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式行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只聽過一個人抱怨,很討厭台灣車廠/修車廠的說話方式。我自己也不喜歡,我自己接觸交通工具很長時間,很多事情我理解,但是不認同這樣的恐嚇行銷。


譬如機油,有的技師會說:「要換好一點的拉~你換這麼爛的哪一天開在高速公路上車子忽然縮缸停在半路被後面的卡車撞死了不要來找我。」

如果是正常的機油,沒聽過縮缸跟機油是直接關係的,有的話請告死那個機油廠。我認同機油好壞對性能/舒適性/耐用性/保護性都有關聯,機械本來就會正常磨損,就像有人吃飯一頓30元吃粗飽就行,有人一頓3000元要吃的養生,這是個人選擇,不能說吃30元的人就會被毒死。如果賣有毒的東西給客人吃,那當然不對。


譬如輪胎,有的技師會說:「你這個輪胎用三年了,可以換了啦~不換也可以,哪天在路上爆胎車禍撞死人了不要來找我。」

如果輪胎沒有明顯破損、龜裂、變形,還沒到磨耗指示線,這麼容易爆胎也請麻煩告死輪胎廠,畢竟公路局自己的建議是10年壽命。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輪胎磨到編織層了還不換,這時候恐嚇一下是為了客人安全著想。但是看到更多的,是輪胎明明還堪用,卻不斷恐嚇消費者。


譬如剎車皮,有的技師會說:「你這個可以換了拉~不換到時候煞不住撞死人別找我!」

可是明明煞車皮還有肉厚,還可以用很長一段時間,提早更換是一種選擇,你可以建議,不需要恐嚇。


諸如此類的話太多,個人經驗還真的是車輛維修人員最常這樣說。如果我賣筷子也說:「你那個木筷換了拉~不然上面都是黴菌細菌,吃下去死人了到時候不要來找我。」或是說「你那個塑膠筷繼續用拉~吃太多塑膠到時候斷子絕孫不要找我。」也可以說:「那個來路不明的大陸不鏽鋼筷很好用阿~不知道吃多少重金屬進去老了躺在醫院還找不出原因」我個人是討厭這種說法,還是其實這樣會賣比較好?


木筷沒這麼不堪,人體也沒這麼脆弱。不過如果明顯發霉了還是建議更換。

塑膠筷有明確影響的大概都不能用在餐具上,只要在正常溫度下,塑膠沒有裂解的跡象,塑膠筷還是很安全的。

不鏽鋼筷吃到重金屬,應該很難。就算有,金屬很難透過筷子大量融出進入人體。


所以這是一種選擇,便宜的不是不能用。只是你有更健康更好的選擇,有可以規避其他已知未知風險的選擇,有更好夾好握用起來更順手的選擇。

好筷,不拿嗎?

https://shopee.tw/worldchop



avatar-img
0會員
40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筷邸家話家常 的其他內容
有客人問,那就來回答。我會說這是很好的東西,但是貴,並不是那麼必要。 來談談抗菌,抗菌簡單說有2種,一種是直接殺死細菌,一種是阻止細菌增長。不管是哪一種,一定有觸發機制跟原理。舉例來說,光觸媒殺菌,前提是要有光。銅離子殺菌,前提要直接接觸或是有介質。 問答題來了,抗菌不鏽鋼餐具,沒有清洗上面有食
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蠻驚訝的,我發現這個行業沒有標準。簡單的說就是任何事情都是廠商自己說了算。曾經還有雄心壯志,那就來做業界標竿好了,建立餐具界的通用標準。後來發現大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那些標準那些測試,對於婆婆媽媽來說太困難了,雖然年輕一代的比較能接受,但還是一知半解。 沒有標準這件事情最可怕的就
這也是客人很常問的問題,不鏽鋼筷吃火鍋會不會燙到?現在的火鍋店用不鏽鋼筷的應該很多,但是應該沒有聽過不鏽鋼筷湯到手的吧?倒是食物很燙容易燙到嘴巴。有些事情很神奇,鐵鍋跟不鏽鋼鍋看起來很類似吧?但是其實導熱差非常多,差了3~4倍。不鏽鋼導熱很差,金屬裡面算是奇差無比的材質。 有人說鐵鍋很好用,不鏽鋼
這大概是詢問度前5名的問題。 黑色的、金色的、玫瑰金的餐具很漂亮,但是大家都有經驗,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脫落。所以很多客人都會試探性的問一下:「會不會掉」
小時候大人都會教導我們「需要」跟「想要」的差別,主要是想培養節儉不要浪費的習慣。但是現在生活富足了,當基本的需求面都被滿足的時候,這兩者的界線就變得很模糊。現今社會,買東西應該不只是考慮「生存面」的需求,「心理面」也非常重要,所以我把這兩個詞重新定義成「必要」跟「需要」。 什麼是必要,就是
有客人問,那就來回答。我會說這是很好的東西,但是貴,並不是那麼必要。 來談談抗菌,抗菌簡單說有2種,一種是直接殺死細菌,一種是阻止細菌增長。不管是哪一種,一定有觸發機制跟原理。舉例來說,光觸媒殺菌,前提是要有光。銅離子殺菌,前提要直接接觸或是有介質。 問答題來了,抗菌不鏽鋼餐具,沒有清洗上面有食
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蠻驚訝的,我發現這個行業沒有標準。簡單的說就是任何事情都是廠商自己說了算。曾經還有雄心壯志,那就來做業界標竿好了,建立餐具界的通用標準。後來發現大家根本不吃這一套,那些標準那些測試,對於婆婆媽媽來說太困難了,雖然年輕一代的比較能接受,但還是一知半解。 沒有標準這件事情最可怕的就
這也是客人很常問的問題,不鏽鋼筷吃火鍋會不會燙到?現在的火鍋店用不鏽鋼筷的應該很多,但是應該沒有聽過不鏽鋼筷湯到手的吧?倒是食物很燙容易燙到嘴巴。有些事情很神奇,鐵鍋跟不鏽鋼鍋看起來很類似吧?但是其實導熱差非常多,差了3~4倍。不鏽鋼導熱很差,金屬裡面算是奇差無比的材質。 有人說鐵鍋很好用,不鏽鋼
這大概是詢問度前5名的問題。 黑色的、金色的、玫瑰金的餐具很漂亮,但是大家都有經驗,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脫落。所以很多客人都會試探性的問一下:「會不會掉」
小時候大人都會教導我們「需要」跟「想要」的差別,主要是想培養節儉不要浪費的習慣。但是現在生活富足了,當基本的需求面都被滿足的時候,這兩者的界線就變得很模糊。現今社會,買東西應該不只是考慮「生存面」的需求,「心理面」也非常重要,所以我把這兩個詞重新定義成「必要」跟「需要」。 什麼是必要,就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前騎車或開車時,發生一點小擦撞,習慣性的會先說,不好意思,那不是承認自己有錯,而是對於發生事情的無奈。 後來是雙方一開口,就相互指責,只因為那句話,會變成認錯的同義詞,感謝法官們讓這社會多了許多炸藥味。 有段時間,計程車的司機給人的觀感真的很差,只要一點事故,馬上就圍了十幾輛計程車,因為只有他
如上一篇所說的,按照排好的行程來到了溪邊,司機大哥們看到我開著工具車到來很是驚訝:(是妳要來修理車的嗎?)我微笑了一下說對啊,看他們面面相覷彷彿在說:怎麼會是個女的!到底行不行啊,當我蹲下身鑑定車輛損壞情形時,下意識就知道後腰背的傷疤一定會被看到,嘖,不管了,還是先搞好車子再說了,隨著工作的困難度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停等紅綠燈時,聽著旁邊改裝過後異常吵雜的排氣管聲音,心裡不由得升起了股厭惡煩躁感。 那是超過100分貝的噪音!
某天與同事的一段對話,說某汽車精品店非常奇怪,只要到那邊的汽車,最後都會無緣無故更換輪框,明明汽車輪框的損壞度微乎其微,但經店家不經意的對話,就成為必須更換輪框的待宰羔羊,這是為什麼?
Thumbnail
我們的車塞在往零件裝配廠的路上。這裡有很多貨車,前面似乎發生事故。 嗆伯狂躁的一直拍喇叭,我把手護到方向盤上,好說歹說才制止他發出噪音。 「媽的,真想下車把這些車都推開。」 他一邊抖腳一邊大口吸菸,忍耐度就像燃燒的香菸一樣快要見底。
對岸奇怪又搞笑的行動電話廣告,不知大家會不會像我一樣被重重戳到笑點?
附近有個從大陸來的鄰居,由於年紀相約,算是比較能談得上話。 有一天我剛好開車回來,遇見他,聊了幾句,順便看看我那臺車。於是,我就簡單向他講介: 在這裡買新車,一般都是信得過的,例如車子和輪胎的生產日期,都清楚驗明(我的都是今年六月份生產),貨真價實,華洋無欺。 但在國內(大陸),就真難說了,明
相信大家一定都遇過: 如果是開車族,明明另一台車位處外側車道偏後方,轉彎時硬要急速繞過你硬切進去; 如果是機車族,明明緊跟前方車流,就是會有別的機車騎士,先拿後照鏡朝你卡位,接著硬要切到你和汽車車流中間的小小縫隙,鑽好鑽滿。 拿捏好距離,是合理超車;貼著你超車,其實就是插隊。 檯面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前騎車或開車時,發生一點小擦撞,習慣性的會先說,不好意思,那不是承認自己有錯,而是對於發生事情的無奈。 後來是雙方一開口,就相互指責,只因為那句話,會變成認錯的同義詞,感謝法官們讓這社會多了許多炸藥味。 有段時間,計程車的司機給人的觀感真的很差,只要一點事故,馬上就圍了十幾輛計程車,因為只有他
如上一篇所說的,按照排好的行程來到了溪邊,司機大哥們看到我開著工具車到來很是驚訝:(是妳要來修理車的嗎?)我微笑了一下說對啊,看他們面面相覷彷彿在說:怎麼會是個女的!到底行不行啊,當我蹲下身鑑定車輛損壞情形時,下意識就知道後腰背的傷疤一定會被看到,嘖,不管了,還是先搞好車子再說了,隨著工作的困難度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必推,敝人心有靈犀,我就是在當時外送行業沒有發展前途與紅利時就先卡位了。為了家計,騎一台破機車幫店家外送。被狗追,被豪宅管理員瞧不起。這些心酸史只有我的車子跟我的輪胎知道而已。每天這樣騎車也不是辦法,輪胎都磨光光了,出車禍很多次,也沒有理賠。這些苦日子造就了我現在可以用文字的力量來感動讀者
Thumbnail
停等紅綠燈時,聽著旁邊改裝過後異常吵雜的排氣管聲音,心裡不由得升起了股厭惡煩躁感。 那是超過100分貝的噪音!
某天與同事的一段對話,說某汽車精品店非常奇怪,只要到那邊的汽車,最後都會無緣無故更換輪框,明明汽車輪框的損壞度微乎其微,但經店家不經意的對話,就成為必須更換輪框的待宰羔羊,這是為什麼?
Thumbnail
我們的車塞在往零件裝配廠的路上。這裡有很多貨車,前面似乎發生事故。 嗆伯狂躁的一直拍喇叭,我把手護到方向盤上,好說歹說才制止他發出噪音。 「媽的,真想下車把這些車都推開。」 他一邊抖腳一邊大口吸菸,忍耐度就像燃燒的香菸一樣快要見底。
對岸奇怪又搞笑的行動電話廣告,不知大家會不會像我一樣被重重戳到笑點?
附近有個從大陸來的鄰居,由於年紀相約,算是比較能談得上話。 有一天我剛好開車回來,遇見他,聊了幾句,順便看看我那臺車。於是,我就簡單向他講介: 在這裡買新車,一般都是信得過的,例如車子和輪胎的生產日期,都清楚驗明(我的都是今年六月份生產),貨真價實,華洋無欺。 但在國內(大陸),就真難說了,明
相信大家一定都遇過: 如果是開車族,明明另一台車位處外側車道偏後方,轉彎時硬要急速繞過你硬切進去; 如果是機車族,明明緊跟前方車流,就是會有別的機車騎士,先拿後照鏡朝你卡位,接著硬要切到你和汽車車流中間的小小縫隙,鑽好鑽滿。 拿捏好距離,是合理超車;貼著你超車,其實就是插隊。 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