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孩子的導演,演什麼戲,孩子就接什麼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場24小時不停機的真人秀,而這場秀的導演,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成了孩子劇本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孩子不只是默默模仿,還會根據你的風格加入自己的「創意改編」。所以,當爸媽的,得好好想想:我的戲路該怎麼走?

raw-image

家裡的「戲棚下」:孩子無時無刻都在看你

俗話說「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了」。家裡就是孩子的戲棚,爸媽就是他們最愛的主角和劇作家。不論是你做的飯、說的話,甚至是面對壓力的反應,孩子都在「看」和「學」。

例如,有個家長曾發現自己三歲的孩子玩布偶時,不停模仿她在電話裡和客戶講話的語氣,還不忘加一句「好的,那就麻煩您了!」聽起來又好笑又貼心,但也讓她驚覺,孩子真的是她生活的縮影。

👉​便利貼:每天問問自己,我今天希望孩子記住我的哪些行為?這能幫助你更有意識地展現正向行為。


高張力的「家庭爭執劇」:孩子學習情緒處理的最佳教科書

想想家裡的爭執場景:爸媽大聲爭吵,情緒如大海嘯般席捲整個房子。這時候,站在一旁的小觀眾可不是無動於衷。他們會觀察你們如何面對衝突:是大聲爭執、冷戰,還是坐下來解決問題?這些都成了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模板。

有研究顯示,父母能夠以健康的方式解決衝突,會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更善於與人溝通。所以,下次爭吵時,試著換個方式:「我現在很生氣,我需要冷靜一下。」這種冷靜表達感受的方式,也會被孩子接收到。

👉 便利貼:嘗試將衝突轉化為教學機會,對孩子說出你的情緒和解決策略,比如『我剛剛太大聲了,對不起。我們一起找方法解決,好嗎?』


溫情的「愛的浪漫劇」:教孩子如何感受愛與關懷

愛是一齣長青劇,永遠不嫌多!每次你用愛和溫暖對待孩子或家人,都在孩子心中種下關愛的種子。

想像一下,你和伴侶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擁抱儀式,孩子看到後,或許也會學著每天給你一個擁抱,甚至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學會表達情感。

此外,孩子對「愛」的理解也會反映在與同儕的互動中。如果他在家中學會了包容和同理心,他更可能成為一個關心他人的小夥伴,這也會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 便利貼:別吝嗇說『我愛你』,擁抱孩子,並表現出對其他家人的關愛。孩子就是在這些細節中感受到什麼是愛!


「即興演出」中的危機與轉機

即使再好的導演,也免不了即興演出時的「小失誤」。有時候,你可能不小心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壓力,或是沒耐心地回應了他們的問題。但別擔心,這些都是成長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這些失誤。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導演,而是會為錯誤道歉、努力改進的導演。當你坦誠自己的過失時,孩子也會學到勇於承擔責任的態度。

👉 便利貼:犯錯後別怕向孩子道歉,比如『對不起,我剛剛太急躁了。謝謝你提醒我。』這不僅不會削弱你的威信,反而能增強親子關係。


寫好人生這齣戲

每個家庭的故事都有獨特的劇本,而爸媽就是這齣戲的編劇、導演和主演。別害怕不完美,因為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態度和努力。當你願意用心演好每場戲,孩子也會用心接下這份劇本,並在未來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所以,今天你準備演什麼戲給孩子看?請記住,孩子不只在模仿,還會把你的「風格」帶到自己的舞台上。讓我們一起創造一齣溫暖又啟發人心的好戲吧!


思考提問:
  1. 如果孩子現在正在模仿你的行為,你希望他們學到什麼?
  2. 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時,你希望給孩子樹立什麼樣的榜樣?
  3. 你和伴侶的相處方式,會為孩子的未來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4. 下次面對衝突時,你是否願意嘗試一種新的、更正向的表達方式?
  5. 你覺得家庭生活中的哪些小改變,能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和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幼教老師心裡話
14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幼教老師心裡話】! 這裡是屬於所有熱愛幼兒教育的老師們的心靈角落。 在這裡,我們分享教學點滴、教育觀察,還有那些讓人暖心的孩子成長故事。 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帶給大家更多教學的靈感與前進的動力,並一同感受這份工作中的幸福與挑戰! 讓我們一起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行,播種希望,收穫愛與喜悅。
幼教老師心裡話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1/04
在家裡或教室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僅喜歡模仿別人的說話,或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丟出無敵「十萬為什麼」,更擅長製造各種挑釁的小插曲,比如故意取笑別人的外表、給同學取外號、或者假裝不小心撞到人後得意地說「我不是故意的啦」。這些行為像是專門為測試成人耐心而設計的「挑戰卡」,每一張都寫著:「看看
Thumbnail
2025/01/04
在家裡或教室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僅喜歡模仿別人的說話,或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丟出無敵「十萬為什麼」,更擅長製造各種挑釁的小插曲,比如故意取笑別人的外表、給同學取外號、或者假裝不小心撞到人後得意地說「我不是故意的啦」。這些行為像是專門為測試成人耐心而設計的「挑戰卡」,每一張都寫著:「看看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場24小時不停機的真人秀,而這場秀的導演,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成了孩子劇本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孩子不只是默默模仿,還會根據你的風格加入自己的「創意改編」。所以,當爸媽的,得好好想想:我的戲路該怎麼走?
Thumbnail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場24小時不停機的真人秀,而這場秀的導演,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成了孩子劇本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孩子不只是默默模仿,還會根據你的風格加入自己的「創意改編」。所以,當爸媽的,得好好想想:我的戲路該怎麼走?
Thumbnail
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嚮往著新生活的生命之子。」 你的生活得主控權不屬於其他人,你是屬於你自己。 即便是大人的我們,也永遠有著「孩子」的身份,而我們塑形而成現在的個性、行為模式,大多時候也與我們的童年經驗有很大的關聯。小時候父母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愛與安全感」,也能體現在寶寶的依附
Thumbnail
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嚮往著新生活的生命之子。」 你的生活得主控權不屬於其他人,你是屬於你自己。 即便是大人的我們,也永遠有著「孩子」的身份,而我們塑形而成現在的個性、行為模式,大多時候也與我們的童年經驗有很大的關聯。小時候父母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愛與安全感」,也能體現在寶寶的依附
Thumbnail
其實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會被迫面對過往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經歷,在GOOD TV《愛我們的家》的〈父母的言行,孩子會複製嗎?〉課程影片中,探討了「言行複製」的議題,劉慈惠老師為我們解答,我們的孩子確實會複製父母的言行舉止,但我要在這邊特別說明關於「複製」的內涵。要說明人類的「複製」,其實要先思考⋯⋯
Thumbnail
其實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會被迫面對過往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經歷,在GOOD TV《愛我們的家》的〈父母的言行,孩子會複製嗎?〉課程影片中,探討了「言行複製」的議題,劉慈惠老師為我們解答,我們的孩子確實會複製父母的言行舉止,但我要在這邊特別說明關於「複製」的內涵。要說明人類的「複製」,其實要先思考⋯⋯
Thumbnail
今天的臉書很有趣,跳出一則我從沒看過的推播,一個國外的粉絲專頁。我看了一下那篇文章的翻譯,大意就是說「你的孩子會長成你說的樣子」。
Thumbnail
今天的臉書很有趣,跳出一則我從沒看過的推播,一個國外的粉絲專頁。我看了一下那篇文章的翻譯,大意就是說「你的孩子會長成你說的樣子」。
Thumbnail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我一直固定將拍攝孩子的影片,整理起來,剪輯成一支又一支的成長影片,作為日後回憶的寶藏。 如今,孩子已經不是貝比了,三歲半的姐姐和兩歲的弟弟在家裡玩樂的時光,可以不只是媽媽陪著玩玩具、聽故事、做感統運動而已。今年初開,冒出了想帶著他們一起做烘培的念頭,並且將做烘培的過程側拍成影片。
Thumbnail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我一直固定將拍攝孩子的影片,整理起來,剪輯成一支又一支的成長影片,作為日後回憶的寶藏。 如今,孩子已經不是貝比了,三歲半的姐姐和兩歲的弟弟在家裡玩樂的時光,可以不只是媽媽陪著玩玩具、聽故事、做感統運動而已。今年初開,冒出了想帶著他們一起做烘培的念頭,並且將做烘培的過程側拍成影片。
Thumbnail
有了小孩家庭就可以完整的成形,為生活帶來許多的快樂與忙碌,同時也是親子衝突的開始,通常父母會以本身持有的教育、觀念等價值觀,以及從原生家庭給予的習慣都灌輸給小孩 讓小孩可以在接受教育當中慢慢有自己的意識,可是當小孩上了學接觸同學老師、課業上的難題時,他的價值觀慢慢會跟父母給他的觀念有出入,進而展開
Thumbnail
有了小孩家庭就可以完整的成形,為生活帶來許多的快樂與忙碌,同時也是親子衝突的開始,通常父母會以本身持有的教育、觀念等價值觀,以及從原生家庭給予的習慣都灌輸給小孩 讓小孩可以在接受教育當中慢慢有自己的意識,可是當小孩上了學接觸同學老師、課業上的難題時,他的價值觀慢慢會跟父母給他的觀念有出入,進而展開
Thumbnail
在同事的推薦下收聽了〈王麗芳的親子觀點〉podcast頻道,一聽下去還真是無法停下來,麗芳老師在教養孩子上的觀點非常明確且充滿著力量,但這力量的背後是滿滿的教育與愛,因為希望孩子能長大成獨立自主且具有思維思辨能力的人。這一點是我也非常認同、也在教養孩子路上一路在學習的目標。
Thumbnail
在同事的推薦下收聽了〈王麗芳的親子觀點〉podcast頻道,一聽下去還真是無法停下來,麗芳老師在教養孩子上的觀點非常明確且充滿著力量,但這力量的背後是滿滿的教育與愛,因為希望孩子能長大成獨立自主且具有思維思辨能力的人。這一點是我也非常認同、也在教養孩子路上一路在學習的目標。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爸媽應該都會試想過 自己的孩子長大後的模樣和性格 我和老婆也不例外 常會去聊到不曉得兒子以後會是怎麼樣 會是什麼個性 難免在教育的過程中 會去添加一些我們想要的標籤在孩子身上 希望他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有時候是不經意的 有時候是確實也會稍微有點刻意 我有個朋友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爸媽應該都會試想過 自己的孩子長大後的模樣和性格 我和老婆也不例外 常會去聊到不曉得兒子以後會是怎麼樣 會是什麼個性 難免在教育的過程中 會去添加一些我們想要的標籤在孩子身上 希望他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有時候是不經意的 有時候是確實也會稍微有點刻意 我有個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