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哥新年新希望-2025蛇年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很多朋友來秋哥的版留言祝福,秋哥非常感恩,但恕無法逐一回覆,這裡秋哥說一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

一、長榮股價不要漲:

 一直維持這樣就好,這樣等一年後我公司在美國上市,我會把所有資金拿回來歐印長榮,然後每年領股利直接退休,然後資產直接信託給女兒和老婆,用分年贈與的方式節稅。蛤,秋哥沒老婆,連女朋友都沒有喔?那先計畫一下總可以吧?

二、長榮年年賺三十:

 景氣循環股嘛,沒有天天過年的,但鑑於過去四年長榮平均的EPS是71.81元,那麼希望以後平均每年賺30元,應該也不過份吧?蛤,不可能嗎?那你要不要去看一下曾經是世界首富,船王歐納西斯的故事?

三、長榮一毛不要配:

 配息有什麼好的,不是一樣左手換右手,在實際所得沒增加的情形下,所得稅要剝一層皮,補充健保功德費又要剝一層皮,形成每年長榮除息,就一堆人恐慌賣股,拼命逃難的奇葩景觀。

 一毛都不要配不是很好嗎?每年賺30,8年後,長榮的淨值就破500了,本淨比剩0.45倍,25年後,長榮的淨值就破千了,本淨比剩0.225倍,多奇葩啊!

 蛤?神山雞雞的淨值,上市了30年,到3Q24只有153.86元,本淨比6.99倍喔?人家護國神山咩,有夢最美,AI相隨,豈是你區區一個送貨仔可以相提併論的?

 沒配息沒錢花喔?那就每年固定配10元就好,這樣就比較不會被無良政府剝兩層皮,多爽啊!

 

 以上是秋哥三個小小的新年願望,真的希望長榮永遠不要漲,年年賺三十,一毛不要配,這樣秋哥躺著就能過日子了,也不用再花時間研究別的股票了,兩年多花了無數時間,寫了一百多萬字,很累人的,秋哥倒希望多花點時間,陪陪老婆和小孩,畢竟家庭和親子關係,都是要花時間用心去經營的。蛤,秋哥沒老婆,連女朋友都沒有喔?那就再寫一年,多存點長榮總可以吧?


 最後一個小小的私人願望,這一段就比較幹話,大家看看就好了。那就是希望一年後,俄烏可以停戰,這樣在台灣乏人問津的秋哥,就能去烏克蘭尋找我的第二個春天了。

 不然就再去中國來一次密集相親之旅,娶一個大陸妹回台灣,幫秋哥做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創生事業,噁心一下那些滿嘴愛台灣但什麼都沒做的人,這也蠻爽的。總之秋哥如果脫單了,一定會公告大眾周知,同時請各位好朋友一起來喝喜酒,雖然那一天不知道要多久就是了。

raw-image


avatar-img
315會員
213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的其他內容
引用一下RJ大的數據,秋哥發現,長榮又又又再創造了三個宇宙奇觀: 你不要搞得其他股票都很像詐騙集團嘛!蛤?台灣的投資人沒在看這個的喔!外資也沒在看?很多家ETF都沒長榮?那你股價就一直低調下去就好了,別太聲張了。
 截至24年底,台股的平均本益比是21.25倍,平均本淨比是2.49倍。到24年年報公佈後,全台股本益比低於五倍的,可能不超過十家,其中台灣三家位居全球前11大,一年合計賺進2665億元的貨櫃股,本益比位居全台股倒數第三四五名,這真的不得不讓人驚歎:世界哪裡跟得上台灣啊!
秋哥還是要再說一次,貨櫃航商不是笨蛋,不可能放任運力無限制增長,真的船太多時,該拆的船還是會拆,還是會透過聯盟控制價錢的。世界上最可怕的航商,不是控制了全球84.3%運力的貨櫃航商,而是控制了全球84.3%運力的貨櫃航商,同時口袋裡還非常有錢的航商,秋哥覺得,這些航商根本就合法的強盗......
 在紅海危機的加持下,貨櫃航商迎來了豐收的一年,雖然和22年不能相比,但相較於23年,簡直天壤之別了。由於紅海危機,迫使大部份貨櫃船只能繞行好望角,因此運力受到影響,大部份航商也都趁著運價好,大肆擴張運力,因此也有部份媒體,不時在洗腦運力大爆炸,供過於求。是不是這樣,我們從實際的數據來做判讀。  
引用一下RJ大的數據,秋哥發現,長榮又又又再創造了三個宇宙奇觀: 你不要搞得其他股票都很像詐騙集團嘛!蛤?台灣的投資人沒在看這個的喔!外資也沒在看?很多家ETF都沒長榮?那你股價就一直低調下去就好了,別太聲張了。
 截至24年底,台股的平均本益比是21.25倍,平均本淨比是2.49倍。到24年年報公佈後,全台股本益比低於五倍的,可能不超過十家,其中台灣三家位居全球前11大,一年合計賺進2665億元的貨櫃股,本益比位居全台股倒數第三四五名,這真的不得不讓人驚歎:世界哪裡跟得上台灣啊!
秋哥還是要再說一次,貨櫃航商不是笨蛋,不可能放任運力無限制增長,真的船太多時,該拆的船還是會拆,還是會透過聯盟控制價錢的。世界上最可怕的航商,不是控制了全球84.3%運力的貨櫃航商,而是控制了全球84.3%運力的貨櫃航商,同時口袋裡還非常有錢的航商,秋哥覺得,這些航商根本就合法的強盗......
 在紅海危機的加持下,貨櫃航商迎來了豐收的一年,雖然和22年不能相比,但相較於23年,簡直天壤之別了。由於紅海危機,迫使大部份貨櫃船只能繞行好望角,因此運力受到影響,大部份航商也都趁著運價好,大肆擴張運力,因此也有部份媒體,不時在洗腦運力大爆炸,供過於求。是不是這樣,我們從實際的數據來做判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本蛙轉貼財經新聞連結,卻幾乎每則新聞都罵? 別把財經記者及投顧老師塑造成騙子,特別是地下投顧老師,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完全不需要塑造~一半不專業敬業,一半被利益收買 訂閱本蛙專題,就不要到cMoney看任何相關評論,全是小人挾怨報復,還認為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任何協助煽動干擾者,日後直接退訂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創新高別樂觀追漲,創新低別悲觀殺低 大家應該都遇過手中持股大漲 或是大跌的情況 那應該加碼還是減碼咧? 作為長線投資人 如果不是公司營運有問題或是前景改變 宥爸是不會亂賣股票的 那今天股票忽然創新高怎麼辦? 宥爸的口訣就是{漲追劇 跌買進}
Thumbnail
Allmoneyrise,長榮四去年底迄今漲幅48.28%,才是貨櫃航運漲幅王 鄉民對投資素人信任度還高於投顧老師,產生兩大現象: 「地下投顧」:沒有專業證照卻經營投顧業務 「投顧地下化」:有專業證照網路化匿名經營 違法行為無所不在,發展成集團化經營,明明都是主力、外圍、寫手,個個會演是英雄
虎姑婆說:想想年初做的事,如果沒有覺得很白癡,那今年可能白過了。
Thumbnail
年底了,年底還有什麼可以說,病毒,會不會因為大家的流動,順便牠就搭便車跟著流動? 年底了,集團作帳明顯,股市起伏相當大,有很多股民正在蠢蠢欲動,你也有剛好搭上便車嗎? 年底了,許多朋友都在說,其實景氣並沒有像新聞說的,大肆復甦,或即將復甦,再不就明年會更復甦。 與其如此說,不如回想自己,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本蛙轉貼財經新聞連結,卻幾乎每則新聞都罵? 別把財經記者及投顧老師塑造成騙子,特別是地下投顧老師,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完全不需要塑造~一半不專業敬業,一半被利益收買 訂閱本蛙專題,就不要到cMoney看任何相關評論,全是小人挾怨報復,還認為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任何協助煽動干擾者,日後直接退訂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創新高別樂觀追漲,創新低別悲觀殺低 大家應該都遇過手中持股大漲 或是大跌的情況 那應該加碼還是減碼咧? 作為長線投資人 如果不是公司營運有問題或是前景改變 宥爸是不會亂賣股票的 那今天股票忽然創新高怎麼辦? 宥爸的口訣就是{漲追劇 跌買進}
Thumbnail
Allmoneyrise,長榮四去年底迄今漲幅48.28%,才是貨櫃航運漲幅王 鄉民對投資素人信任度還高於投顧老師,產生兩大現象: 「地下投顧」:沒有專業證照卻經營投顧業務 「投顧地下化」:有專業證照網路化匿名經營 違法行為無所不在,發展成集團化經營,明明都是主力、外圍、寫手,個個會演是英雄
虎姑婆說:想想年初做的事,如果沒有覺得很白癡,那今年可能白過了。
Thumbnail
年底了,年底還有什麼可以說,病毒,會不會因為大家的流動,順便牠就搭便車跟著流動? 年底了,集團作帳明顯,股市起伏相當大,有很多股民正在蠢蠢欲動,你也有剛好搭上便車嗎? 年底了,許多朋友都在說,其實景氣並沒有像新聞說的,大肆復甦,或即將復甦,再不就明年會更復甦。 與其如此說,不如回想自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