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公司任職時,有位我印象很深的新人 Javis(很眼熟吧?他的名字源於《鋼鐵人》的全能 AI 管家)。看到 Javis 戰戰兢兢,很難不回想起當年留英回台後的窘境。老實講,即便現在我已經是主管,回想起那些「社會化」的過程,還是會捏把冷汗。
Javis 第一次開週會時,全程緊張到詞不達意,完全不像《鋼鐵人》電影裡能說善道的 AI 助理。有一天他來找我,說是萌生辭意、不適合這份工作,我追問原因,他說常講錯話、表現不夠專業,拖累前輩的進度,跟不上這份工作。
這讓我想起剛回台的第一份工作,對外書信用了「貴司」、「惠鑒」等生硬用語。旁人提醒,可以用比較口語的表達,而且「貴司」這詞根本不是台灣正確用語!那時的挫折記憶猶新,連基本商業書信都寫不好,實在打擊自信。
我跟 Javis 分享,工作上最重要的不是表現完美,而是要保持學習的熱忱。
說到這個,就要提另一件糗事:剛回到台灣時,每次跟同事或求職者互動都掛著超大的笑容,結果被同事笑說「笑得很像業務」或「東京迪士尼的導覽員」(去過的都懂吧!)。
現在我還是會露出那種「過於親切」的笑容,但我已經學會用這個特質拉近與同事的距離,而不是一味改變自己。
新鮮人常常把「犯錯」看得很可怕,但每個人的職涯都是在犯錯中成長。我有一位恩師常說「mistakes are stepping stones to success」。現在看到新人緊張兮兮,我都會分享自己的糗事,讓他們知道連主管都會出糗,何況是剛入職場的新人?
Javis 來找我那次,我跟他說:「就連現在的我,有時候開會還是會緊張。這不代表我能力不足,是表示我夠在意手上的任務。」看到他會心一笑,我知道他懂了。
職場新鮮人的焦慮、不安是很自然的,重要的是與情緒共處,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步調。就像我從一個經常用「貴司」的菜鳥,到能坦然分享糗事的主管,這一路走來的每個失誤,都是讓我更了解職場的重要經驗。
順帶一提,現在 Javis 跟我還是很好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