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背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可能遠本其他方式更有成效,那就是:「無手機學校,以及增加玩耍時間。」
主要原則就是無手機學校以及增加玩耍時間,在次說明,無手機不是只完全不使用網際網路,而是不讓孩子有隨時擁有一台可以接收無法監控的大量訊息的私人裝置。
一、延長下課時間,這期間大人盡量不要干預。
二、學校在正式上課前開放操場,讓學生有時間在上課前玩耍。
三、提供「玩耍俱樂部」,有點類似社團,但目的比較不是學特定東西,而是讓不同年紀孩子,有場所可以自由玩耍。
四、提供冒險遊樂場或是自然遊樂場,書中提到「受輕傷的風險應該是遊樂場設施的特點,而非缺點。」可以簡單提供一些可以移動的素材,包括輪胎、木頭等等,讓孩子可以共同合作建構。
五、跟家長合作放手讓孩子獨立計畫 : 可以設計一些有利於孩子獨立的回家作業,或是簡單的寫到 :「請家長讓孩子嘗試一件目前尚為嘗試過的事情」,例如到家裡附近跑腿等等任務。
我們要相信:「當孩子能真正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他們會主動承擔這個責任,而不是依賴大人在周圍來回巡迴把關。」但是許多學校面臨家長投訴的壓力,而不敢放孩子去嘗試,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則需要政府、學校以及家長的共同合作,
而身為老師也要相信自由遊戲對孩子的益處,面對升學主義,以及成敗都擔在教師肩頭的困境,即便個別老師想有所作為,也窒礙難行,但已經許多研究發現,當學校願意全體一起合作(特別需要行政端的共同支持),增加玩耍時間,反而會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表現。
高普尼克《園丁和木匠》:「身為父母,我們的工作不是養出某種類型的孩子。我們的工作是提供一個有愛、安全、穩定的環境,讓各種不可預測的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給家長的建議,本書提供不同年齡段一些不同的建議,我會大概抓出部分重點的建議,以下分享
1.足夠地玩耍以及安全的基地 : 對於年紀小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玩耍時間,與不同年齡層的孩童互動;此外,也要提供孩童一個安全、充滿愛的基地(情感的支持),讓他們從那裏出發,展開探險和玩耍。
2.成為榜樣 : 對於孩子來說,重點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做,所以成為一個好榜樣很重要,要注意自己手機使用習慣。不要分散注意力,一下子關注手機、一下子關注孩子。
3.讓孩子負擔部分責任 : 要相信孩子強烈渴望擔任幫手,讓孩子在家負起責任,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隨著年紀的成長,讓他們負起更多的責任。
4.建立家庭的儀式 : 前面文章有提到,儀式、責任都對於歸屬感很重要,家庭中可以建立一些固定儀式,不用太複雜,例如吃飯就都不能使用手機、或是固定的出遊日,或一起上教會等等都可以。
5.鼓勵孩子參與團體 : 鼓勵孩子參加最好是能負責部分職位的社團,例如志工團體、運動社團或宗教團體等等,這都會促使孩子去學習如何與人溝通相處,甚至學習如何領導他人,都些互動都是未來社會互動與心理健康的基石。
6.鼓勵孩子建立自己以外的榜樣 : 對於年紀大的孩子,可以鼓勵去打工,或擴大移動範圍、使用大眾運輸,甚至旅遊出國留學、實習等等,讓孩子發展獨立性、並透過參與學徒來建立榜樣。
7.建立社區連結 : 跟一些家庭組成團體,一起互動,可以一起露營,也可以輪流當作看顧的人,讓兩三個家庭的孩子可以在社區中自由玩耍。
8.親近自然 : 這是我個人首推的建議,在自然中建立孩子的親生命性,感受自然的壯闊、培養對生命的敬畏,讓孩子的根穩扎在養育我們的大地母親上。
作者提到,減少時間更好的方式是「增加真實體驗」,但隨著年紀越大,孩子能自由玩耍的時間或許會變少,這時對於手機的一些限制就很重要。
一、學習如何在家中所有數位設備上設定家長控制功能和內容過濾工具 : 但也要注意在虛擬世界也可能出現過度保護,例如監聽、監看孩子互動訊息等等,這作者就不鼓勵。但也不能完全放任,重點是有意識地去限制使用時間,以及瀏覽的網頁。
二、規定每天和每周的上網時間 : 例如用餐不使用手機,盡量不讓孩童在臥室使用數位裝置,或是指定的時間,裝置要離開臥室,也可以訂定數位安息日,多親近大自然。
三、尋找上癮或不當使用的跡象 : 是否離開裝置就非常焦慮,是否影響到日常其他行為等等。
四、延後到16歲在讓孩子在社群媒體註冊帳號 : 不是不能觀看影片,或瀏覽網路,而是不能在社群媒體註冊帳號,註冊帳號是一個重要步驟,註冊後就需要向平台提供個人資料,並將自己投入於由演算法選擇的客製化內容流中。
五、和孩子討論上網的風險,並聽取他們的想法 : 我們終究必須讓放手讓孩子上網,但能否在此前建立較為成熟的身心狀況,則是未來使用影響的重要關鍵。
至此對這本書的分享就結束了,這本書敲響了這時代的警鐘,使我不得不正視,如此的時代現象,究竟要將我們與我們的孩子帶到哪裡,而又會有哪些影響...
現在家庭有許多的不得不,不要說孩子,我們自己成人,都很難離開手機,有時真的焦頭爛額,而手機還真是個偷得閒情的好幫手,所以也不要過度焦慮與愧疚,我們發現問題,焦慮與愧疚無益於我們去面對這問題,或許現在能做的,是尋找夥伴,找更多發現問題的同伴與你一同努力,漸漸地創造一個社群的支持,知道我們不是一個人...
正在為了手機問題而感到焦慮、困擾、無助的人啊,以及在這時代總感覺被一個或許不太明顯,但卻沉重的無力感侵襲的人啊,我想最後能說的就是:你們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