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2025一月號」原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嗨,未來的我,2025新年快樂

以前的你在這一年的

資產3015k,負債1070k,淨值總共1944k

負債組成有信貸、學貸、說服父母利用起來的閒置信用資源、信用卡零利率,按照金額排。

其中今年下旬借了元大信貸餘額是435k,利率2.99%不過含開辦總年費用大約是3.多%。

學貸因為今年政府自動用疫情名義編預算補貼,莫名其妙少了五萬多,剩下334k,低薪的你決定繼續延期。

說服父母的小額部分大約明年就要到期了,主要是媽媽被資遣的特殊資格可以利用的勞保和保單優惠利率貸款,利率大概從借款當下1.7到現在2.1%了,加上其他小額的閑置資金約221k。

信用卡費剩下79k,可能是因為升息吧,多數銀行大幅調降分期卡的優惠,上海銀行小小兵卡和渣打LINE bank聯名卡都失去了優勢,分別只剩下醫療學費通路和萬事達世界卡權益的功能而已,現在主力卡使用元大分享卡(目前保費也贏聯邦M卡了),超過5000的消費使用玉山國旅卡。

這一年的勞務總收入是336k,總支出是222k,存下113k,儲蓄率是33.8%。

你的收入沒有實質增加,考慮CPI甚至是倒退的,但這是你自己做的決定,記得不要被海妖迷惑走向慾望跑步機搞死自己。

明年看起來名目薪資調幅超過12%,但扣掉勞健保剩下多少就等明年在跟你報告了。

今年的總支出少了2023年10%,前三大的分類是女友、保費及住居,佔了53.6%

這一年的投資有一些改變,首先是由於增加一筆信貸以及新工具台指期的習得達成了目標,所以現在的主軸是降槓桿、分散風險。

今年淨值扣除去年一月淨值,再扣除收入減花費的結餘(你的投入),1944-1023-113=808k

窮(低收入)的好處是一點點的增加就會很有感,保持降低慾望是功課,最近越來越不在意小額花費了。

盡量用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避免任一段時期花的太少導致後悔,讓整個人生賺到的平均到每一個時期去支出,考量每個時期的品味能力,也是功課。

這可能要求不止要借錢投資,也要懂得聰明買下你可以買到的,今年的你最大的毛病是老毛病,經常消化不良,第二大問題是出賣太多時間沒空花錢買體驗。

目前為止你胃鏡大腸鏡也做了,飲食恰好是你無法完全控制的,時間是考量單位壓力後做的選擇,目前你決定用保持健康換取時間,保持健康的身體等待資產成長,期待晚點的你不要退化太快。

你降槓桿使用的方式,是把6300k等權重分散到5個類型的風險資產,分別是JPGL、IMID、AVGS、QMOM、台指期。

你原來想的是3015K的50%平均分配到四檔ETF,做地理和因子分散,另外50%現金就參考槓桿ETF做3倍也就是總資產150%的台指期,去符合生命週期投資法的兩倍槓桿操作。

但因為ETF發行分別在美國、德國和英國的交易所,而使用不同券商(國泰、富邦)去達成,本來選擇標的是AVUV,後來發行了德國更符合自己需求的AVWS,又發了英國的AVGS。

你先在國泰把全部AVUV賣出、買進QMOM,然後在富邦買進AVWS,然後又過幾個月在AVGS跟AVWS之間視bid/ask狀況和歐元美金匯率選擇買進當下可互相取代的標的。

所以目前實際上主要持有五個ETF(QMOM、JPGL、IMID、AVWS、AVGS),其中只有QMOM在國泰加上發行順序問題比重有些失衡超配。

國泰目前拿了一支個股MSTR,就當成比特幣,因為我們台灣人被金管會保護不會被割韭菜買不到複委托的加密資產,你又不打算用交易所和海外券商,就買它當間接持有,佔2%,現在大約是2100刀,比特幣最終不在6300k裡面,但因為它的波動,考慮提前加入配置。

另外目前的資產要達成6300k的目標只開兩倍槓桿有點不夠,但期貨經常有追繳通知還可能斷頭,所以你其實開了超過三倍的槓桿。

以目前多一口大台空一口微台的持倉,用封關小台收23806點計算,大約是4523k的部位,因為遠月要多20%保證金,考慮開三倍以上的槓桿波動,你兩個月轉一次避免保證金的增加,雖然現在的環境是實質正價差,這幾次轉倉算來利率大約在0.5-3.5%,正價差時大,前幾天又非常小。

為了不想買賣或電匯美金在國泰和富邦轉移,又要平衡動能和價值因子,在富邦那裡加碼了不少,你實際上大約持有1786k的ETF,還沒能完全平衡,導致期貨那邊現在槓桿率大約是3.8倍,其實遇到大跌爆倉也是很可能的,到時候要想辦法把剩下的錢拿去買正2,不要失去曝險,絕對不能在低點因為爆倉失去曝險。

有很多現金在數位帳戶裡面,會產生一種閒置資金很多的錯覺,這些可不能動,甚至理論上你應該賣出一部分ETF去換成更多現金降低期貨斷頭的風險,然後這些現金可能要找一些流動性高的地方停泊,目前在上海商銀cloudbank和永豐大戶各停了30K、linebank停了10k,然後剩下的都拿去定存了,一直在猶豫今年王道銀行的新戶活儲好像不賴該不該開,等部分一個月定存到期再決定吧。

avatar-img
16會員
64內容數
歡迎大家來到mooncake沙龍。 這裡最主要是分享閱讀、理財、情侶日常分享,目前還沒有固定方向,希望大家都可以不吝嗇提出建議,我們會超級感謝大家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cak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住在離工作地點很近的透天厝,卻飽受家庭成員間的爭吵困擾,該搬出去住嗎?作者描述了與家人相處的矛盾與掙扎,並尋求讀者提供建議。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人生有限」教你如何放下掌控慾望,從容面對有限的人生。作者提出許多觀點,例如科技進步並未帶來更多餘裕,反而增加焦慮;追求效率反而降低效率。書中提供培養耐心、接受問題、按部就班等方法,幫助讀者更從容地生活。最後,作者提出五個反思問題和十種工具,引導讀者坦然接受人生的有限性。
新年新希望!月餅小姐的2025年目標與新年規劃分享。結合目標審查結果,設定可行性高的新年目標,並分享時間管理技巧,提醒大家設定目標需考量時間有限性。
面對八月臺股重挫,投資人如何應對風險?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損失70萬的經驗中反思承受能力、套牢時長、以及投資策略的風險。文中探討了理性投資與非理性行為的衝擊,並提出關於生命週期投資與年輕投資人在面對大跌時的應對策略。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和竹竿先生在2024年11月的花蓮三天兩夜旅行行程,分享了來自花蓮的美食、景點和住宿。無論是美味的餐廳、自然景觀,還是當地的夜市,本次行程都讓我們感受到東部的獨特魅力和放鬆的氛圍,適合任何想要逃離煩囂的旅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制定自己的花蓮旅行計劃。
本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2024年初設立的各項目標達成情況,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也分享了過程中的成長體驗。作者提到在設定2025年目標時,會更謹慎,確保目標更明確且清晰,以便計算達成率。文章中也提到健身的成功經驗以及重要的支持夥伴。即將重啟目標設定的旅程,期待與大家共同分享與交流。
住在離工作地點很近的透天厝,卻飽受家庭成員間的爭吵困擾,該搬出去住嗎?作者描述了與家人相處的矛盾與掙扎,並尋求讀者提供建議。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人生有限」教你如何放下掌控慾望,從容面對有限的人生。作者提出許多觀點,例如科技進步並未帶來更多餘裕,反而增加焦慮;追求效率反而降低效率。書中提供培養耐心、接受問題、按部就班等方法,幫助讀者更從容地生活。最後,作者提出五個反思問題和十種工具,引導讀者坦然接受人生的有限性。
新年新希望!月餅小姐的2025年目標與新年規劃分享。結合目標審查結果,設定可行性高的新年目標,並分享時間管理技巧,提醒大家設定目標需考量時間有限性。
面對八月臺股重挫,投資人如何應對風險?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損失70萬的經驗中反思承受能力、套牢時長、以及投資策略的風險。文中探討了理性投資與非理性行為的衝擊,並提出關於生命週期投資與年輕投資人在面對大跌時的應對策略。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和竹竿先生在2024年11月的花蓮三天兩夜旅行行程,分享了來自花蓮的美食、景點和住宿。無論是美味的餐廳、自然景觀,還是當地的夜市,本次行程都讓我們感受到東部的獨特魅力和放鬆的氛圍,適合任何想要逃離煩囂的旅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制定自己的花蓮旅行計劃。
本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在2024年初設立的各項目標達成情況,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也分享了過程中的成長體驗。作者提到在設定2025年目標時,會更謹慎,確保目標更明確且清晰,以便計算達成率。文章中也提到健身的成功經驗以及重要的支持夥伴。即將重啟目標設定的旅程,期待與大家共同分享與交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src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年績效尚可,符合我的「低波動、賺錢穩定、賠錢少於大盤」的標準。 來到了年底,就要想想明(2024)年預期的獲利主軸是什麼? 有沒有要轉換的持股呢? 美債20年 目前降息預期導致價格短線上升,但降息還沒那麼快,所以現在到降息前應該是區間小震盪,也許會微幅上升。 續抱,預期今年續領
歲末年終,總得應景來檢討一下今年,然後展望一下明年。2023年,總共漲了3793點,漲幅為26.8%,都超過一路上漲的2021年。今年大家應該都有賺到錢吧?明年會續漲,還是會重蹈2022年一路下跌的走勢呢?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年績效尚可,符合我的「低波動、賺錢穩定、賠錢少於大盤」的標準。 來到了年底,就要想想明(2024)年預期的獲利主軸是什麼? 有沒有要轉換的持股呢? 美債20年 目前降息預期導致價格短線上升,但降息還沒那麼快,所以現在到降息前應該是區間小震盪,也許會微幅上升。 續抱,預期今年續領
歲末年終,總得應景來檢討一下今年,然後展望一下明年。2023年,總共漲了3793點,漲幅為26.8%,都超過一路上漲的2021年。今年大家應該都有賺到錢吧?明年會續漲,還是會重蹈2022年一路下跌的走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