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捷思:策略決策中的隱藏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當代的職場中,決策往往被視為理性與邏輯的結晶,依賴數據分析與嚴謹的推理。然而,即將在2025年2月《Journal of Management》期刊中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迷信作為一種「捷思」(heuristic),在策略決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篇名為《The Superstitious Heuristic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的論文,由Jing Liu(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Eric W.K. Tsang(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與Weilei (Stone) Shi(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共同撰寫,深入探討了迷信如何影響企業高層的策略選擇。

研究團隊提出了「迷信捷思」(superstitious heuristic)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種基於迷信信念的決策捷徑。捷思(Heuristic)是一種心理學與決策科學中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在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時,利用簡化的經驗法則或直覺來快速找到答案的方式。捷思通常在資訊有限或時間緊迫的情境下使用,因為它能幫助人們節省思考時間,避免過度分析。「迷信捷思」不同於其他常見的決策捷思,例如快速簡單的規則(fast-and-frugal heuristics)或專家直覺(expert intuition),因為它依賴於文化或個人的迷信信念來進行決策,特別是在高度不確定的情境下。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在於:它揭示了人類如何在無法掌控的環境中尋求心理安慰,並透過迷信來快速做出選擇。

迷信捷思:為何重要?

在職場中,無論是選擇合作夥伴、制定市場策略,還是進行併購,決策往往牽涉到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當面對無法掌控的情境時,人類會傾向於尋找心理上的「控制感」。這正是迷信捷思的作用所在。研究指出,迷信信念能提供心理安慰,幫助決策者在壓力下迅速行動,而非陷入猶豫不決。

舉例來說,香港的企業家常在投資前諮詢風水師,日本的經理人則會參考神道教的建議,而印度的商人則依循《Vaastu Shastra》的原則來選擇辦公室的方向。即使在西方國家,避開「13號」或尋求占星師建議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這些現象表明,迷信不僅存在於個人生活中,也深植於商業決策之中。

研究團隊強調,迷信捷思尤其在不確定性極高的情境下顯得突出。當傳統的分析方法無法提供清晰的指引時,迷信信念成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支持工具,讓決策者能夠克服困惑與焦慮。

研究的核心發現

這篇研究的兩大核心目標是:(1)定義並量化迷信捷思的概念;(2)探討哪些高階主管特質會導致其依賴迷信捷思。研究團隊透過對中國企業高層的調查,發展出一套「迷信捷思量表」(Superstitious Heuristic Scale, SHS),並從五個維度分析迷信的影響:出生特徵(如星座與命盤)、外貌特徵(如面相與手相)、物品或行為(如吉祥物與禁忌)、環境(如風水)以及超自然啟示(如占卜與靈媒)。

研究發現,迷信捷思的使用與高階主管的性別、教育背景、任期長短及職能背景密切相關。例如,女性主管在高度不穩定的環境中更傾向於採用迷信捷思,而科學或工程背景的主管則較少依賴這類捷思。此外,研究還指出,當制度環境出現不匹配(如市場與法律體系發展不均衡)時,迷信捷思的使用會顯著增加。

論文中的兩個迷信案例

案例一:香港企業家的風水決策

研究中提到了一位香港企業家在選擇公司新總部地點的故事。這位企業家在考量交通便利性與成本效益後,依然感到不確定,於是請來一位風水師進行評估。風水師檢視了地理位置的「氣場」,並建議將建築入口朝向特定方位,以「聚氣」並帶來財運。這位企業家最終採納了風水師的建議,並將其視為成功決策的關鍵因素。

這個案例展示了迷信捷思如何在高度不確定的情境下提供心理支持。對於這位企業家而言,風水不僅是一種文化習俗,更是一種降低決策風險的方式。

案例二:緬甸的合作夥伴選擇

另一個案例來自緬甸。研究指出,當地的企業在選擇合作夥伴時,會根據對方代表的出生日期是否「吉利」來決定是否合作。例如,一家企業因對方代表的出生日期與「不祥數字」相關而放棄了潛在的合作機會。這種基於迷信的決策在西方管理理論中看似非理性,但在緬甸的文化脈絡中,卻是一種符合當地價值觀的選擇。

這個案例顯示了迷信捷思的文化依賴性。研究團隊指出,這類迷信信念雖然無法用傳統的經濟理論解釋,但卻深刻影響了企業的策略選擇。

迷信捷思的應用與反思

迷信捷思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決策過程。對於職場工作者而言,這項研究提醒我們,文化與心理因素在決策中不可忽視。例如,在跨文化合作中,了解對方的迷信信念可能有助於建立更融洽的關係。對於企業管理者,這項研究則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在不確定性高的情境下,是否應該更依賴科學數據,而非迷信信念?

然而,迷信捷思並非毫無價值。正如研究所指出的,它能在某些情境下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決策者迅速行動。但我們也應警惕,過度依賴迷信可能導致錯誤的判斷,甚至損害企業的長期利益。

總結與批判

迷信捷思的研究揭示了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但常被忽視的面向。它挑戰了我們對理性決策的假設,並提醒我們,文化與心理因素在策略決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這項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例如研究樣本集中於中國,可能無法完全代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現象。此外,迷信捷思的長期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

對於職場工作者與企業管理者而言,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在決策過程中,我們應該平衡理性與直覺,並對迷信信念保持適度的批判性。同時,也應重視文化差異,善用這些差異來促進合作與創新。


參考文獻:

Liu, J., Tsang, E. W. K., & Shi, W. (2025). The superstitious heuristic i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51(2), 843–874. https://doi.org/10.1177/0149206323119819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3會員
440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是我閱讀《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後的職場心得,強調理性決策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以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避免常見的直覺判斷陷阱,例如:聲音大不代表能力強、跟風決策的危險性以及情緒化決策的影響。作者認為,透過提問、邏輯分析和數據支持,才能做出更有效率和準確的決策,提升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本文是我閱讀《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後的職場心得,強調理性決策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以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避免常見的直覺判斷陷阱,例如:聲音大不代表能力強、跟風決策的危險性以及情緒化決策的影響。作者認為,透過提問、邏輯分析和數據支持,才能做出更有效率和準確的決策,提升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時刻——明明準備得很好,卻在關鍵時刻卡住?簡報冷場、談判失敗、決策受阻,突如其來的變數讓你措手不及。但真正的高手,從不依賴臨場反應,而是提前在腦海裡演練所有可能的場景。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心理預演」——透過想像最糟的狀況,找到最佳應對策略。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時刻——明明準備得很好,卻在關鍵時刻卡住?簡報冷場、談判失敗、決策受阻,突如其來的變數讓你措手不及。但真正的高手,從不依賴臨場反應,而是提前在腦海裡演練所有可能的場景。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心理預演」——透過想像最糟的狀況,找到最佳應對策略。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風水與占卜等迷信手段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心理安慰劑。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影響決策過程,並挑戰了傳統管理理論對理性的定義。本文探討了迷信的應用、限制與反思,並提供了如何將這些觀點應用於職場的建議。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風水與占卜等迷信手段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心理安慰劑。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影響決策過程,並挑戰了傳統管理理論對理性的定義。本文探討了迷信的應用、限制與反思,並提供了如何將這些觀點應用於職場的建議。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決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透過心理安慰與文化連結,影響決策者的行為。雖然迷信與理性看似矛盾,但在實際應用中,二者可能共存。這篇文章探討了迷信的多樣形式、實際案例與心理機制,並對其提出批判性反思,為我們理解決策過程提供了全新視角。
Thumbnail
迷信在華人商業決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透過心理安慰與文化連結,影響決策者的行為。雖然迷信與理性看似矛盾,但在實際應用中,二者可能共存。這篇文章探討了迷信的多樣形式、實際案例與心理機制,並對其提出批判性反思,為我們理解決策過程提供了全新視角。
Thumbnail
迷信捷思(superstitious heuristic)是一種基於迷信信念的決策捷徑,尤其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能為決策者提供心理支持。來自《Journal of Management》的研究揭示,迷信在策略決策中的應用與高階主管的性別、教育背景及環境不確定性密切相關。
Thumbnail
迷信捷思(superstitious heuristic)是一種基於迷信信念的決策捷徑,尤其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能為決策者提供心理支持。來自《Journal of Management》的研究揭示,迷信在策略決策中的應用與高階主管的性別、教育背景及環境不確定性密切相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認知偏誤,以及如何運用機率思維來做出更好的決策。通過具體案例和研究,說明了過度自信的危險性,並提供了實用的機率思維應用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的認知偏誤,以及如何運用機率思維來做出更好的決策。通過具體案例和研究,說明了過度自信的危險性,並提供了實用的機率思維應用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