。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親子活動跟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牯嶺街入圍名單小反思與討論😐」 🌿「狂粉新年走春去哪兒?😁」 🌿「王家衛與西多士?(Toast)🤔」 🌿「狂粉Q2檔期處理進度彙報🤣」
最近收拾房間時,翻找出二十多張三年前《芳華絕代》張國榮和梅豔芳電影展的戲票。現在想起,其實我大半都沒有去戲院看。只因那時候完全沒有精力的我,連每天的活著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連最喜愛偶像的電影,也難以讓我離開床褥半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15週年的重映電影開始,到40週年的重映電影結束。 我和台南真善美的開始其實是誤打誤撞,當時才剛開始看電影,前幾部看的都是院線熱映片,《盛夏光年》重映的時候一心只想著要衝電影院二刷,卻沒想到場次這麼少。 我記得台南好像只有真善美,於是第一次去了真善美,像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秘密基地。
Thumbnail
💖作伙來撿戲尾:也就是撿便宜啦,怎麼撿,進來聽到最後就知道!🤭 🌿「因劇場而聚集的觀眾,也召集多樣的戲曲姿態」 🏹「創造經驗,而非照著書籍或既定脈絡走」 來賓介紹👏👏👏 -- 汪俊彥 aka. 汪汪 aka. 策展人🐶🐶🐶🐶🐶🐶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由續修花蓮縣志見到一些戲院,因此找找相關資訊。
由續修花蓮縣志見到一些戲院,因此找找相關資訊。
由申慶璧教授總編纂的續修花蓮縣志有紀錄1991年時花蓮縣的戲院,在此先行抄錄待進一步整理。而以電影院來說,目前依據開眼電影網的資料,有花蓮秀泰影城、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影城、花蓮鐵道電影院。其他有關統計數據,可參考文化部最新文化統計數據。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親子活動跟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牯嶺街入圍名單小反思與討論😐」 🌿「狂粉新年走春去哪兒?😁」 🌿「王家衛與西多士?(Toast)🤔」 🌿「狂粉Q2檔期處理進度彙報🤣」
最近收拾房間時,翻找出二十多張三年前《芳華絕代》張國榮和梅豔芳電影展的戲票。現在想起,其實我大半都沒有去戲院看。只因那時候完全沒有精力的我,連每天的活著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連最喜愛偶像的電影,也難以讓我離開床褥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