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集體生命最大的經驗,大概是Covid-19,焦慮不安如迷霧驚魂般籠罩著每個人,包含嗷嗷待哺的孩子。生命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限制,生活、工作、興趣、運動…等等,就連情感也因為物理性過於靠近,而出現疲態、裂縫。
為了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甚至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3C產品,使我們的世界不至於崩塌,虛擬支撐了真實世界的我們。透過虛擬替代現實,這樣虛實交錯的世界,虛擬中有著現實,現實裡挾帶虛幻,也許是我們疫情中、後要學習適應的。
此時我們(父母)的覺察,就變得非常重要。如何在給予孩子需要與想要之間平衡,還要照顧自己因疫情導致的不安,如何讓孩子在這個世界感覺真實,其實自己也正面臨這種感覺,如何不讓疫情的限制,限制了他們的生命以及自己的生命。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我們發現衛福部社家署的統計,在2021年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 服務個案通報共26,392人,其中男性18,249人(占69.1%),高於女性8,143人(占30.9%)。2022年通報人數為30907人,較去年增加4050人,如圖看到2021-2022增加人數較過去更高,去年較前年增加10.7%。
不確定,是否對孩子的教育於疫情期間開始出現明顯的裂縫,因為這段期間,孩子缺乏接受「#自然發展」的教育,特別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們。
自然發展包括:社交、語言、情緒、表情、肢體動作,也有研究初步指出疫情間出生嬰幼兒智能發展測驗得分低於疫情前十年的平均得分。對於大一點的兒童,長期觀看螢幕下,使大腦負責處理訊息的前額葉皮質變薄的機率可能也增加,這可能影響情緒調適、衝動控制等。
而近代對於早期療育,特別是自閉症療育也越來越多研究推崇 #自然且具發展原則的行為療育法 (Naturalistic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該行為療育方式須具有以下特徵:
- 療育目標,要將認知、語言、社交、動作,或是模仿等多項發展領域,整合在療育的活動中。
- 重視療育的情境,要創造對自閉症兒童有意義的活動,也要重視互動的關係及引發的情緒酬賞價值,促進學習的類化。
- 促進發展的策略,這包括能引發高動機的活動、適切的提示原則,且融合在可預測的日常作息中。符合這些特徵的方式有,如 #丹佛早療模式、#強化式自然教學法、#讓家長成為溝通老師、#共享式注意力、象徵遊戲......等等。
這些療育方法,是主張用更自然且符合人性的方式進行,將療育帶進日常生活中,甚至以家庭教育為中心進行。只是目前對於該取向的科學實徵研究仍未有明顯優於傳統行為療育的結果,但這仍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與嘗試的方向。
將療育目標與策略在家庭裡、日常作息裡實踐,一直是我們( 靜馨心理治療所 )所推崇的,透過在遊戲室裡的學習,帶給孩子也帶給家長,因此,在過程中,非常需要家長的努力合作。
我想,這是疫情後,給我們的提醒。這提醒也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更去注意環境中的自然元素,幫助孩子回到更為自然有節奏韻律的日常作息中學習,這邊的自然不一定要身處大自然裡,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跟隨大自然的韻律節奏或是發現自然就在周遭,例如公園、學校旁的植物、家中的盆栽...等等。
自然亦是一種連結,與感官及與人之間。與感官的連結,如觸覺、聽覺、身體動覺(如散步)、平衡感...等等。透過連結每個感官,讓孩子更能知覺身體內與身體外的感官感受。與人之間的連結,如父母更關注照顧/陪伴的品質而不是量。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培養真實的感官經驗與適應世界的能力,而我們也能從中看見孩子的真實與自己(父母)。
參考資料:
自然且具發展原則的行為療育法,是最佳的自閉症早期療育模式嗎? - 姜忠信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