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裡鼓勵生育的措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2025年,台灣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民眾已達百分之二十,而台灣新生兒的人數近幾年也年年創新低,連續三年,台灣每年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而且這些數字無法改善,恐怕會持續數十年。

雖然十多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有「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的共識,但是想方設法地呼籲以及祭出各種福利措施,結果卻是沒有什麼成效,因為不生孩子不是單一原因所致,所以很難有單一解方。

針對鼓勵生育的措施,最早各級政府是提供各種生育補助,後來發現成效不彰,就想辦法增加托兒所與幼兒園,減輕媽媽的照顧負擔。

但是還是無效,後來有專家提出數據,認為少子化並不是已結婚的媽媽不願意生小孩,因為從統計數字可以得知,現今已婚的媽媽生的嬰兒數量平均並不會比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來得少,而是台灣有太多人不願意結婚,甚至很多縣市裡,適婚年齡的民眾,沒結婚的遠比已結婚的多。

華人社會至今對於「未婚生子」還是有相當的忌諱,不像歐美地區,社會普遍能接受未婚媽媽,他們在法律權益上已如同已婚。但是台灣對未婚生子是有歧視的,比如說,我們的法律規定,未婚女子不能接受人工生殖……等等。

不過,情況也在改變中,比如從元旦開始,設籍台北市的市民,終身一次凍卵補助2萬元,卵的冷凍保存費補助3000元,可補助4年,而且人工生殖的試管嬰兒的療程補助2萬5000元,而且每年補助一次。

關於凍卵與人工生殖在現代似乎愈來愈必要,因為現代女性愈來愈晚結婚,為了工作一晃眼可能就到三十多四十歲之後,才想到生孩子這件事,這時也許就必須借助科技的幫忙,甚至必須在更早之前,就要未雨綢繆的先將年輕品質好的卵凍起來。因為女生一出生,這一輩子將會使用到的卵就全部儲存在卵巢裡,青春期之後每個月釋出一顆,而其他所有的卵則乖乖在卵巢裡等著,一年一年變老,品質也會衰變,即早趁「新鮮」時凍起來,似乎也是因應晚婚這個趨勢不得以的方法。

十多年前,台灣社會認知少子化是國安問題時,台灣每年的新生兒還有二十多萬,可是,大家雖然知道情況嚴重,但是新生兒人數還是一路降到去年的十三萬多人。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軍民一心努力增產報國,民國四十年時新生兒是四十幾萬,一直持續到民國七十年,新生兒每年都還是有三十多萬將近四十萬。

我出生時,民國五十年,台灣社會每一個65歲以上的長者就有18個15歲以下的孩子,如今,65歲以上的長者遠比15歲以下的孩子多,甚至多年前,就有媒體指出,老人用紙尿片已比嬰幼兒的紙尿布銷量還多。

超高齡社會已到,我們準備好了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8會員
86內容數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一個人自認快樂與否有三種決定因素:幸福設定點,生活環境以及意向活動。     幸福設定點決定了將近一半的快樂因素,這跟個人特質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成長成熟而變得穩定,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素。     生活環境只佔百分之十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生活環境包括了正面或負面的事件(一個快樂或受創的童年,有高學
Thumbnail
2025/02/07
 一個人自認快樂與否有三種決定因素:幸福設定點,生活環境以及意向活動。     幸福設定點決定了將近一半的快樂因素,這跟個人特質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成長成熟而變得穩定,可以說是先天的因素。     生活環境只佔百分之十快樂與否的決定因素。生活環境包括了正面或負面的事件(一個快樂或受創的童年,有高學
Thumbnail
2025/02/06
 很多人在職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下班後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假日也在補眠跟購物中度過,沒有閒情逸致培養業餘興趣或參加社團,整個人就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致,整天盯著電視看,失去生活的熱情。     繪畫大師畢卡索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變得年輕!」是啊!多少人從進入學校就開始變
Thumbnail
2025/02/06
 很多人在職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下班後只想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假日也在補眠跟購物中度過,沒有閒情逸致培養業餘興趣或參加社團,整個人就會對什麼都沒有興致,整天盯著電視看,失去生活的熱情。     繪畫大師畢卡索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變得年輕!」是啊!多少人從進入學校就開始變
Thumbnail
2025/02/05
(一)什麼是和解?為什麼要和解?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
2025/02/05
(一)什麼是和解?為什麼要和解? 隨著歲月成長,我們經歷過許多事情遇到許多人,記憶絕大多數隨風而逝,了無痕跡,但是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總會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也曾經辜負過別人,這些傷痕與遺憾,都需要藉由和解來撫平。 最近有個媒體曾經對熟齡族做調查,發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年2025年,台灣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民眾已達百分之二十,而台灣新生兒的人數近幾年也年年創新低,連續三年,台灣每年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而且這些數字無法改善,恐怕會持續數十年。 雖然十多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有「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的共識,但是想方設法地呼籲以及祭出各種福利措施,結果卻是
Thumbnail
今年2025年,台灣也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民眾已達百分之二十,而台灣新生兒的人數近幾年也年年創新低,連續三年,台灣每年死亡人口高於出生人口,而且這些數字無法改善,恐怕會持續數十年。 雖然十多年來,政府與民間都有「少子化」是國家安全問題的共識,但是想方設法地呼籲以及祭出各種福利措施,結果卻是
Thumbnail
2025年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這篇文章探討超高齡社會帶來的城市規劃、醫療健保、長期照護及社會經濟等挑戰,並提出因應策略,例如:建立高齡友善城市、健保與醫療系統改革、長期照護資源創新模式、建構適合亞健康與失能老人的空間,以及跨部門合作與政策整合。
Thumbnail
2025年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這篇文章探討超高齡社會帶來的城市規劃、醫療健保、長期照護及社會經濟等挑戰,並提出因應策略,例如:建立高齡友善城市、健保與醫療系統改革、長期照護資源創新模式、建構適合亞健康與失能老人的空間,以及跨部門合作與政策整合。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最近聽到許多朋友的親人驟逝,也聽到許多人的健康出現了危機;當然也偶有聽聞家庭失和、與朋友分手等等惱人的問題旋踵而至。這些因素都會困擾著一個人的正常作息,當我們想要好好的思考一件事;想要靜下心來做些心裡一直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忐忑的思緒簡直讓人窒息!不知道朋友們,現在的你是否有此困擾呢?   根據國
Thumbnail
最近聽到許多朋友的親人驟逝,也聽到許多人的健康出現了危機;當然也偶有聽聞家庭失和、與朋友分手等等惱人的問題旋踵而至。這些因素都會困擾著一個人的正常作息,當我們想要好好的思考一件事;想要靜下心來做些心裡一直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忐忑的思緒簡直讓人窒息!不知道朋友們,現在的你是否有此困擾呢?   根據國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新聞報導:國人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台北市為全國最高壽命的都市達84.17歲,而最低壽命的台東縣也有76.64歲。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若與亞洲主要國家比較,我國老化的速度與世界各國比較,台灣呈現出人口加速老化驚人的現實狀況。
Thumbnail
新聞報導:國人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台北市為全國最高壽命的都市達84.17歲,而最低壽命的台東縣也有76.64歲。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若與亞洲主要國家比較,我國老化的速度與世界各國比較,台灣呈現出人口加速老化驚人的現實狀況。
Thumbnail
跨域、圖表閱讀統整反思力也是素養考題的重要型式,今天跟大家分享二個和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有深刻相關的數據圖表~~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思是每5個人中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目前推估2050年會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到時台灣社會大概將近每2個人就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
Thumbnail
跨域、圖表閱讀統整反思力也是素養考題的重要型式,今天跟大家分享二個和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有深刻相關的數據圖表~~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思是每5個人中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目前推估2050年會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到時台灣社會大概將近每2個人就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