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在意他人
語言傷害,來自於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一向很在意別人評價的我,有一天突然被主管問:「你為什麼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你呢?」
相較於小時候的我,現在已經好多了,但在工作中,仍無法完全不管他人怎麼看,因此,讓我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對自己的影響究竟為何。
飽受言語霸凌的童年
回想小時候的我,長得又瘦又黑,親戚每次看到我,都會問:「到底有沒有在吃飯啊?你這樣太瘦真的不好看,好像非洲來的小朋友。」(非洲小朋友:躺著也中槍)
記得有一年過年時,還有一位遠親剛好來家裡拜訪,當時我正坐在客廳看電視,一看到我之後便衝到我的前方,擋住正在播映的電視,並且說:「你現在變得比較好看了,你小時候真的有夠醜的,你知道嗎?」
甚至是連自己很熟的外婆、姨婆,都曾在長大後跟我說過:「你現在變漂亮了,小時候真的不好看。」
因此在自我價值觀裡,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長的不好看的人。
為了得到認同拚命奔跑
不只是長相,包含學生時期的學業、各方面的表現,我都很在意他人的想法,無法在長相得到他人的認同,那就只能在功課、課外活動上多表現一些,好得到別人的讚賞。
好像只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人生就會過得比較幸福一樣。
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時,就飽受這樣的批判,因此我一直不是個很有自信的人。
相反的,只好靠著其他方面拚命的跑,希望能因此而被看見。
一直以來,我也習慣了,活在他人眼光下的日子,別人稱讚可以開心一天,批評也可以難過一天,他人的語言成為兩面刃。
語言究竟如何傷害我們
長大後,時常去閱覽一些網紅、藝人採訪的我,才發現其實有許多人,也相當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加上現在網路發達,使語言攻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不禁讓我思考著:
原來,語言要有傷害性,需要兩個大前提--「社會文化」與「自我認知」。
社會脈絡賦予文字意義
許多具有批判與羞辱性的語言,必須在特定的社會脈絡、價值觀裡才會成立。
比方說,「胖」這個詞,原本只是用來形容身材的狀態,本該是中性的詞彙,卻因為我們活在一個,以「瘦」為崇高理想的世代,所以「胖」才被賦上了貶抑。
但假如身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被形容胖、豐腴,可能又會變成稱讚的意味。
因此,有許多原來是中性的語彙,都是被後天文化冠上意義的。
這些被套上一層層文化價值的詞語,還需要我們打從心底的認同,或者當自我價值不夠穩固時,才能形成傷害。
Orimi Protograph on Unsplash
自我認知如何解讀話語
比方說,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很笨,所以在遇到他人罵我白癡、智障等詞語時,雖然當下還是會有點錯愕,但通常不會往心裡去,因為我根本不這樣認為。
不過一旦提到與長相相關的話題時,就算對方是用玩笑的方式,或是無心的一句話,都能讓我耿耿於懷。
因為一直不覺得自己長得好看,所以當別人對此加以評論時,才會讓人感到焦慮,如果打從心底肯定自己的外貌,那這些批判就只會是一句評價,而不會有任何傷害性。
自我價值還不夠穩固
童年與求學時期,是建立自我認知最重要的階段,那時候接觸到的重要他人、學校環境,深刻的建構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在當時形成的價值觀,往往會反覆的影響著往後的人生。
當還在建立自我認知、自信還不太穩固時,任何攻擊都很容易,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並且把別人的批判,誤以為真的是自己的一部份,進而對這些評價認同,最後又變成如同上述提到的,因為自我價值認同而產生的傷害。
從慎選文化環境開始
因此,很多時候,一句話要如何傷害我們,就看社會如何添加意義,以及如何看待自己,或者自我認知是否已足夠穩定,能修練到此程度的話,即使被攻擊也能不動如山。
面對外在的言語批判,就能更加游刃有餘不驚慌,不再會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就開始懷疑與否定自己。
不過要走到這種程度,可能還要好多年,假如還沒辦法做到如此,那不如先從慎選環境與身邊的人開始吧!
別忘了,社會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呢!
讓身邊充滿著正向的語言,無形中就是在幫助自己,建立更強大的自我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