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新意識(New Earth Consciousness)典範」看超個人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陳珏吟Jade

意識進化推動者、螺旋 光 意識|多次元能量中心創辦人


能量、頻率、通道

 

首先,超個人心理學就不能只當作是一套理論學派來看待,而是理論加實踐(靈性修練)並進!In the daily base!這是我當年(2005)在舊金山灣區學習超個人心理治療時入學的第一個要求。

 

我是透過非母語的的方式來學習超個人心理治療的,這讓我的學習更有「效率」,因為它牽動了我啟動另一個維度去理解理論架構本身所要傳達的靈魂意涵。

 

高中時期,為了追尋在我身上發生所有事情的答案,我走上深度自我探索的旅程,開始研究佛洛伊德與金剛經,也接觸了西藏度亡經理解靈性的世界,在當時,正是布萊恩‧魏斯(Brian Weiss, 1992)《前世今生》在台灣問世的年代,我的身體很清晰地用自己的方式尋找答案。27歲的我在進入超個人心理治療領域前,已經是個修行多年的藏傳佛教徒,在大學受社會學的薰陶,延續到性別教育研究所裡,已將整個「後現代/解構主義意識典範」學到了骨子裡;碩士論文寫的是客體關係。當時在一切都被解構得暈頭轉向時,我一直在尋找:「那然後呢?」到底在後現代意識典範裡,在女性主義的知識海裡,我所認知的一切都崩解了、一切皆可批判時,我在思索的是,下一步到底在哪?我經歷了「正」、「反」、之後的「合」在哪?至少當下我很篤定地知道,絕非止步於此。

 

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我前往美國加州尋找生命的解答。而生命在顛沛流離下也輾轉地將我帶到了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的所在,那也是我第一次,認識了超個人心理治療這個名詞。與其說超個人心理學的內涵到底是什麼,不如回到自身身上,「我」是在哪個時機點,被超個人心理學所吸引;這個問題本身已經是在「量子物理意識典範」的思維範疇中。如果我們對於所處的「現代化資本主義」開始反思,進入到批判的「後現代解構主義」裡,來到「量子物理意識典範」,看見「我」和萬事萬物的連結、那張巨大的網在哪,我們又站在哪個落點裡和這張巨網連結,你就能夠更理解你所站在的時空維度裡,看見超個人心理學和你之間的關聯,這才能夠真正地進入到超個人心理學的內涵與精髓。

 

我還記得當年在上肯‧威爾伯(Ken Wilber)的四度象限時,授課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Wilber的系統不能只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眼睛閉起來看。這種能力就如同當你看見一顆橡樹子,你就能夠透視整個地球。」

 

我也想沿用當時老師的那句話:

 

「超個人心理學不能只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眼睛閉起來看。」

 

這門學問我從學習到實踐總共近二十年,也曾經為了回答學生一個問題而創立「曼達拉之旅:十三堂心理療癒的歷程與覺醒之路」工作坊,來傳遞我對超個人心理治療的理解。我完全無法從頭腦來定義它,也一直無法給好奇的心理學界專業人士一個完整又滿意的回答。我只能回頭看見這些詢問的人,反問:「你現在在哪裡?」因為,超個人心理學的範疇存在於「整合意識典範」裡,也就是「量子物理意識典範」的下一個人類進化。如若你還落在「資本(理性)主義」或「後現代(解構)意識典範」的位子上,想必這門學問對你而言就是一門獵奇的新興崛起心理學或現今流行的身心靈產物罷了!當然,頭腦的理解有其作用,即便此刻頭腦與靈魂還尚未形成通道,但至少會為你在接下來的意識進化裡種下一顆種子。在我的經驗裡,每個意識進化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都會經歷一次崩潰與瓦解,人類文明的演變、社會變遷與靈性覺醒的歷程皆是如此。內在會有一段歸零、停滯、「毫無意義」的週期,為上一個階段的意識給予整合、融合的空間,承接著崩潰與瓦解這相當重要的歷程,我稱為陰性週期。意識的發展與進化為陽性週期,陰陽須得平衡,才能夠完整地進入到下一個意識典範,否則,只是頭腦在自得其樂,但身體仍處在熟悉的舒適圈大啖美食(新意識)卻毫無移動,或些微淺嚐一口美味的鮭魚罷了!

 

而當年的我,在接受性別教育女性主義的解構/批判至極致後(從社會學的訓練開始就已種下批判意識),當時的我,在尋找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我想知道,當我從原生家庭出生之後所有建構出來的世界,已然一一瓦解、分崩離析,所有我相信、學習、所有的約定俗成與理所當然,都在逐步瓦解之後,我的下一步,在哪?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我來到了美國尋找解答,這答案的落點有二,一為舊金山灣區的超個人心理治療,另外一個就是神聖能量點的靈氣啟動。

 

我們現今已然來到「地球新意識典範」,也就是「整合意識典範」的下一個階段。就在邁入水瓶世紀的開端,我收到了這份推薦序的邀約,此時我便明白,這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我和超個人心理學之間的關係了,這是在人類的覺醒下,人類的集體意識已然可以涵納這門磅礴且無法言喻的學問了。這股無法言喻沒有語言、啟動靈魂之聲的學問,已經和人類覺醒的意識頻率產生共振,我們擁有更多的能力來看見我們潛意識裡的黑(深度心理治療的黑暗地圖)、以及我們的光(來自靈魂密碼DNA裡的原始訊息)。超個人心理學就是將現今人類的本質透過地球語言表達出來的一門學問(人類的本質、意識所能涵納的範圍永遠在一個進化的移動中不會停止)。整合在英文裡是integral,「整合意識典範」的關鍵字,我認為這很內在歷程,是超個人心理學裡意識移動的路徑,透過整合、涵納舊有意識並擴張;在實務操作上,我們用的視角叫holistic,全人視角,擁有整合意識的治療師帶著holistic的視野來框架他的個案(框架的形成反應每種治療學派的處遇方針,框架不可避免,治療師都有看見自身框架的能力,supposedly!)。我猜想,當地球進化到了新意識典範,才能夠為人類給出更寬廣的框架去理解「整合意識典範」裡頭的超個人心理學,而這也是為何就在水瓶世紀的今日,超個人心理治療將會逐漸成為眾人追逐的主流知識典範的原因。

 

布欄‧寇特萊特(Brant Cortright, 1997)所撰寫的這本「超個人心理治療」為這個領域提供了一份清晰明確的地圖。既然是一份地圖,那麼讀者可以透過縱覽地圖的全貌,「初步」感受超個人心理學這個國度的風情樣貌、人文景觀,從這份地圖中找到你有興趣的落點所在(不同理論取向)自行深入探索/探險。無論文字的釋義為何,你都可以找到靈魂與之共振的語言,這就是超個人心理學迷人之所在,你會找到自己的某個靈魂碎片。

 

近年來身心靈產業逐漸在市面上蓬勃發展,從人類意識覺醒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令人欣喜也是必然的過程。然而,市面上所謂的「身心靈」常常都只是狹隘的被用來指稱新興的、快速學習的靈性療癒法門,亦或是某種和新時代掛鉤的時髦新語言,並非將心理治療/深度心理覺察的能力涵納進來,缺乏落地的「身體」感官知覺感受、「心理」陰暗面的關照、與「靈性」修煉全方位(holistic)的視野。如此全方位的覺察功力底蘊需要至少花費數十年,相較於現下「身心靈」工作者急於求成、急於「服務」他人的社會現象,不免容易引發內心的混亂,形成社會亂象。

 

超個人心理學,可以是一門自我觀照、自我照顧的學問。為人類新興崛起的身心靈產業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地基與後盾,一個全方位觀照自我的索引。我在學校(包含實習)共花了四年的時間學習超個人心理治療,而這四年最大的重點不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治療師,而在於如何啟動全方位的視角來重新認識我自已、透過各種超個人心理治療學派來療癒我自己。「我」,是我服務的第一個對象。

 

舉個現下很流行的字眼「靈性迴避」(spiritual bypass)就是在超個人心理學中所探討的現象。這個專有名詞是在1984年由超個人心理治療師約翰‧威爾伍德(John Welwood)所提出,也是我個人當年很喜歡的超個人心理學家之一。心理治療(特別是在精神分析學派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在於喚醒我們自我(ego)真正的感覺感受。而這在沒有深度心理意識、只專注在靈性修行的身心靈工作者身上,就很容易會產生一種現象,如同寇特萊特(Cortright 1997)在本書中所描述的,我們在進行這些所謂的靈性修煉(無論是佛家的禪修或是當代身心靈工作者常言的沉浸在光與愛之中、或進入合一意識等等)時:「同樣的做法(靈性修行)也可能是為了防衛,掩飾表面的感受,勉強用另一種感受取代原有的感受……這種自我肯定容易使禪修者(亦或是身心靈工作者)脫離自己真正的感受……」而形成威爾伍德所描述的靈性迴避現象,強化心理結構的失功能,迴避情緒感受與內在創傷,藉由靈修來迴避我們的黑暗面、我們的真實面,致使我們和自己的核心自我愈來愈遠,和真正的靈性修行背道而馳。

 

在我的工作經驗裡,常見的防衛機制有否認、潛抑、解離、分裂、合理化等等。當身心靈工作者無法接納或覺察到自己的黑暗面,無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脆弱,就遑論去協助他人、服務他人。寇特萊特(1997)是這麼下結論的:「如果人格特徵的扭曲未經處理,自我的防衛結構就會常常影響到禪修(也可指當代身心靈各種靈性流派)。」

 

在當下「地球新意識典範」裡,人類已經有能力「知道」靈通、靈性能力原本就是我們本質上的一部分,存在於我們的DNA密碼裡。是我們過去的創傷將DNA裡的光體密碼蒙上了灰,一層一層地覆蓋上。每個人都擁有記得前世的能力,每一個人也都有超越五個感官的靈通能力。如果刻意去快速「學習」急於求成,確實容易引發所謂的「走火入魔」。此魔為心魔,解藥在深度心理治療、在潛意識裡,這裡面有完整的黑暗地圖,進入地獄,你的神通就被埋藏在那裡,不在你的靈性導師手裡。從錯誤的通道取得原本的力量,本就不是一條對的路徑,而超個人心理治療有解答、有地圖、有通道有路徑,它完整地帶領我們深入黑暗,看見自身的光。然而,人類於此,該有內心主軸通道連接本源,一切外在的理論或靈修系統,都在服務你的本質核心,善用它。

 

因此,我也竭誠地鼓勵這群真正有心要服務人類的身心靈工作者,可以將超個人心理治療當作你在這條路上的地圖,並且扎實地將靈性工作與深度自我探索當作終身的修煉。本書只是一個開端,如何繼續往下走,你的身體會告訴你。

 

時機到了!人類正在逐步覺醒中,我們開始在找回曾經遺失的靈魂碎片,一片、又一片……

 

 

2024年十二月 深秋的台中


後記:此文章收錄於心靈工坊2024年12月新改版的《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一書裡的推薦序。此書原為二十年前由易之新所翻譯的超個人心理治療書籍,時隔二十年,如今又被心靈工坊改版更換新封面再度出版,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朋友們來了解超個人心理治療的領域,我也將在今年度的四、五月份在心靈工坊提供八堂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持續關注相關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螺旋 光 意識|陳珏吟 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2024/07/29
最近這一年來,常常聽到身邊的男性友人們,用輕柔但語重心長的口吻對著我說:「我好累.....」 他們都不是會在生活中抱怨的人,更精確的說,他們都是對工作、對家庭超乎盡責的"好男人"。他們的處境常讓人心疼,可相較於社會上的女人們而言,他們能夠傾吐宣洩、連結自身陰性能量的出口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如果
Thumbnail
2024/07/29
最近這一年來,常常聽到身邊的男性友人們,用輕柔但語重心長的口吻對著我說:「我好累.....」 他們都不是會在生活中抱怨的人,更精確的說,他們都是對工作、對家庭超乎盡責的"好男人"。他們的處境常讓人心疼,可相較於社會上的女人們而言,他們能夠傾吐宣洩、連結自身陰性能量的出口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如果
Thumbnail
2024/05/14
出處: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By Robert Johnson(第十六章) 翻譯:陳珏吟 Jade Chen 浪漫之愛的真諦在於開創通往雙重啟示的道路:它帶領我們穿越西方思維的文字主義和物質主義,讓我們直接感受原型
Thumbnail
2024/05/14
出處: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By Robert Johnson(第十六章) 翻譯:陳珏吟 Jade Chen 浪漫之愛的真諦在於開創通往雙重啟示的道路:它帶領我們穿越西方思維的文字主義和物質主義,讓我們直接感受原型
Thumbnail
2024/05/08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2024/05/08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敘事治療是一種基於後現代觀點的治療方法,其知識背景融合了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文章推薦多本相關書籍,並根據難易度分為入門款、進階款和地獄款,方便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敘事治療。
Thumbnail
敘事治療是一種基於後現代觀點的治療方法,其知識背景融合了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文章推薦多本相關書籍,並根據難易度分為入門款、進階款和地獄款,方便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敘事治療。
Thumbnail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作者:布蘭特.寇特萊特 譯者:易之新 出版日期:2024 年 12 月 18 日 推薦文
Thumbnail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作者:布蘭特.寇特萊特 譯者:易之新 出版日期:2024 年 12 月 18 日 推薦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丹尼爾‧席格的書籍《心腦奇航》,從科學的視角分析靈性,深入探討心的本質與轉變,並結合個人經歷和思考,強調善良、慈悲及整合的重要性。書中提出九種整合系統,包括意識整合、記憶整合等,實踐這些理念可促進心智成長和自我認識,是一本兼具靈性和科學的好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丹尼爾‧席格的書籍《心腦奇航》,從科學的視角分析靈性,深入探討心的本質與轉變,並結合個人經歷和思考,強調善良、慈悲及整合的重要性。書中提出九種整合系統,包括意識整合、記憶整合等,實踐這些理念可促進心智成長和自我認識,是一本兼具靈性和科學的好書。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裡,科學與信仰已經不再對立,而是和諧共存,並共同為人類的心靈健康帶來改變。這個世界充滿了信仰療法中心,專門為迷失方向或痛苦中的人提供心理和精神的療癒,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裡,科學與信仰已經不再對立,而是和諧共存,並共同為人類的心靈健康帶來改變。這個世界充滿了信仰療法中心,專門為迷失方向或痛苦中的人提供心理和精神的療癒,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概念,強調物質與感知之間的關聯、以及靈魂與身體的關係。作者闡述了宇宙意識的層次,個體如何超越幻象,獲得更高的認知與理解,並指導人們回到遍一實在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概念,強調物質與感知之間的關聯、以及靈魂與身體的關係。作者闡述了宇宙意識的層次,個體如何超越幻象,獲得更高的認知與理解,並指導人們回到遍一實在的過程。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認識到有必要使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詮釋古老的道德經和佛經中的修道與修行。這部影片是認知科學與道德經、佛經的完美融合,探索它們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認識到有必要使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詮釋古老的道德經和佛經中的修道與修行。這部影片是認知科學與道德經、佛經的完美融合,探索它們
Thumbnail
尼采的名言「上帝已死」是他對西方傳統價值觀和宗教觀念的批判,意味著人們不再依賴宗教來解釋世界和賦予生命意義。維根斯坦的哲學則強調語言和認識論的重要性,他的觀點將西方哲學從傳統的哲學思考轉向對語言和思考方式的反思。這種轉變促使西方哲學進入靈性科學的領域,關注個體的內在本質和智慧的探索。
Thumbnail
尼采的名言「上帝已死」是他對西方傳統價值觀和宗教觀念的批判,意味著人們不再依賴宗教來解釋世界和賦予生命意義。維根斯坦的哲學則強調語言和認識論的重要性,他的觀點將西方哲學從傳統的哲學思考轉向對語言和思考方式的反思。這種轉變促使西方哲學進入靈性科學的領域,關注個體的內在本質和智慧的探索。
Thumbnail
《靈界運作:全面理解靈界生態,同步保護並健全自己的能量,讓身心再進化》 📖書封摘要: 小湛在本書中,系統性地從人類層次、靈魂層次、通靈者、靈界眾生,以及宗教、集體潛意識等逐一說明。同時也能解開許多困惑,譬如:   ★接觸了很多能量療法,為什麼狀況還是不見起色?   ★坊間有很多能量療癒師或大師,怎
Thumbnail
《靈界運作:全面理解靈界生態,同步保護並健全自己的能量,讓身心再進化》 📖書封摘要: 小湛在本書中,系統性地從人類層次、靈魂層次、通靈者、靈界眾生,以及宗教、集體潛意識等逐一說明。同時也能解開許多困惑,譬如:   ★接觸了很多能量療法,為什麼狀況還是不見起色?   ★坊間有很多能量療癒師或大師,怎
Thumbnail
助人工作不僅是一門專業,也是一門「面向人與自我的藝術」,因為手上的工具雖然都有「使用步驟」,但每一個心理分析師、諮商師使用起來卻結果不同。
Thumbnail
助人工作不僅是一門專業,也是一門「面向人與自我的藝術」,因為手上的工具雖然都有「使用步驟」,但每一個心理分析師、諮商師使用起來卻結果不同。
Thumbnail
「心智化」這個詞彙相當直觀的闡明了人的心靈成長過程,也切題的點出了心理治療的目地就是「拓展心智空間」,跟隨著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建構出了一套心理治療的工作藍圖。心理治療有如細膩的手作工藝,心智化的指引並非是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幫助我們拿捏分寸、知所進退。
Thumbnail
「心智化」這個詞彙相當直觀的闡明了人的心靈成長過程,也切題的點出了心理治療的目地就是「拓展心智空間」,跟隨著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建構出了一套心理治療的工作藍圖。心理治療有如細膩的手作工藝,心智化的指引並非是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在幫助我們拿捏分寸、知所進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