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明孩童發展所需之前,先來介紹書中提到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四個主要差別,這四個差別,也可以呼應為何太早將孩子拉入虛擬世界,會使得孩童失去身心健全發展的演化需求,進而衍生出許多的問題。
1. 有身體參與 : 身體必須在現場。
2. 同步互動 : 交流在同時且雙向的在發生。
3. 主要「一對一」或「一對多」形式 : 一個時間點只發生一個互動
4. 進入或退出某個社群有高門檻 : 成員有強烈動機經營人際關係,並努力修復。
1. 交流時「無須」身體參與 : 只需要語言,互動對象可能是AI
2. 交流很大程度是「非同步進行」
3. 涉及大量的「一對眾」交流,可同時進行多個各自獨立的互動
4. 進入與退出社群都是低門檻,成員不滿意,隨時可以退出或封鎖。關係往往是短暫的,隨時可以終止。
演化讓哺乳類(特別是人類),有段慢慢成長的童年,為了是盡可能的學習,而如果演化過程如果太快進入青春期,反而會對適應能力造成不利的影響,反之,放慢速度反而有好處。
書中提到,演化賦予人類加長的童年,並非只為了讓學習得以發生。演化還植入了三個強大動機,讓學習變得容易又方便,分別是 :
1.自由自在地玩耍
2.調整節奏與他人同步活動
3.進行社會學習。
而手機為主的童年,將孩子拉入虛擬世界,使孩童不再充分受益於這三大動機所發揮的正面影響。
年幼哺乳動物,想玩,也得玩;一旦被剝奪玩耍的機會,社交、認知和情緒方面都會受到負面影響。神經元最喜歡的學習方式 :「在重複性的活動中及低風險的環境中,從成功和失敗獲得反饋」。人類長期演化後的特徵之一:大腦發育過程,「期待」大量且自由地玩耍。
自由玩耍中還有一點很重要 :「帶有一定身體風險程度的玩耍是必須的」…孩童只有在可能受傷的情況,才學得會如何不受傷。自由玩耍的主要特點之一 : 「犯錯的代價一般不會很高。」
人類孩童天生就會與人連結,一部分是靠調整、同步自己的動作與情緒,以便與他人連結互動,甚至寶寶還不會控制自己手腳時,就會調控以跟父母連結。
有學者認為 : 練習協調一致,對於發展社交技能,就像運動和鍛鍊對體能發育一樣重要,而國家遊戲研究所 : 「協調與同步是日後調節自我情緒的基礎」,若被剝奪這種開心、互相信任的體驗,長大後往往會出現情緒問題與不穩定的行為。
而調整節奏還以「集體儀式」的方式,發生在與無血緣關係的人產生共鳴上(家庭通常也會發展出自己的儀式),這種集體儀式,自古就扮演非常重要的凝聚與歸屬的力量。
社會學習是深埋在人類基因中的學習機制,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包括 :「從眾偏見」(跟大家一起做)和「聲望偏見」(跟最有聲望的一起做)。
雖然這兩種方式看起來不太好,但卻是學習與生存非常重要的機制,也是學習跟健全人格之所以可以發生的關鍵之二。
從上述三項人類發展的基本需求,並對照虛擬世界相關特質,就會發現,透過智慧型手機,過早帶領孩子進入虛擬世界一些問題,阻礙人類演化中人類基本需求的體驗。
一、兒童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簡直就像:「體驗阻斷器」,雖然打開了許多新的體驗(虛擬遠距離友誼),代價卻是減少人類進化與發展所需的各種需要身體親自參與(虛擬世界特質一)的體驗。
在虛擬世界的社群平台發表文章和評論,與兒童發展學者格雷對自由自在玩耍的定義恰恰相反。社群網站上的活動與行為無法讓孩子感到自由自在的探索與嘗試,而是逼著年輕人成為行銷自己這個品牌的經理人…
而上面談到自由遊戲的主要特點是犯錯代價不會太高,但虛擬世界則不一樣,任何陌生人都可以對你品頭論足,甚至更容易發起群起謾罵、霸凌,以及更容易獲取孩童的個人以及隱私的資訊,使得在虛擬世界犯的錯誤,可能讓孩子付出慘痛代價。
二、對於節奏調整的需求,仰賴的是人與人面對且同步的互動,但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卻將孩童拉入沒完沒了的非同步互動(虛擬世界特質二),看不到表情,只看得到符號。
而上述提到集體儀式這種古老的力量,也在虛擬世界的非同步互動,以及低門檻社交互動(虛擬世界特質三)的特質中消逝,在社群媒體中,孩子感覺自己好像多了好多朋友,但往往在使用完後覺得更加孤單。
三、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成就與聲望之間的傳統連結已被輕易的切斷(虛擬世界聲望與實體世界的實際表現無關),年輕人追隨那些在虛擬世界成功地網紅時,往往學到一些在實體生活可能產生反效果的言談、行為和情感表達方式。
而以聲望(人氣)為主的社群媒體,破壞青少年最重要的學習機制之一,網路上有聲望的人,可能是那些有極端行為的人…
日本人類學家箕浦康子指出:「在敏感期(兒童與青少年),人際關係中的文化意義系統似乎成為一個人自我認同的一環,與個體在情感上形成依存關係」。
在以手機為主的童年世代中,在發展文化自我認同的敏感期時,卻被IG、抖音、電玩、網路包圍…身分認同、自我意識、情感和人際關係,若是在線上而不是在現實生活中建立起來,一切將有所不同。什麼事會被獎勵或懲罰 ? 友誼可以發展多深 ? 最重要的是「什麼才是令人渴望的 ?」 這一切將由孩童每周在網上看到的數千條貼文、評論和評分決定。
下一篇我會嘗試討論這本書中提到的孩童不同的大腦預設模式,包括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並提到智慧型手機以及所謂「安全至上主義」,如何使我們的孩子,將大腦預設模式轉換成覺得世界很危險的「防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