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亞洲審美框架:我的羞恥與療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羞恥感是我個人很深層的創傷。

 

從小我就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身型不符合亞洲審美,眼睛小,臉型寬,還有長輩要我長大後應該去削骨。

 

這些言語,大部分也不是惡意的,但現在回去看,總覺得這些「玩笑」反映的是整個亞洲社會的通病。

 

我自卑了二十年,直到踏出台灣,才發現世界很大,原來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審美觀並存著。

raw-image


我真的很慶幸,後來遇到的男人們,透過他們的眼光,在那個還在摸索的時期,我逐漸建立了我自己。

 

他們為我裝上了翅膀,讓我知道原來我是天使,而且我有能力飛翔。


這幾年,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對比過往,我已經變有自信了,於內於外的,因為這些年,無數個夜晚,我沒有放棄持續面對自己的陰影。

 

但一直到這幾天,遇見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也許是這幾個月回到亞洲能量場,又深深地勾勒出內在更深層的黑洞。

 

我發現,原來還是有一部分的我,還沒完全從創傷與羞恥裡走出來。
我發現,僅管現在的我是飽滿的,但在最深之處,還是有塊很隱微的自己。

 

那份隱微是一直以來,整個社會用外表標籤/定義一個人的創痛感

 

也是這幾天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沒有翅膀,因為過去的翅膀都是那些男人為我裝上的。

 

他們對我很好,他們榮耀我的外表,他們讚美我有多美,他們有多喜歡我的一切。內在、外在的。而且是真心實意的。

 

但到底,回到台灣,我又原形畢露。回到這個集體意識裡,那些創痛依然在我身體裡。

 

我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看,我依然覺得我不符合大眾審美,我依然覺得bla bla bla bla bla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我沒有屬於自己的翅膀。那一刻,我又再次瓦解了。

我看見我的身體與翅膀銜接之處,血肉模糊。是真的很痛。但我也更深地體認到,一直以來集體社會外表標籤/定義一個人,是多麽有毒的一件事。

 

這個創痛也是集體的,是共業。

 

「身體的功能,從來都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健康,讓所有人的靈魂都能去自我實現。」

 

而肉身也只是三維世界的一個載體,真正的核心,是所有人內在的靈魂之光,讓光擴大,用生命影響生命,用愛、發光。

.

那天晚上,我孤自一人,我拿掉了男人們贈與我的翅膀,我允許自己暫時不會飛翔,

允許自己感受疼痛,感受脆弱。

 

去等待,下一對翅膀再次長出的時候,屆時我想,我已無需任何人的榮耀或讚美。

 

因為,我成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天使,展翅飛翔。

 

11/24/2023 寫於 台北



✨如何找到我✨

1-1身心引導 / 情緒療癒 / 潛意識探索 / 線上女人圈《女性身體覺醒地圖》 / 子宮療癒

🌷Instagram: Susan 海洋系身心療癒師 @souljourney_expansion

https://instagram.com/souljourney_expansion?igshid=YmMyMTA2M2Y=

🌷Facebook: Susan.耘海裡的慢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huyun1014?mibextid=LQQJ4d

🌷YouTube: Susan.耘海裡的慢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Susan-vm2el

Gmail ✉️:susantsai101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san Tsai 的沙龍
11會員
49內容數
Susan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羞恥感是我個人很深層的創傷。   從小我就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身型不符合亞洲審美,眼睛小,臉型寬,還有長輩要我長大後應該去削骨。   這些言語,大部分也不是惡意的,但現在回去看,總覺得這些「玩笑」反映的是整個亞洲社會的通病。   我自卑了二十年,直到踏出台灣,才發現世界很大,原來有這麼多
Thumbnail
羞恥感是我個人很深層的創傷。   從小我就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身型不符合亞洲審美,眼睛小,臉型寬,還有長輩要我長大後應該去削骨。   這些言語,大部分也不是惡意的,但現在回去看,總覺得這些「玩笑」反映的是整個亞洲社會的通病。   我自卑了二十年,直到踏出台灣,才發現世界很大,原來有這麼多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是在我22歲的時候,其實說早也不早,晚也不晚,但因為同儕之間從小的耳濡目染,開始意識自己怎麼會還沒出過國?大概就是從中學開始才漸漸去思考這件事,後來到了高中、大學,發現沒出國過的人瞬間變成了少數,我也曾經抱怨過為什麼我沒有這種經驗,身邊的人都是寒暑假又去了哪個國家玩,長大後才理解
Thumbnail
第一次出國是在我22歲的時候,其實說早也不早,晚也不晚,但因為同儕之間從小的耳濡目染,開始意識自己怎麼會還沒出過國?大概就是從中學開始才漸漸去思考這件事,後來到了高中、大學,發現沒出國過的人瞬間變成了少數,我也曾經抱怨過為什麼我沒有這種經驗,身邊的人都是寒暑假又去了哪個國家玩,長大後才理解
Thumbnail
走到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對你的外表和身材有評論和意見,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從家人到親戚、從鄰居到買衣服的小姐、再到按摩店的阿姨,大家都好重視你長得好不好看,皮膚白不白,瘦不瘦,好像美麗只有一種標準,好像明明到了這個世代,我們仍在用裹小腳的標準來審視彼此。
Thumbnail
走到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對你的外表和身材有評論和意見,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從家人到親戚、從鄰居到買衣服的小姐、再到按摩店的阿姨,大家都好重視你長得好不好看,皮膚白不白,瘦不瘦,好像美麗只有一種標準,好像明明到了這個世代,我們仍在用裹小腳的標準來審視彼此。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我認爲身為一個當代台灣年輕人/真假文青,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田野考察」與「返璞歸真」,要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心有餘力的話,選擇幾個國家健康地「崇洋媚外」也很好,因為不經過比較,不會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好/多糟糕。 但是我對於臉書上幾千個汲汲營營介紹日本旅遊/推廣日本文化/轉貼
Thumbnail
我認爲身為一個當代台灣年輕人/真假文青,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田野考察」與「返璞歸真」,要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心有餘力的話,選擇幾個國家健康地「崇洋媚外」也很好,因為不經過比較,不會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好/多糟糕。 但是我對於臉書上幾千個汲汲營營介紹日本旅遊/推廣日本文化/轉貼
Thumbnail
從國小慢慢臉長開了以後就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因此不喜歡照鏡子、拍照,好像減少看到自己的臉就可以離焦慮源遠一點點,我很失望,大人說長大後會變漂亮都是騙人的,能不能長大變漂亮其實是因人而異,我羨慕天生長得好看的人。
Thumbnail
從國小慢慢臉長開了以後就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因此不喜歡照鏡子、拍照,好像減少看到自己的臉就可以離焦慮源遠一點點,我很失望,大人說長大後會變漂亮都是騙人的,能不能長大變漂亮其實是因人而異,我羨慕天生長得好看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