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奇緣》在2017年剛開始上映的時候,我一直忙於學業而無法觀看電影內容,直到現在,因為研究所同學約我看電影的關係,我才能有空到電影院專心看一場竟然會讓我落淚的電影(想來也感到不可思議😮),就是《海洋奇緣》的續集,裡面大多談論的是海洋與人之間的連結內容,總讓我想起小時候曾看過的《北海小英雄》。
相較於介紹維京人從北歐進軍到英國、歐洲各地的《北海小英雄》,《海洋奇緣》一直強調酋長之女莫娜背負部落族人的使命與期望,能使部落與各個海島人群有所連結,守護海洋的永續與和平,而且我發現裡面的海島背景感覺參照了紐西蘭毛利人的生活,進行改編成奇幻故事🧐
不論劇情發展與結局如何,以下是我對《海洋奇緣2》的感想和評論:(請尊重著作權,感謝讀者😊)
莫娜被一道帶著黑暗魔法的閃電擊中,感應到部落的祖先陶泰·瓦薩召喚她,並希望她能完成殲滅黑暗魔法的詛咒。當她醒來,即使仍有猶豫,卻已下定決心打算解決祖先陶泰·瓦薩告訴她的問題。於是,在族人紛紛歡送的儀式之下,拂帆而遠行。
莫娜在一場暴風雨之中,與船上的隊員、船帆無意中捲入漩渦裡,並且剛開始與他們走散,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遇見了蝙蝠小姐,如同剛成年的少年、少女遇見陌生人,難免帶著靦腆與恐懼,但是當莫娜了解蝙蝠小姐也深受詛咒的困擾,她更加了解自己的使命與任務—連結各大海洋與海島上的居民,同時遇到了剛從困境中掙脫的好朋友—半人半神的毛伊。
2.和諧的團隊合作是個人持續學習、工作,並獲得最大快樂的進步動力
“Motivation comes from working on things we care about. It also comes from working with people we care about.” — Sheryl Sandberg
「動力,不僅來自於做我們在乎的事情,也來自於和我們在乎的人一起工作。」臉書首席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一群志同道合、相互學習與成長的人可以使個人走得更久」一直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家經營的理念之一,不外乎是主管給予的任務難易度,以及我們對任務的認知動力所驅使。而在《海洋奇緣2》的劇情裡,莫娜原本想要獨自前行,但是她的酋長爸爸不放心她,於是建議她應該要帶一些族人成為團隊成員,讓她能專心面對祖先陶泰·瓦薩給予的使命與任務,其他人則是可以幫忙外面的事情。
莫娜於是聽從爸爸的建議,開始尋找部落的族人,找到了造船技術最專業的蘿托(Loto)、種植植物的克勒(Kele)、以及專門寫圖文故事的莫尼(Moni),其實也暗示了我們未來在chatgpt時代之下,製造業、農業、過濾訊息的知名出版社與影視業,為人類的文明歷史發展撰寫科技引領社會變遷的必經過程,而商業交易逐漸以電子支付為主,也代表未來下一代的能力不只重視技術創新的能力,也要有辨別訊息真假的人文能力,與萬物共存,因此,人類的幸福快樂通常都是跳脫這些能力而重新回顧過去貢獻,或是遇見新的人、事、物分享而獲得的。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 龍應台
莫娜與篩選的組員背負祖先給予的使命,並在族人的歡送儀式之下,乘船而漸行漸遠,每個人都無法預料莫娜會用多久的時間完成祖先曾經無法做到的使命,如同夸父追日般地看著祖先在天空中所暗示的光,但是莫娜認為自己有辦法完成任務的時候,遇到了可可毛怪,可可毛怪希望藉由他們對付超大型的蛤蜊,讓可可毛怪可以回家,就在莫娜一行人連同船進入蛤蜊的身體裡,要將毒箭射向蛤蜊的弱點時,他們無形中捲入了無法控制的旋渦,連可可毛怪的一位士兵向首領致敬,斬斷繩索,變成「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離別,令我想起以下這句話: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目送》 龍應台
或許,心之所向能帶莫娜到達她想完成的目的地與任務,成為更好的自己,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反過來看著現實中的我們也許可能想過自己的夢想與任務,最終只有自己知道是否真的將它變成現實。
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狄更斯
我們或許都承受「完美主義」的思考方式,不斷在競爭的社會中表現自我的獨特性,但是沒有幫助其他人走出困境,你如何能表達你的獨特性,而不是普遍性?成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或學生也許能顧及我們的三餐溫飽,以及家人的生活開銷,可是成為一個有能力幫助他人成長與走出困境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劇情中,莫娜總是認為她無法做對的事情,但是毛伊認為她其實有能力做到對的事情,只是當下沒有任何自信面對與接納不完美的自我,自責讓莫尼掉入海中差點溺死,於是當她回到隊伍中,卻發現她的隊員早已重新打造新的船槳與修補船隻的破洞,告訴她:「我一生都在經歷我們民族的故事,但是你給了我體驗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成長。」如同《禮記·訪記》曾言:「 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
讓我想起一段真實的故事—曾在工作中迷茫、失敗中的一位20多歲小女孩,在下一份的工作任務中負責課程規劃或是宣傳課程網站之事,但是她對工作的熱心與細心卻意外地幫助了一位願意學習語言的70多歲阿公,後來得知阿公是住在她家對面的住戶,孫子是會計師,後來成為補教業教師,也開始打開她的視野,於是透過孫子的口述中得知阿公動手術時口中念著小女孩和她的姊姊之模樣,當時孫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小女孩遇見那位孫子,解釋一番,得知小女孩是對面阿公口中念的人,也難以想像小女孩成為對面住戶夢寐以求的高材生,長得清秀、可愛,因此,小女孩和她的家人有時接到對面阿公需要照顧一下的電話,她們總是毫不猶豫地幫忙,孫子則是三不五時地送一些吃的東西給小女孩家人,也會幫助小女孩給予所需要的書籍,使小女孩能得以通過她想要的相關考試,順利地進入自己想要的行業工作。
總體來說,嘗試不代表一昧的衝動,而是勇於突破自己困境的一種方式,默默地耕耘到能無意中實現理想,也有人評估可以承擔風險與年齡漸長的情形之下,選擇開啟自我覺察的旅程,一路上會遇見新的人,揮別舊有的人、事、物,卻不代表我們會忘記或是失去那些教會我們成長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