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熱愛的事情 :
先去做,做成一堆爛泥,再慢慢地改。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先開始在改進!
做的慢總比不做要好。要知道,當你邁步向前時,就離終點更近了些。即使步伐很小,也是成長。
要想知道伊隆·馬斯克認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那個火星基地可以給我們一些線索。
「你想要未來的事情可以變得更好,」他告訴我。
「你想要這些新的、令人激動的、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東西出現。」
SpaceX就是一個例子。他告訴我,之所以成立這家公司,是因為他對美國的太空項目感到失望,覺得他們的野心不夠大。
「我一直期待我們可以衝出地球,放一個人在火星上,在月球上有一個基地,還有,你知道,頻繁的軌道飛行航班,」他說。
當這些沒有實現時,他想到了一個「火星綠洲任務」的主意,這個項目旨在將一個小型溫室送到火星上。他想要通過這個設想再次引發人們對太空的激動之情,並說服美國政府增加太空總署(NASA)的預算。
而當他試圖開始推進時,他意識到,問題並不在於「缺乏意志,而是缺乏方法」,當時,太空技術的價格遠遠超出它本應需要的價錢。
然後,全世界最便宜的火箭發射業務便應運而生了。
重要的是,這個業務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讓一個人登上火星。
馬斯克告訴我,他認為自己是一名工程師,而非投資人。他說,每天早上讓他起牀的動力是對解決技術問題的渴望。
而他衡量自己進步的標凖正是這種渴望,而非銀行裏的美元。他知道,每當自己的生意攻克了一個障礙,便會幫助其他每一個正在試圖解決同一問題的人,而且一勞永逸。
準備好承擔風險 :
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要想做得好,你必須要有資產投入,但伊隆·馬斯克承擔的風險超過了大多數人。
在2002年,他已經成功出售了自己創辦的兩家公司的股份,這兩家公司分別是城市指南網絡平台「Zip2」和網上支付平台 PayPal 。那時,他還不到30歲,銀行存款接近2億美元。他坦言,當時的計劃是將一半財產投入新事業,另一半則保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現實遠比計劃來得殘酷。當我見到他時,他正從職業生涯中最黑暗的時期艱難走出。他的新創企業接連遭遇挑戰。SpaceX 的前三次火箭發射接連失敗,而特斯拉則深陷生產、供應鏈和設計上的困境。緊接著,全球金融危機席捲而來,雪上加霜。
面對壓力,他說自己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我可以選擇保留資金,但這些公司一定無法生存下去;或者將剩餘的財富全部投入其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他選擇了後者,將所有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公司運營。
他的財務狀況一度陷入危機,甚至需要向朋友借錢維持基本生活開支。然而,這樣的窘境並沒有讓他感到恐懼。他坦然表示:「即便破產,我的孩子可能也只是去普通的公立學校上學。而我自己就是從公立學校走出來的,這根本算不上什麼。」
別過度關注他人聲音 :
「自由派對我的失敗表現出的幸災樂禍讓我十分震驚 」馬斯克說道,「有很多博客一直在期待特斯拉倒閉。」
我指出,或許有些人想看到他失敗,是因為他的野心看起來過於自大。
但他並不同意。「如果我們說‘我們一定會做到這一點’,而不是‘我們希望能做到,並為此付出最大努力’,那才叫自大。」他解釋道。
這也反映了馬斯克成功哲學中的第五條——不要被評論家的聲音左右。
他坦言,當初創辦SpaceX和特斯拉時,並未抱有它們能賺錢的期望,甚至沒有人相信這兩家公司能盈利。然而,他選擇無視那些唱衰的聲音,堅定地向前推進。
為什麼他能這麼做?要理解這一點,就要明白,對馬斯克來說,成功的標準並不是金錢的數量,而是他所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這種價值觀帶來了一種令人羨慕的自由感。他並不在意別人是否因他的巨額債務而嘲笑他。他真正關注的,是實現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想法。
這種態度也讓他的決策變得更加簡單。他可以全神貫注於處理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被雜音干擾。
市場似乎也認可了他的這種追求。今年10月,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對 SpaceX 進行估值,數字高達1000億美元。
SpaceX 已經徹底改變了太空飛行的經濟模式,而馬斯克最自豪的成就或許是,他的公司重新振興了美國的太空項目。
而他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成功將六名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這是自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退役以來,首次在美國本土完成載人發射任務。
-----------
馬斯克在成就理想這過程中充滿著激情,不僅單純享受創業過程,也對人類開創更好的未來,促進科技世界的進步。而他的成功除了設立遠大目標並全力以赴外,他的堅定意志更是吸引了各領域的人才,願意相信他與他組成事業團隊。市場總是不理智、會犯錯,然而像是 Elon Musk 這樣的創業家,總是在人們不斷犯錯的市場環境裡或不景氣的時刻,不斷尋找投資機會。有理想的創業家能夠不斷的由錯誤中學習,也擁有屢敗屢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