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品夠用就好
文中照護者就是在垃圾屋中崩潰的照顧四個老人,老人嘴裡叨念著「浪費、可惜」,卻天天大量消費,然後放著不用或食物放到過期,又製造大量廢棄….….到底誰才是真正浪費的人?
但從小窮養,丟東西要對抗深耕於腦的窮人迴路,真的需要練習
極簡生活不是犧牲品質,而是都用自己喜歡、有質感且耐用的東西。買之前先和自己確認,真的會用到這個物品嗎?已經擁有的物品能不能代替它呢?等等,即使買了後發現用不到,也不要有「丟了可惜」的心態,因為,不丟是需要付出其它代價的⋯⋯不然可以學學小丁,把購買慾望全部轉到投資大盤指數上,加入丐幫教?!或錢花在體驗上,這樣就不用煩惱上述問題,過著快樂慵懶的生活
2.支持安樂死
書中有一段作者和朋友的對話
「老人家光粗言辱罵、疑神疑鬼、頑固任性就夠難纏了,有的還甚至會打人…」
「到底什麼樣的人老了會變成這樣?」
「這種事,只有到時候才知道。因為有的人本來就固執逞強,但是聽說也有本來明理懂事、不會添麻煩的人呢。」
「是喔…也就是說,人人都有可能變成那副德行嗎?」
「沒錯,所以才麻煩呀。」
失智症造成的腦部病變,真是可怕讓患者不再像原本的那個人,而且身體機能可能還很好可以活很久…比其他病危還更難照顧,看不到底,會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掉入深淵的感覺。
做過照護的人,在喪禮上哭不出來。
這句話看似冷血,但一點也不。
我阿嬤當初也是失智症再加上有的沒的大小疾病、癌症等纏身,去醫院治療後也一下就被醫院踢出,後期臥床好長一段時間,不止照護者辛苦,阿嬤看起來也很痛苦,還好那時候有天使照護人員幫忙(有需要的可以打1966詢問),最後我感覺是阿嬤自己很不想活了?拒絕進食?餵的東西都會吐出?其實我也搞不太懂,但就是感受的到阿嬤「不想活了」那個強大意念,才總算走掉。阿嬤走的時候,比起難過,更多的是滿滿祝福,總算無病無痛了。
安樂死就能解決嗎?不知道,但總是一個選擇。很多人怕安樂死被濫用,但,我想,人不管到了幾歲,還是會怕死的。面對死亡沒那麼容易。
3.錢要早點釐清
懶得寫了,就是這樣,不要造成別人負擔,後輩願意花時間幫你安排老後事宜,至少金錢上不要造成下一輩的負擔,他們也有自己生活要過。工作時,每個月努力撥點錢投資大盤指數就對了。(國泰定期定額每筆最低新台幣100元)
至於願意照顧長輩的人,合法取得管理長輩的財務很重要,書中也有提及,這種事不能口頭約定,為了不要日後引起不必要的糾紛,該辦理的正式手續還是要辦一辦。
到底是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呢?
Diewithzero
如何安排金錢和時間
真是一生的課題啊
-----
跟你說喔~我發現國泰證券App很好用耶!尤其是定期定額,投資門檻很低,免盯盤超省時,一起來存股領200元7-11商品卡吧!趕快跟上 https://cathaysec.tw/YkWPnNb?openExternalBrows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