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人的語言攻擊耿耿於懷嗎?語言的傷害,來自社會文化&自我認知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於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raw-image

飽受言語霸凌的童年

回想小時候的我,長得又瘦又黑,親戚每次看到我,都會問:「到底有沒有在吃飯啊?你這樣太瘦真的不好看,好像非洲來的小朋友。」(非洲小朋友:躺著也中槍)

記得有一年過年時,還有一位遠親剛好來家裡拜訪,當時我正坐在客廳看電視,一看到我之後便衝到我的前方,擋住正在播映的電視,並且說:「你現在變得比較好看了,你小時候真的有夠醜的,你知道嗎?」

甚至是連自己很熟的外婆、姨婆,都曾在長大後跟我說過:「你現在變漂亮了,小時候真的不好看。」

因此在自我價值觀裡,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長的不好看的人。

raw-image

為了得到認同拚命奔跑

不只是長相,包含學生時期的學業、各方面的表現,我都很在意他人的想法,無法在長相得到他人的認同,那就只能在功課、課外活動上多表現一些,好得到別人的讚賞。

好像只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人生就會過得比較幸福一樣。

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時,就飽受這樣的批判,因此我一直不是個很有自信的人。

相反的,只好靠著其他方面拚命的跑,希望能因此而被看見。

一直以來,我也習慣了,活在他人眼光下的日子,別人稱讚可以開心一天,批評也可以難過一天,他人的語言成為兩面刃。

raw-image

語言究竟如何傷害我們

長大後,時常去閱覽一些網紅、藝人採訪的我,才發現其實有許多人,也相當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加上現在網路發達,使語言攻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不禁讓我思考著:

語言到底是怎麼傷害我們的呢?

原來,語言要有傷害性,需要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raw-image

社會脈絡賦予文字意義

許多具有批判與羞辱性的語言,必須在特定的社會脈絡、價值觀裡才會成立。

比方說,「胖」這個詞,原本只是用來形容身材的狀態,本該是中性的詞彙,卻因為我們活在一個,以「瘦」為崇高理想的世代,所以「胖」才被賦上了貶抑。

但假如身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被形容胖、豐腴,可能又會變成稱讚的意味。

因此,有許多原來是中性的語彙,都是被後天文化冠上意義的。

這些被套上一層層文化價值的詞語,還需要我們打從心底的認同,或者當自我價值不夠穩固時,才能形成傷害。

raw-image

自我認知如何解讀話語

比方說,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很笨,所以在遇到他人罵我白癡、智障等詞語時,雖然當下還是會有點錯愕,但通常不會往心裡去,因為我根本不這樣認為。

不過一旦提到與長相相關的話題時,就算對方是用玩笑的方式,或是無心的一句話,都能讓我耿耿於懷。

因為一直不覺得自己長得好看,所以當別人對此加以評論時,才會讓人感到焦慮,如果打從心底肯定自己的外貌,那這些批判就只會是一句評價,而不會有任何傷害性。

raw-image

自我價值還不夠穩固

童年與求學時期,是建立自我認知最重要的階段,那時候接觸到的重要他人、學校環境,深刻的建構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在當時形成的價值觀,往往會反覆的影響著往後的人生。

當還在建立自我認知、自信還不太穩固時,任何攻擊都很容易,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並且把別人的批判,誤以為真的是自己的一部份,進而對這些評價認同,最後又變成如同上述提到的,因為自我價值認同而產生的傷害。

raw-image

從慎選文化環境開始

因此,很多時候,一句話要如何傷害我們,就看社會如何添加意義,以及如何看待自己,或者自我認知是否已足夠穩定,能修練到此程度的話,即使被攻擊也能不動如山。

面對外在的言語批判,就能更加游刃有餘不驚慌,不再會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就開始懷疑與否定自己。

不過要走到這種程度,可能還要好多年,假如還沒辦法做到如此,那不如先從慎選環境與身邊的人開始吧!

別忘了,社會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呢!

讓身邊充滿著正向的語言,無形中就是在幫助自己,建立更強大的自我價值了。

歡迎來按讚我的臉書

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溫柚榕聊聊天
101會員
169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溫柚榕聊聊天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在臺北一個月生活費兩萬塊,真的可以嗎?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在低薪情況下維持生活,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夢想,克服內心的焦慮與社會壓力。
Thumbnail
2025/03/31
在臺北一個月生活費兩萬塊,真的可以嗎?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在低薪情況下維持生活,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夢想,克服內心的焦慮與社會壓力。
Thumbnail
2025/03/26
為什麼不拿一個更好的名次? 「老師,為什麼你堅持要讓那些人上台比賽呢?」那一年我才國小五年級,滿臉困惑地問著歐老師(國小直笛團的指揮老師)。 「你不是說,最好的比賽人數是16-18人,聽起來演奏的聲音才不會太吵雜,那為什麼還是要讓那些會影響我們團體成績的人上台呢?」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Thumbnail
2025/03/26
為什麼不拿一個更好的名次? 「老師,為什麼你堅持要讓那些人上台比賽呢?」那一年我才國小五年級,滿臉困惑地問著歐老師(國小直笛團的指揮老師)。 「你不是說,最好的比賽人數是16-18人,聽起來演奏的聲音才不會太吵雜,那為什麼還是要讓那些會影響我們團體成績的人上台呢?」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關心與批評之間找平衡:不為言語所困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
Thumbnail
在關心與批評之間找平衡:不為言語所困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
Thumbnail
「如果連這樣的業績目標都沒辦法達到的話,就別當業務了吧!」 「連個飯錢都出不起,我怎麼安心地把人生交給你?」 「連這麼簡單的文法都不會,我看你還是回到大一重修吧!」 你是否聽過這些傷人的話呢?也許在你過往的人生中,聽過不少類似的話,這些話可能在你的心中留下創傷、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有可能這些話對
Thumbnail
「如果連這樣的業績目標都沒辦法達到的話,就別當業務了吧!」 「連個飯錢都出不起,我怎麼安心地把人生交給你?」 「連這麼簡單的文法都不會,我看你還是回到大一重修吧!」 你是否聽過這些傷人的話呢?也許在你過往的人生中,聽過不少類似的話,這些話可能在你的心中留下創傷、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有可能這些話對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你長得還算可以,但往下看就不行。」「他又胖又醜⋯⋯我們台中人就只有這種貨色啦!」這種對於他人外在進行批判很合理的價值觀以及崇尚單一甚至扭曲的審美觀什麼時候才可以遏止?我們怎麼練習愛自己,看見美麗這個詞的多元性,不同的外貌、身材、膚色、打扮都有各自的舞台。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以前的我都是個好好人,什麼都好:人前和氣,人後爆氣。 看起來像是雙面人,其實是不懂的在當下表達,也或是在事後才釐清自己的心情。現在則是當下可以同理對方,但事後再同理自己。才有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生氣討厭是個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就算我再怎麼調適,不合就是不合,討厭就是討厭。
Thumbnail
以前的我都是個好好人,什麼都好:人前和氣,人後爆氣。 看起來像是雙面人,其實是不懂的在當下表達,也或是在事後才釐清自己的心情。現在則是當下可以同理對方,但事後再同理自己。才有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生氣討厭是個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就算我再怎麼調適,不合就是不合,討厭就是討厭。
Thumbnail
就如同我在這篇文所提到的,為什麼我常常搞不清楚情況就評論?原因是因為其實有很多社會熱點其實很小很不重要,但是看到別人評論都批評不到點子上,所以我才評論。而有時候我在評論的時候都會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字詞導致語句不通順,也是因為我的思覺失調有點在惡化所以我的語句
Thumbnail
就如同我在這篇文所提到的,為什麼我常常搞不清楚情況就評論?原因是因為其實有很多社會熱點其實很小很不重要,但是看到別人評論都批評不到點子上,所以我才評論。而有時候我在評論的時候都會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字詞導致語句不通順,也是因為我的思覺失調有點在惡化所以我的語句
Thumbnail
我記得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我跟一個大陸交換生去台中後火車站吃飯,當時我們出地下道的時候,看到有個阿伯蹲在地上賣《大誌》。我的大陸同學很想要買《大誌》來看,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看過這本雜誌的人,我用一個非常誠懇的態度說服我同學不要看這本雜誌,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一個提著麥克筆的高職生就很生氣的上前拿了
Thumbnail
我記得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我跟一個大陸交換生去台中後火車站吃飯,當時我們出地下道的時候,看到有個阿伯蹲在地上賣《大誌》。我的大陸同學很想要買《大誌》來看,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看過這本雜誌的人,我用一個非常誠懇的態度說服我同學不要看這本雜誌,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一個提著麥克筆的高職生就很生氣的上前拿了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都過了三天我才開始提筆寫新年新願景,所以藉此機會來談談做人處事這件事情吧。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我每次的起手式都是“我很醜所以……”下略一千字的自貶內容,但說實話我也不是要自我貶低什麼的,而是因為我的人生確實因為這個因素遭遇很多挫折,所以我才會一而再的提到這一點。
Thumbnail
都過了三天我才開始提筆寫新年新願景,所以藉此機會來談談做人處事這件事情吧。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我每次的起手式都是“我很醜所以……”下略一千字的自貶內容,但說實話我也不是要自我貶低什麼的,而是因為我的人生確實因為這個因素遭遇很多挫折,所以我才會一而再的提到這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