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PCSK9 抑制劑: Lerodalcibep 治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FH)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 3000 萬人。 由於出生時就暴露於高 LDL 膽固醇中,FH 患者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風險顯著增加。

治療目標

🔵 對於已確診 ASCVD 或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子的 FH 患者,LDL 膽固醇目標值應低於 55 mg/dL(1.4 mmol/L),並至少降低 50%。

🟢 對於沒有確診 ASCVD 或其他危險因子的 FH 患者,LDL 膽固醇目標值應低於 70 mg/dL(1.8 mmol/L),並降低 50% 以上。

Lerodalcibep:第三代 PCSK9 抑制劑

🟡 Lerodalcibep 是一種新型小分子結合蛋白 PCSK9 抑制劑,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劑量為 300 毫克。 與單株抗體不同,Lerodalcibep 不需要冷藏,注射體積更小(僅 1.2 毫升)。

臨床試驗結果

🔵 一項開放標籤延展試驗 (Liberate OLE) 評估了 Lerodalcibep 在 703 名需要額外降低 LDL 膽固醇的 FH 患者中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 結果顯示,在 72 週的研究期間,Lerodalcibep 使 LDL 膽固醇平均降低約 50%,且這種降幅持續了整個研究期間。 LDL 膽固醇的絕對降幅約為 72-76 mg/dL(近 2 mmol/L)。

🔵 此外,Lerodalcibep 還使 ApoB 降低約 36%,脂蛋白 (a) 降低約 25%。

🟢 重要的是,LDL 膽固醇的降幅與性別、身體質量指數、種族和背景降脂治療無關。

安全性

🟡 Lerodalcibep 的耐受性良好,因不良事件而停藥的情況並不常見。 唯一值得注意的不良事件是注射部位反應,發生率約為 2.3%,但均為輕度或中度,無嚴重或持續性反應。

結論

🔴 Lerodalcibep 是一種每月一次注射、體積小、耐受性良好的新型 PCSK9 抑制劑,可顯著降低 FH 患者的 LDL 膽固醇水平。 它為需要終身治療的 FH 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長期依從性改善方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3會員
246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可說是現今普遍面臨的健康威脅之一,經常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狀的「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變化,其關鍵因素就是膽固醇導致,現今大家飲食過度、不均衡及常常吃消夜熬夜情況下越來越常見,讓膽固醇過高的風險不再僅限於中高齡患者,對年輕人來說也是要相當注意的。 要如何健康地並降低膽固醇?本文章將告訴你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可說是現今普遍面臨的健康威脅之一,經常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狀的「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變化,其關鍵因素就是膽固醇導致,現今大家飲食過度、不均衡及常常吃消夜熬夜情況下越來越常見,讓膽固醇過高的風險不再僅限於中高齡患者,對年輕人來說也是要相當注意的。 要如何健康地並降低膽固醇?本文章將告訴你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 發現 ,某些高血壓和膽固醇的遺傳傾向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潛在風險增加有關 。 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儘管有藥物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但仍無法治愈。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氏症,以便他們能夠找到預防或治療它的方法。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 發現 ,某些高血壓和膽固醇的遺傳傾向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潛在風險增加有關 。 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儘管有藥物可以減緩疾病的進展,但仍無法治愈。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氏症,以便他們能夠找到預防或治療它的方法。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近日收治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郁安表示,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近日收治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郁安表示,
Thumbnail
70多歲的老先生有膽固醇指數超標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沒放在心上,直到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放入心臟支架,才曉得事態嚴重。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建議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控制在55 mg/dL以下。
Thumbnail
70多歲的老先生有膽固醇指數超標的問題,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沒放在心上,直到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醫放入心臟支架,才曉得事態嚴重。已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患者屬於非常高度危險,建議要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控制在55 mg/dL以下。
Thumbnail
「醫師,做檢查發現我的冠狀動脈有斑塊,已經狹窄50%,接下來該怎麼辦?」張先生問。 「如果沒有任何症狀,暫時還不需要做心導管,重點是把血脂控制好。」醫師說。 研究顯示,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甚至55 mg/dL以下,持續半年至一年以上,利用血管超音波能觀察到血管斑塊消退的現象。
Thumbnail
「醫師,做檢查發現我的冠狀動脈有斑塊,已經狹窄50%,接下來該怎麼辦?」張先生問。 「如果沒有任何症狀,暫時還不需要做心導管,重點是把血脂控制好。」醫師說。 研究顯示,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甚至55 mg/dL以下,持續半年至一年以上,利用血管超音波能觀察到血管斑塊消退的現象。
Thumbnail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Thumbnail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Thumbnail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Thumbnail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再了解一下另外兩種脂蛋白膽固醇 --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和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C)。 VLDL-C是其中一種殘餘膽固醇。它很容易在血管內壁被氧化,導致血管內壁發炎,更有可能成為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從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 《美國心臟病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再了解一下另外兩種脂蛋白膽固醇 --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和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C)。 VLDL-C是其中一種殘餘膽固醇。它很容易在血管內壁被氧化,導致血管內壁發炎,更有可能成為氧化型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從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 《美國心臟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