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林奕昕 攝影/李家媛
良食的老闆Joy,年少時期就在國外讀書,後來為了喜歡的專業,毅然決然放棄原本就讀的商科回到臺灣。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許多現實的考量,未能成功的夢想之路,反而讓新的選項開展於眼前。
經過許多的選擇與嘗試,Joy最後走上的,竟然是跟原本夢想天差地遠的烘焙之路,更是於2022年開設了一家堅持販售天然、無負擔、好吃、美味食品的外帶烘焙店:良食Liang shi。
現在的良食,剛經過一次內部裝潢,以嶄新的姿態重新開幕。我們以照片跟文字紀錄裝潢前的身影,也為未來整修後的店面,劃下嶄新的里程碑。
羅東鎮的建國街上,有一間散發著暖黃燈光的店面,外牆漆上的綠色彷彿植物一般,佈滿整個店鋪。往右側神秘的走道前進,一進入裡面,左側開闊的玻璃窗,後面陳列一排排的吐司,各式各樣口味令人看得眼花撩亂。
這便是良食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一間溫馨的烘焙外帶店。
談到良食的成立過程,老闆Joy毫不猶豫地說出一開始只是一場意外。Joy在18歲的時候,便已經在國外就學,一開始讀的是商業相關科系,因為想要追求喜歡的服裝設計,沒有完成學業就回臺。但實際開始考慮走上服裝相關的道路時,又發現許多當初沒想到的困難跟差異。
碰壁的Joy決定退一步思考,在家人「不讀書就要去工作,不可以閒在這邊」的勸戒下,Joy進入了餐飲服務業。此時,在一家咖啡廳打工的契機,也成為她後來走上烘焙產業的橋樑。
「我很喜歡不規則的東西,我的圓不是正圓,因為任何東西沒有圓滿,它一定有缺有圓。」談到良食的logo時,Joy與我們分享她的看法。不規則的形狀,或許恰恰代表了她蜿蜒曲折的探索旅程。
當上咖啡廳的服務人員後,閒來無事做的甜點獲得朋友與同事的喜愛,她便以懶女人的名稱開設線上工作室,專門販售自己做的甜點。除了線上接單外,也與工作的咖啡廳合作,漸漸走上從事烘焙的另一條道路。
工作室與咖啡廳的工作,讓Joy彷彿蠟燭兩頭燒一般,越發的忙碌。但也正是因為身處第一線服務客人,所有客人的即時回饋,她都能第一時間掌握,並持續地調整、成長。
此時,或許是觀察到Joy的能力與決心已然足夠,Joy的母親與咖啡廳老闆,都紛紛建議她不如開設一間自己的店鋪。
「當初我聽到覺得老闆很討厭我,因為我蠻喜歡當他的員工,就想說為什麼要趕我走。」 不過Joy回想起當初,仍覺得十分感激。在咖啡廳上班的日子,不只讓她有機會合作販售自製的甜點,也讓她積累日後開店的養分。
2022年,良食在羅東鎮開設實體的外帶店。決定開店的時候,恰好碰上全球的疫情高峰,達成開店里程碑的同時,Joy也坦言剛開店幾乎沒有任何生意。「我覺得我(這間店)能活到現在也蠻神奇的,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奇蹟。」Joy半開玩笑地告訴我們。
因為想讓販售的品項,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民生用品,店鋪主要提供多樣化口味的麵包,不管是早上剛起床想來一片鹹的吐司,或是適合下午配上紅茶的甜吐司,良食通通有提供,也開放購買半條的分裝服務。
另外,Joy也定下事前預訂麵包享有折扣的活動。「我們把量抓出來、現場再擺一些,就不用製造無謂的浪費。再把折扣回饋到客人的身上,然後互利共榮,讓它是一個很好的循環。」在近年來原物料上漲的既定事實中,Joy從數量控管上著手,創造更多有效且經濟實惠的販售。
在採訪途中,時不時會有民眾前來購買麵包,Joy親切地與他們問好、攀談。許多來買麵包的人,都是固定報到的老顧客,有些是早上買菜時順路經過、有些是接小孩下課後,來買明早要吃的麵包。不知不覺間,良食的麵包已成為周遭社區的必需品。
最初定下的堅持,都一步步地穩固進行中。而在今年,良食也迎來穩定的全職員工,Joy在稍稍閒下來的同時,也預計開始新的嘗試。
「服裝設計沒有走下去的時候,我的人生觀念有點改變。我覺得不應該是設一個目標在那邊很高,然後一直去追逐它。因為在追逐當中,你會有非常多的挫折跟失望,可能最終都走不到那個終點。」當被問到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時,Joy卻告訴我們截然不同的觀點。
「可是如果換個方式,我今天就設這裡,然後我就是往前走。當路上出現選擇,你的人生會更有趣,所以它不一定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過就是慢慢地往上。不要停留,回頭就會發現你往前走蠻多的。」
於是,她跟我們談預計參與市集的計畫,也跟我們分享之後打算著手的裝潢藍圖,種種的規劃,都讓人越來越期待良食接下來的發展。
Joy一路上走來,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困難,但未成功的夢想,為她帶來的是更多待探索的有趣選擇。
至撰稿當下,良食已經成功出攤第一場市集,店鋪本身也進行了一次重新裝潢。良食接下的旅程,必然也將與老闆Joy一樣,走出多采多姿的繽紛道路。
✨良食 Liang shi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建國街31號
✨電話:03 960 1338
✨營業時間:週三~週日 11:00-18:30(售完提早打烊),週一二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