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推薦序是由憲哥撰寫,他也是我非常喜愛的一位作家兼主持人。我特別喜歡收聽他在天下文化的Podcast,因為他常常分享一些發人深省的金句。每次聽完後,我都會進行反思,這個過程讓我受益良多。
從開始閱讀到聆聽書籍內容,我發現靈感似乎來得特別快。可能是某方面的神經觸口被打開了,也可能是大腦累積了太多資訊,開始需要釋放出來。而每當我釋放靈感後,就越想要吸收更多知識。雖然這種感覺有點像「慾望無限」,但我覺得更好的解釋是,這是一種不斷進化的過程。
當然,進步並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但「開始」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它表示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或許這一步只是小小的0.1,但當我完成1之後,再繼續努力,就能到達10的高度。然而,這並不是一條直線的過程。進步需要不斷地回到1的位置,反覆試錯,從錯誤中學習,進行迭代。這個「迭代」的概念,剛開始聽到時我並不理解,但後來發現,這其實是一種重複的試驗與優化過程。通過這樣的重複,我們能夠接近真實的答案,甚至找到事物的核心本質。這就是從N到N+1的進化過程——洞察本質,找到真正的內核。
### 數字化的四個關鍵步驟
數字化的過程其實可以分為四個關鍵步驟:開採、粗煉、精煉、聚合。這四個步驟分別對應著數字化的四個產物:
- **開採 → 數據**
- **粗煉 → 資訊**
- **精煉 → 知識**
- **聚合 → 智慧**
我很喜歡用這樣的對應方式來理解數字化,因為它清晰且直觀。同時,這個框架也可以用來分析個人信息。隨著世界逐漸被數據化,有人曾說:「掌握大數據,就掌握了世界。」起初我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後來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個人數據早已在生活中被不斷收集與分析。
例如,當我們上網追劇時,平台的後端系統會根據我們的觀看記錄,收集喜好數據,並推薦更多相似的內容。這樣一來,我們就會不斷地被吸引,停不下來,而平台的收益也因此提高。更進一步,這些數據還可能被轉賣給需要進行分析的其他公司。雖然平台會在前端詢問我們是否同意,但我認為大多數人對這些協議的可靠性其實並不抱太大信心。
生活在這個數據化的時代,想完全避免這些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選擇過著不用手機、不用電腦的原始生活,但這在現代社會幾乎難以實現。即使是那些主打鄉村生活的博主,他們雖然看似遠離科技,但實際上依然需要使用數據來運營。例如,拍攝影片、上傳內容、分析後台數據,甚至構思創意,這一切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他們的作品,其實也可以對應到上述的四個步驟,最終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產品。
這是一個不斷進化與探索的過程。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數字化的發展,核心都在於不斷地學習、試錯、疊代,最終找到事物的內核。雖然數據化的時代帶來了許多挑戰,但只要我們保持清醒,善用工具,就能在這個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甚至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