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不確定共處

更新於 2024/11/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渴望確定性,卻往往忽略了機率思維的重要性。在Morgan Housel 的《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書中,提到一個令人深省的觀念:人類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矛盾心理,以及這種心理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判斷。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悖論:那些能夠創造偉大成就的特質,往往也是導致重大失敗的原因。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特別擅長某項能力,常常會在其他方面表現得異常拙劣。這就像是大腦的容量有限,當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時,可能會壓縮其他能力發展的空間。

這個觀察特別引人深思,書中舉出史丹佛大學教授 Ronald Howard 設計的一個精妙考試方式。他要求學生在每個答案旁邊標註一個百分比數字,代表對答案的確信程度。如果學生宣稱百分之百確定卻答錯了,就會直接不及格;相反地,如果說對答案完全沒把握(0%)卻答對了,也拿不到分數。這個方法巧妙地訓練學生理解機率思維的重要性。

更深入地看,這個現象在現代社會中處處可見。正如哲學家 Bertrand Russell (羅素)所說:「現代世界之禍,源於愚人自以為是,而智者滿腹懷疑。」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過度自信往往比能力不足更危險。

書中提到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什麼樣的人能夠攀登到成功企業的巔峰?答案是:堅定、樂觀、不屈不撓、充滿自信的人。但弔詭的是,什麼樣的人最可能做出過度冒險、不自量力的決策?答案竟然完全相同。

在討論風險與不確定性時,作者提出了「百年一遇事件」的觀點。這個詞並不是字面上的「每一百年發生一次」,而是指任何一年發生的機率約為1%。當我們考慮到可能發生的「百年一遇事件」種類眾多,且彼此獨立時,某一年至少發生一次的機率其實相當高。

這個概念在實務應用上特別重要。以投資理財為例,很多人在做投資決策時,往往過度關注「是否會賺錢」這個二元結果,而忽略了風險與報酬的機率分布。在職場中,我們也常常看到人們因為過度自信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然而,這個理論也有其限制。人類在面對複雜決策時,完全理性地運用機率思維是極其困難的。正如書中提到的,人類無法真正理解極大或極小的數字,這是我們的認知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機率思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首先,在面對重要決策時,不應該只考慮單一結果,而是要試著列出各種可能性及其發生的機率。這種思考方式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全面的評估。其次,我們需要培養「範圍思考」而非「點狀思考」的習慣,也就是說,不要執著於精確的預測,而是要考慮各種可能的結果範圍。同時,保持適度的懷疑態度也很重要,這不是否定自己的判斷力,而是保持謙遜和開放的心態。最關鍵的是要學會接受不確定性的存在,理解它是生活的常態,而非例外。唯有真正接受這一點,我們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Housel的核心概念提醒我們: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過度追求確定性反而可能帶來風險。真正的智慧在於理解並接受不確定性,同時學會用機率思維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avatar-img
17會員
38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了期望值對幸福感的深遠影響,透過實際案例說明為何在物質愈來愈豐裕的現代社會中,管理期望值變得如此重要。文章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追求進步與保持知足之間找到平衡點。
本文探討了風險管理的新思維:重點不在於預測具體風險,而在於建立應對未知風險的韌性。透過加州防震的案例,說明了「準備」比「預測」更為重要的道理,並提供了實務應用建議。討論了如何在個人實踐這種思維。
本文探討了風險的本質特徵:最大的風險往往來自於完全意料之外的地方。透過歷史案例和現代實例,說明了為什麼重大危機總是難以預測,並提供了實務上的應對建議
本文深入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中提出的關於預測和風險管理的洞見。通過分析人性因素在預測中的重要性,以及意外事件的潛在影響,文章強調了在策略規劃中納入更多彈性和適應性的必要性,為管理顧問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本文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中提出的核心觀點,強調了理解不變的人性法則的重要性。文章通過實例說明了這些觀點在工作中的應用,並對其進行了批判性思考。
本文深入探討了《故事要瘋傳成交就用這5招》中提出的五個關鍵技巧:「鬆」、「切」、「串」、「抖」和「燒」。文章通過案例說明了這些技巧在工作中的應用,並強調了在使用這些技巧時需要注意的平衡和道德問題。
本文探討了期望值對幸福感的深遠影響,透過實際案例說明為何在物質愈來愈豐裕的現代社會中,管理期望值變得如此重要。文章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在追求進步與保持知足之間找到平衡點。
本文探討了風險管理的新思維:重點不在於預測具體風險,而在於建立應對未知風險的韌性。透過加州防震的案例,說明了「準備」比「預測」更為重要的道理,並提供了實務應用建議。討論了如何在個人實踐這種思維。
本文探討了風險的本質特徵:最大的風險往往來自於完全意料之外的地方。透過歷史案例和現代實例,說明了為什麼重大危機總是難以預測,並提供了實務上的應對建議
本文深入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中提出的關於預測和風險管理的洞見。通過分析人性因素在預測中的重要性,以及意外事件的潛在影響,文章強調了在策略規劃中納入更多彈性和適應性的必要性,為管理顧問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本文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中提出的核心觀點,強調了理解不變的人性法則的重要性。文章通過實例說明了這些觀點在工作中的應用,並對其進行了批判性思考。
本文深入探討了《故事要瘋傳成交就用這5招》中提出的五個關鍵技巧:「鬆」、「切」、「串」、「抖」和「燒」。文章通過案例說明了這些技巧在工作中的應用,並強調了在使用這些技巧時需要注意的平衡和道德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成功的追求中,僅僅依靠努力不懈並不足夠。 本書探討在正確時機「華麗轉身」的重要性,強調正確的決策能力以及有效的退場與停損策略。 讀者將學會如何改善決策品質,提高勝算,選擇適合的目標,並在變化中保持彈性。 這種思維轉變能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成功與放棄並不總是相對立的,並從中獲得更大成就。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如何在不確定、動盪不安環境中,依舊表現卓越?》一書的觀念,強調了階段性成功與正向循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積累與行動配方來實現長期的成功。此外,文章還探討了直覺與智慧決策對於抓住每一次機遇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分享了尋找突破點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許多人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何有些人經常性失敗,卻無法走出失敗的圈套呢?原因在於他們缺乏適當的反省與總結經驗的能力。本文分享四個小方法,包括寫日記、建立替代方案、保持開放的心態等,來幫助你避免重複性的失敗。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的祕訣,就是選對你參與競爭的領域。 習慣選擇正確,進步易如反掌。習慣選擇錯誤,生活就步步維艱。 基因難以改變,這意味著環境有利時,它們讓你享有強大的優勢;環境不利時,它們帶給你明顯的劣勢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做任何事之前都應該了解「機率」 機率越大結果會越接近理想值 那要怎麼提高完成的機率呢 以下跟你分享3點 1.理解自己的能力(內部資源) 我們常說「自信大於能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評估錯自己的能力呢 這是因為「沒經驗」 聽起來很簡單的事情 我們總是會忽略 就像是投資 以為看了幾本
Thumbnail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成功的追求中,僅僅依靠努力不懈並不足夠。 本書探討在正確時機「華麗轉身」的重要性,強調正確的決策能力以及有效的退場與停損策略。 讀者將學會如何改善決策品質,提高勝算,選擇適合的目標,並在變化中保持彈性。 這種思維轉變能使人們更好地理解成功與放棄並不總是相對立的,並從中獲得更大成就。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如何在不確定、動盪不安環境中,依舊表現卓越?》一書的觀念,強調了階段性成功與正向循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積累與行動配方來實現長期的成功。此外,文章還探討了直覺與智慧決策對於抓住每一次機遇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分享了尋找突破點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許多人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何有些人經常性失敗,卻無法走出失敗的圈套呢?原因在於他們缺乏適當的反省與總結經驗的能力。本文分享四個小方法,包括寫日記、建立替代方案、保持開放的心態等,來幫助你避免重複性的失敗。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的祕訣,就是選對你參與競爭的領域。 習慣選擇正確,進步易如反掌。習慣選擇錯誤,生活就步步維艱。 基因難以改變,這意味著環境有利時,它們讓你享有強大的優勢;環境不利時,它們帶給你明顯的劣勢
Thumbnail
新年一年開始,我們訂下豐富目標,但為何許多成為未完成項目?原因可能在於忽略將行動轉為習慣。我在閱讀「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深入探討「事後諸葛」現象,揭示過度仰賴過去經驗的盲點。也透過「厭惡剝奪效應」,探討損失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和企業決策,現在就來一起談談我閱讀後的3項收穫吧!
做任何事之前都應該了解「機率」 機率越大結果會越接近理想值 那要怎麼提高完成的機率呢 以下跟你分享3點 1.理解自己的能力(內部資源) 我們常說「自信大於能力」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評估錯自己的能力呢 這是因為「沒經驗」 聽起來很簡單的事情 我們總是會忽略 就像是投資 以為看了幾本
Thumbnail
習慣與行為的改變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意外。但Marshall Goldsmith表示,很多人在好不容易養成新的習慣之後,卻因為偶然的意外,例如已經養成準時習慣後,卻因為一兩次的遲到,又認為偶而遲到不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產生「差不多」的感覺。有了差不多的感覺之後,我們可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