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敢自稱「鐵粉」,但也算是個「福爾摩斯」系列的書迷,當人們醉心於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我卻倒頭栽進福爾摩斯的倫敦夜空,架上掛的獵鹿帽無法分類學院,燃著火星的煙斗也不含鳳凰羽毛,國王十字車站的巫師月台擠滿著麻瓜,我則孤身一人在貝克街上按圖索驥,他的思維、他的演繹法、他的神來一筆,總使我驚為天人、酣暢淋灕;「華生,你只是看,沒有觀察。」福爾摩斯說道,我打趣地回應:「夏洛克,你很白目,沒人說嗎?」,突然間,無意識的玩笑如雷擊般,擊穿冰冷的文字,反射向角落邊的書熠熠生輝。這英國最知名的偵探,能從遺落的德比帽找出藍寶石,卻無法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嗎?
《深度洞察力》作者參閱大量的實驗資料與調查報告,將洞察力分為內在和外在,前者代表對內心價值觀的解讀,後者是如何應對外界回饋的行為,若缺乏內在洞察力,就像不知道選哪一所科系的應考生,迷茫、疑惑、不稱心,若是外在洞察力低下,就會變成剛愎自用的暴君,倔強、孤僻、不聽勸,換句話說,一個人若要建立起完善地認知框架,除了認識自己,也要了解別人的看法,內外兼修、不可偏廢,這便是經常被提及的「自我覺察」,也是本書中所稱的洞察力。
某個冬天,我經過師範大學的後街想暖個胃,馬路對面站著一位溫香艷玉的女人,雙手捧著可麗餅在紅綠燈底下搔首弄姿,身後的燈控、化妝師、攝影助理拎著工具包,全副武裝,小小的團隊卻五臟俱全,硬是把斑馬線點綴成香堤大道,車窗後的謾罵似乎都轉變成了驚呼與讚揚,她是她世界裡的模特,卻是我眼裡阻我果腹的山賊,典型的缺乏「外在洞察力」患者;終於有人走向前,將擋住車道的反光板移開,伸手把她從巴黎拉回台北,這一瞬,她腦中的自覺鬧鈴想必直達天聽,逐漸融化的草莓香蕉也因爲她的頻頻鞠躬,掉了幾滴在水泥地的窟窿中。
回到開頭的福爾摩斯身上,他通透的內在洞察力就像工業革命的蒸汽火車,知所去處、知其目的,誓揚人間正義至死方休,但整條路線怎會如此輕易?胡攪蠻纏的醉漢、指東畫西的政客、挑肥揀瘦的名媛,一節車廂百種人,若列車長無法挺身而出,不願定期查閱意見信箱、逐個關切乘客想法,從未認真對待「別人眼中的自己」(外在洞察力),進而仔細思量大家的回應、與時俱進,就必定會如蒸汽火車般,駛出歷史舞台;切莫誤會,不是要求福爾摩斯詠唱黑魔法、調製吐真劑,而是希望某個時空中的他,做個紳士也當個聆聽者,對雷斯垂德少一些譏諷、對蘇格蘭場多一些敬畏,雖然對案情的幫助可能有限,但至少在後世的各類延伸劇中,「高功能反社會人格」的設定就可以慢慢被平反了吧!
按響鬧鈴、獲得回饋、分析意見、採取行動,藉由洞察外在的刺激,提升內在洞察力的省思,濃縮起來就是八個字:「縮小自己,放大別人」,但本書若只是如此,就未免俗不可耐了;作者塔莎是全美知名的管理顧問,善用實例、心理學破除大眾迷思,挖掘潛意識只是徒勞,寫日記未必能看清自己,反覆思考更不是自省的正確方法,舉凡種種;如何避免腦袋也換掉的換位思考,如何不靠靜坐培養正念,你聽過「奇蹟式提問法」嗎?你有吃過一頓「說出真相的晚餐」嗎?讀起來趣味橫生。
我不知道你的意願,但若我是華生,當福爾摩斯又再隔離外界時,我會確保這本書掛在他的鷹鉤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