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者老師,多管閒事

好事者老師,多管閒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個天在賣場搞個小猴端正姿勢插曲後,回家給某孩唸了不少,不外是:太雞婆的個性,把工作上的道義外溢到生活,外顯的行為就是當個「囉唆鳥」,這樣以後會變成讓人討厭的老人云云。


我的確把話聽進去,想了好個半夜。

夜未央卻思未停,想自己在職場真就是個「好事者」老師不是?

像是有小孩在走廊奔跑,我會攔下教育一番;上個廁所不洗手、不沖水、不關燈,也會多說兩句;在學校聽到任何一個娃子說髒話,就是忍不住要教導。關鍵是,發現沒?這很多的「管閒事」都不是發生在我自己班上,也很多不是我導生班的娃。

這樣的多管閒事,其實也惹來不少「麻煩」。


像是曾經有同儕不高興了,跑來說,你不用管我班的小孩,我自己會管;也讓學校的小娃們貼了「很凶的老師」標籤,甚至,不只一次聽到這樣的對話:吵鬧的班級隊伍在快要經過我班級走廊前,班長會大聲喝斥同學:

「安靜啦,我們要經過某某老師班了。」

然後,吵鬧的隊伍瞬間安靜,接著,我就會和那班級幾十對眼睛在窗前交會,娃們是面露驚懼、我是一臉無奈。

我會多管閒事,因我知道身為教師,不是只要教育我班上的幾個娃就夠了,

「所有的娃都是我的學生」

師者就是有基本的教育責任啊,這是我投入教職的初心,不只得天下英才而教,而且要教天下為英才不是?


還有,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我怎可能只把我班娃子教育好就可?他們會在下課交流,會在安親班互動,也就是說,若我不把我所見的錯誤給予教育,我班娃子斷不可能自清於濁世而不染。

講髒話就是一個極具感染力的壞行為,就算你在班上禁止了,娃們在下課照樣學到,更讓娃們學到意外的錯誤認知:只要老師沒聽到就好。


在教育歷程中,我滿羨慕那些「只把自己班管好」的老師,那人的表現就是:

「只要走出他教室的空間範圍,學生的任何錯誤都不關我的事!」

我是很好奇要怎樣的修為才可以讓一個是非、價值,過了班級的大門後,就豬羊變色,就可以講台前還是個「是非」,講台外就矇混了,沒見到了是非?

雙標的社會現實,是否由此孵來?


說個例子。

某師就是這樣的「獨善其身」教師,不是自己班的娃他不管,就算在他面前飆髒話也是聽而不聞,就算他自己班的娃子在他教室外走廊大聲說了髒話,連我距離比他位子遠都聽到了,他還是充耳不聞,未見過他指導、教育過。

這樣說還不極端,還有更極端例子

有次去廁所,他班上兩娃子在洗手台玩水、潑得一地,我請他們不可以玩,倆娃應說好,可我知道那種夏日炎炎玩水豈是可停,娃子定是表面唯諾、背地違諾。

剛出門就和某師照面,點頭後他進廁所,我挺好奇他會處理嗎?

於是埋伏在飲水機邊裝模作樣裝水想探個究竟。


果然沒給我失望!

他優雅的出了廁所,我又進廁所,倆娃依然熱情玩水,一見我出現忙迭說,老師我們不玩了、不玩了啦。

那剛你班老師沒唸你們兩句?我問。

沒有啊,他甚至沒洗手就走了。娃倆笑著回我。

所以,我突然明白個道理,原來真正的關鍵是:同樣為師,但是對於「不乖」的標準其實是很寬的。

有人,像我,對娃們的行為規矩標準趨近於標準尺,是非黑白了然;但是有的為師,是可以遠離標準尺,大度大氣到沒有標準。

這就難怪每天見他面露微笑,也難怪他是那樣的「和氣生財」。我來當老師是銜著天命,他來當老師,就是個餬口飯。

對,再看看他面對娃們的調皮,SOP就是:打電話叫家長來,他不罵、不教育,這......不就符應我某位同學說的名言:

「幹嘛罵人家小孩,那是,人家的,小孩啊!」

看來,放在現今的社會氛圍,他才是識實務的俊傑之輩,而我,還真的是......不「識」任教師!

唉!這世道,大山大水,河水湍流,莫不過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萬法無常,留不住啊留不住,而且,「濯足入水,水非前水」不是?

raw-image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36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賣場回家當下,走去停車收費機,突然瞥見一幕景像。 走著走著,愈想愈不對,於是掉頭回去。 對! 就是這展示的兩娃,有一隻竟然在餐桌上趴著了。 我說, 嘿,累了就去床上睡,餐桌上別打盹啦。 瞧!你小熊哥哥坐得可好呢。 想想,光說也不是,這娃,年紀小坐大人椅,不合適,難怪坐姿不良。
    一位當主任的朋友說:「我明年要下去當老師了......」     我聽了有點傻眼!     上?下?     我在思考這個普遍存在教育圈內的問題:當主任就是「上」一層樓?當校長就是「更上」一層樓?那麼我要問:  「然後呢?更上上一層呢?」       我一直不認為在教育的這領
稍早的畢旅會議上有個小插曲。 因為卡到許多臨時冒出來的行程,原訂的畢旅時間勢必改期,這討論的過程中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時間,某家長突然冒出: 「有沒有可能週六、日舉行?」 . 最近因為一樁職場霸凌的悲劇引起關注(希望可以一直關注下去,不要一週後又雲淡風輕),許多人討論慣老闆問題。 是的,這
這天早自修50分鐘,就只教3題數學。 這面除了第一題,另外三個圖形迷惑了孩子,腦筋卡住了。 感嘆是:果然刺激少,腦袋就運作得不那麼順。 * 現在的課本教材愈來愈簡單,可老師這一路歷屆教下來,真的覺得是: 一代不如一代。 孩子智商是愈來愈聰明,可是面對數學的解題耐心、解題策略等能力都降
突然想到曾經在我教過的班上有個孩子,該怎說呢? 優秀! 對人和善、熱心服務、學業優良、性格溫和、認真負責......所有正向的四字評語放在他身上都恰如其分,品學兼優何止,體育也讚、美勞音樂科科狀元,光是願意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這品行,我在這年紀時根本做不到,常讓我心疼了呢。 . 當然他不
每年跳出來一次,我就氣一次,更是掉了修養罵一回! 這是2013年11月04日po的文章和當天的新聞。 沒有文學修養,看不出這裡的修辭高竿,自己現短就罷了, 還要指手畫腳指導行家怎樣那樣, 只有大人腦袋才裝著色情 標準不尊重專業! 自我膨脹。 又是一個李遠澤效應的展現,一項能
去賣場回家當下,走去停車收費機,突然瞥見一幕景像。 走著走著,愈想愈不對,於是掉頭回去。 對! 就是這展示的兩娃,有一隻竟然在餐桌上趴著了。 我說, 嘿,累了就去床上睡,餐桌上別打盹啦。 瞧!你小熊哥哥坐得可好呢。 想想,光說也不是,這娃,年紀小坐大人椅,不合適,難怪坐姿不良。
    一位當主任的朋友說:「我明年要下去當老師了......」     我聽了有點傻眼!     上?下?     我在思考這個普遍存在教育圈內的問題:當主任就是「上」一層樓?當校長就是「更上」一層樓?那麼我要問:  「然後呢?更上上一層呢?」       我一直不認為在教育的這領
稍早的畢旅會議上有個小插曲。 因為卡到許多臨時冒出來的行程,原訂的畢旅時間勢必改期,這討論的過程中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時間,某家長突然冒出: 「有沒有可能週六、日舉行?」 . 最近因為一樁職場霸凌的悲劇引起關注(希望可以一直關注下去,不要一週後又雲淡風輕),許多人討論慣老闆問題。 是的,這
這天早自修50分鐘,就只教3題數學。 這面除了第一題,另外三個圖形迷惑了孩子,腦筋卡住了。 感嘆是:果然刺激少,腦袋就運作得不那麼順。 * 現在的課本教材愈來愈簡單,可老師這一路歷屆教下來,真的覺得是: 一代不如一代。 孩子智商是愈來愈聰明,可是面對數學的解題耐心、解題策略等能力都降
突然想到曾經在我教過的班上有個孩子,該怎說呢? 優秀! 對人和善、熱心服務、學業優良、性格溫和、認真負責......所有正向的四字評語放在他身上都恰如其分,品學兼優何止,體育也讚、美勞音樂科科狀元,光是願意犧牲自己成就他人這品行,我在這年紀時根本做不到,常讓我心疼了呢。 . 當然他不
每年跳出來一次,我就氣一次,更是掉了修養罵一回! 這是2013年11月04日po的文章和當天的新聞。 沒有文學修養,看不出這裡的修辭高竿,自己現短就罷了, 還要指手畫腳指導行家怎樣那樣, 只有大人腦袋才裝著色情 標準不尊重專業! 自我膨脹。 又是一個李遠澤效應的展現,一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