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鬧鬧」出沒!如何優雅應對惹怒別人為樂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家裡或教室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僅喜歡模仿別人的說話,或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丟出無敵「十萬為什麼」,更擅長製造各種挑釁的小插曲,比如故意取笑別人的外表、給同學取外號、或者假裝不小心撞到人後得意地說「我不是故意的啦」。這些行為像是專門為測試成人耐心而設計的「挑戰卡」,每一張都寫著:「看看你怎麼接招!」

別急著嘆氣,這些孩子的「鬧鬧行為」雖然讓人頭疼,但它背後往往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未發展成熟的能力。接下來,讓我們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秘密,並用幽默而有效的方式應對。

raw-image

小鬧鬧的「自我娛樂行動清單」

言語挑釁,炸出怒氣
小鬧鬧可能會用「激將法」挑逗別人,比如對同學說:「你的鞋子像小丑鞋!」或者對大人說:「你怎麼這麼老還不懂這個?」他們往往樂於看到對方生氣或不知所措,並從中找到某種「勝利感」。

身體小動作,火上加油

這類孩子可能故意撞別人一下,然後裝作無辜:「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啦!」又或者悄悄拉扯同伴的衣角,讓對方手中的東西掉到地上,再假裝驚訝地說:「哎呀!你怎麼這麼不小心!」

故意破壞規則,吸引注意

當老師在講故事或指導活動時,他們可能會高聲插嘴:「這故事一點都不好聽!」或者突然站起來繞著教室跑,完全忽略規則,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嘲笑或模仿,製造尷尬

孩子可能學會用誇張的語調模仿他人說話,或是對別人的錯誤放大嘲笑,例如:「哈哈!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煽動群體挑釁

更進階的小鬧鬧甚至會帶動其他孩子一起「鬧場」。比如說:「我們都不要跟某某人玩,因為他超奇怪!」這種行為不僅挑釁,還可能影響班級氣氛。


小鬧鬧的行為背後藏著什麼?

「我是場上的明星」

許多孩子用這些行為吸引關注,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如此,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即使被責罵,也比被忽視好。

「我只是想試試看!」

孩子可能無意間發現某種行為能引發強烈的反應,於是反覆嘗試,以確認這種「因果關係」是否穩定。他們的腦海裡可能正大喊:「這真是太有趣了!」

「我不懂怎麼和你玩!」

這些挑釁行為有時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正向地建立人際關係。他們用逗弄的方式吸引注意,但結果往往是被排斥。

「我只是在開玩笑嘛!」

孩子對幽默的理解尚未成熟,他們以為挑釁和嘲笑是好玩的,卻不了解這樣的行為會傷害他人。


面對小鬧鬧的有效策略

拆解小鬧鬧的「戲碼」

用輕鬆的語氣讓他們看到行為的影響。例如:「哦,你是說我很老嗎?那代表我經驗很多哦!謝謝你提醒!」用幽默回應讓孩子無法再繼續挑釁,同時避免讓他們覺得自己「贏了」。

轉移注意力,避免升級

如果孩子開始用小動作挑釁,可以立刻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給他一個任務:「你能幫我把這些玩具分好嗎?我需要一個超級幫手!」這樣既讓他分心,又給他正面的關注。

建立明確界限

用簡單的語言清楚說明行為的界限。例如:「我們不可以評論別人的外表,因為這樣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再告訴他:「如果你想說點好玩的,可以試試講笑話!」

給他正向的選擇

如果孩子喜歡「當領袖」,不妨提供一個健康的機會,比如讓他幫忙安排活動,或者設計一個能讓大家一起參與的遊戲。這樣,他的需求被滿足,也不會影響別人。

激發同理心,讓他感同身受

用故事或情景模擬,讓孩子體驗被嘲笑或挑釁的感覺。例如,假裝自己是被嘲笑的人,誇張地說:「哎呀,這讓我好難過啊!」然後問孩子:「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

用自然後果訓練

當行為導致問題時,讓孩子承擔適當的後果。例如,如果孩子讓同學的玩具掉到地上,他需要幫忙撿起來,並道歉。這能讓他更清楚地看到行為和結果的關聯。


成人如何「Hold住」?

幽默當武器,化解尷尬

當孩子挑釁時,試著用輕鬆的方式回應,比如說:「你的觀察力真好,連我頭髮少了幾根都看得出來!」這樣既能減輕你的壓力,也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太奏效。

接受挑釁是一種「成長試驗」

理解孩子的行為是一種探索,而不是故意對抗,能幫助你更平和地面對挑戰。記住,這只是成長的過程,不是永久的狀態。

給自己休息時間

如果感到被孩子「玩壞了」,設法安排自己喘口氣,比如讓孩子進行安靜活動,給自己幾分鐘喝茶或聽音樂,然後再回到戰場!

找到支持和共鳴

和伴侶、同事或朋友分享你的故事,甚至把挑釁行為當成笑話講出來,你會發現,壓力可以轉化成樂趣!


小鬧鬧的挑釁行為,雖然時常讓我們感到抓狂,但這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種特殊「語言」。當我們學會用幽默的態度應對,並幫助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行為模式,這些挑釁便能成為親子(或師生)之間的一次次成長契機。下一次,當小鬧鬧再次出場時,不妨試試用你的智慧和幽默,給他們一個「驚喜回應」!



思考時間
  1. 當孩子的挑釁行為讓你抓狂時,你能否想出一個幽默的回應方式?
  2. 你可以為孩子設計出多少個滿足他「表現慾」的正向活動?
  3. 孩子的挑釁,是否也能成為你和他一起學習幽默和共情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幼教老師心裡話
13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幼教老師心裡話】! 這裡是屬於所有熱愛幼兒教育的老師們的心靈角落。 在這裡,我們分享教學點滴、教育觀察,還有那些讓人暖心的孩子成長故事。 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帶給大家更多教學的靈感與前進的動力,並一同感受這份工作中的幸福與挑戰! 讓我們一起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行,播種希望,收穫愛與喜悅。
幼教老師心裡話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2024/12/31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場24小時不停機的真人秀,而這場秀的導演,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成了孩子劇本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孩子不只是默默模仿,還會根據你的風格加入自己的「創意改編」。所以,當爸媽的,得好好想想:我的戲路該怎麼走?
Thumbnail
2024/12/31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場24小時不停機的真人秀,而這場秀的導演,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形中都成了孩子劇本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孩子不只是默默模仿,還會根據你的風格加入自己的「創意改編」。所以,當爸媽的,得好好想想:我的戲路該怎麼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孩子會打人、咬人、推人⋯⋯攻擊別人,我要怎麼教小孩? 學校下課時,孩子為了搶一個鞦韆,伸手就把同學推倒在地; 家裡,手足間為了玩具爭吵,孩子氣得張口就往弟弟/妹妹手臂上咬下去; 或者當你對孩子說「不行」時,他憤怒地舉起手就往你身上打⋯⋯ 看到孩子出現攻擊行為,你可能感到震驚、生氣、尷尬
Thumbnail
▌孩子會打人、咬人、推人⋯⋯攻擊別人,我要怎麼教小孩? 學校下課時,孩子為了搶一個鞦韆,伸手就把同學推倒在地; 家裡,手足間為了玩具爭吵,孩子氣得張口就往弟弟/妹妹手臂上咬下去; 或者當你對孩子說「不行」時,他憤怒地舉起手就往你身上打⋯⋯ 看到孩子出現攻擊行為,你可能感到震驚、生氣、尷尬
Thumbnail
▌孩子在網路上罵別人、和別人筆戰,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可能偶然看到孩子在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留言區,用著激烈、攻擊性的字眼批評、謾罵別人。 或者接到其他家長、甚至老師的通知,說你的孩子在網路上與人發生衝突、進行「筆戰」。 當你詢問孩子時,他可能會理直氣壯地說:「是他先惹我的啊!」、「網路上
Thumbnail
▌孩子在網路上罵別人、和別人筆戰,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可能偶然看到孩子在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留言區,用著激烈、攻擊性的字眼批評、謾罵別人。 或者接到其他家長、甚至老師的通知,說你的孩子在網路上與人發生衝突、進行「筆戰」。 當你詢問孩子時,他可能會理直氣壯地說:「是他先惹我的啊!」、「網路上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有的家長會用「孩子還小」為藉口,閃躲該負的教育責任。事實上,正因為孩子還小,才更可以教,若孩子大了,就無法教了。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有的家長會用「孩子還小」為藉口,閃躲該負的教育責任。事實上,正因為孩子還小,才更可以教,若孩子大了,就無法教了。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晚上外子轉述小孩在幼稚園的情形,「老師說,修修今天在學校考聽寫作弊。」 「怎麼作弊?」
Thumbnail
晚上外子轉述小孩在幼稚園的情形,「老師說,修修今天在學校考聽寫作弊。」 「怎麼作弊?」
Thumbnail
每一個小小生命都帶著自己的特質和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些特點構成了他們獨特的個性。我們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應該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們,多看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專注於他們的缺點。
Thumbnail
每一個小小生命都帶著自己的特質和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些特點構成了他們獨特的個性。我們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應該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們,多看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專注於他們的缺點。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有著刻板印象, 將那些常常被叫到輔導室的小孩,認定是[壞小孩];需要諮商的小孩們, 就是哪裡[有問題]。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也有著刻板印象, 將那些常常被叫到輔導室的小孩,認定是[壞小孩];需要諮商的小孩們, 就是哪裡[有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