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嗎?——理性思考的生存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確定?」

無論是新聞、社群媒體,還是親友聚餐,似乎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觀點充滿信心:

💬「房價一定會跌!」

💬「這支股票穩賺不賠!」

💬「早上喝咖啡傷身體!」

💬「不結婚一定會後悔!」

但……你確定嗎?


自信 vs. 正確:你確定和你對了,哪個比較重要?

有趣的是,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極易犯 「過度自信偏誤」(overconfidence bias),也就是說,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通常比實際知道的多得多。

這種錯覺不僅出現在投資、健康、社會議題上,甚至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 餐廳迷思:你走進一家人潮滿滿的餐廳,直覺反應:「這家一定超好吃!」但事實可能只是因為這間店開在捷運站出口,大家只是貪圖方便。

📌 減肥誤區:朋友推薦一個「超有效」的減肥法,結果忽略了他最近感冒,吃不下飯,自然瘦了幾公斤——根本和那套飲食法無關。

📌 標題陷阱:新聞標題寫著:「研究證實,每天喝某種酒可延長壽命!」點進去一看,研究樣本只有 15 個人,還是酒商贊助的研究。

我們的大腦習慣於「快速得出結論」,但快不代表對,確定也不代表真實。


如何避免當「自信錯誤王」?

🔍 1. 常問自己:「我可能錯了嗎?」

有沒有可能,你相信的東西其實是錯的?這是一種自省的習慣,能讓你避免被自己的主觀看法牽著走。

🧐 2. 質疑資訊來源:「為什麼他要讓我相信這件事?」

這句話適用於新聞、廣告、政治發言,甚至親友的建議。對方的動機是什麼?這條訊息有沒有經過篩選和包裝?

✍️ 3. 記錄思考,確保邏輯清晰

有些觀點「聽起來對」,但當你試著寫下來時,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邏輯根本站不住腳。

⚖️ 4. 評估他人的建議,避免盲從

別人的經驗未必適用於你。例如:

✔ 朋友因為轉職變得快樂,不代表你也該辭職。

✔ 某位 YouTuber 靠投資加密貨幣翻身,不代表現在進場就能賺錢。

🔬 5. 確保結論建立在合理的推理與證據上

如果你的觀點來自 「某某網紅說的」「我朋友的朋友試過有效」 或 「大家都這麼說」,那可能需要再多查點資料。


結論:求真,永遠比「對」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對的,但與其執著於「正確」,更重要的是保持求真的態度,並擁有隨時修正自我錯誤的能力。

下次當你聽到一個「鐵一般的事實」,先別急著點頭,先問問自己:

✔ 「我確定嗎?」

✔ 「這資訊來自哪裡?可信嗎?」

✔ 「如果我錯了,會怎麼樣?」

這不是要你變得懷疑一切,而是讓你能在充滿噪音的世界裡,保持理性與清晰的思考。

因為最危險的,不是「不知道」,而是「以為自己知道」。

將思維當作一片土地,分享我們該如何像耕耘一樣照顧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學會讓心情變得平靜,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希望大家能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來討論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天,小烏龜托比慢吞吞地爬到河邊,心裡像打結的草一樣亂糟糟的。他看著眼前的兩條小路,一條通向閃亮亮的果子樹,果子看起來甜美又誘人;另一條通向朋友們快樂的聚會,大家正等著他一起玩遊戲。 托比皺著眉頭,喃喃自語:“唉,我該怎麼選呢?又想吃果子,又不想錯過朋友們的笑聲,怎麼辦啊?” 就在這時,貓頭鷹
有一天,大笨熊巴魯爾站在池塘邊,盯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深深嘆了一口氣:“哎,我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像電視裡的大英雄一樣帥氣又厲害啊?” 突然,一個聲音從樹上傳來:“巴魯爾!你嘆的氣都快把樹葉吹下來啦!”原來是小猴子奇奇,正倒掛在樹上吃香蕉。 巴魯爾揉了揉腦袋,無奈地說:“奇奇,我覺得自己太沒救了!大
大家還記得《賭神》電影嗎?主角總是吃上一片巧克力來穩定心情,當時覺得很酷,現在想想,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哲學?突然覺得,我每天給咖啡多加一點奶泡的習慣,或許也是同款操作。 我們總說要追求幸福,但幸福常被想得太過遙遠,像是那些住在豪宅、開著跑車的網紅生活。但其實,幸福未必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或鉅額
現代人的腦袋裡,總是住著一些「必須」的小聲音,隨時隨地指揮著我們的生活: 「我必須表現得完美,否則就是失敗。」 「別人必須對我友善和公平,否則我沒法接受。」 「這個世界必須更友好,才不會讓我抓狂。」 乍聽之下,這些要求似乎合情合理,但事實上,它們就像連續劇裡那些不合邏輯的情節——看起來動人,
在現代社會,自信似乎被過度包裝成一種萬能技能。從社交媒體的心靈雞湯,到名人的勵志故事,總有一股聲音告訴你:「相信自己,你就能成功!」但如果自信真是萬靈丹,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跑道上跌倒?事實是,自信固然重要,但光有自信,還遠遠不夠。 真正有價值的自信,應該建立在客觀基礎上,就像蓋房子需要牢固的地基
有一天,小狐狸菲菲覺得心情有點奇怪,好像有一顆大石頭壓在心裡。 “今天怎麼了呢?”她嘟囔著,“我明明很努力地練習跳過大河,結果還是失敗了!這讓我覺得煩躁得不得了!” 她不安地踱來踱去,最後跑去找她的好朋友小鳥。小鳥總是聰明又冷靜,知道怎麼解決所有麻煩。 “小鳥!我今天好像變成了一隻煩惱的狐狸,
有一天,小烏龜托比慢吞吞地爬到河邊,心裡像打結的草一樣亂糟糟的。他看著眼前的兩條小路,一條通向閃亮亮的果子樹,果子看起來甜美又誘人;另一條通向朋友們快樂的聚會,大家正等著他一起玩遊戲。 托比皺著眉頭,喃喃自語:“唉,我該怎麼選呢?又想吃果子,又不想錯過朋友們的笑聲,怎麼辦啊?” 就在這時,貓頭鷹
有一天,大笨熊巴魯爾站在池塘邊,盯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深深嘆了一口氣:“哎,我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像電視裡的大英雄一樣帥氣又厲害啊?” 突然,一個聲音從樹上傳來:“巴魯爾!你嘆的氣都快把樹葉吹下來啦!”原來是小猴子奇奇,正倒掛在樹上吃香蕉。 巴魯爾揉了揉腦袋,無奈地說:“奇奇,我覺得自己太沒救了!大
大家還記得《賭神》電影嗎?主角總是吃上一片巧克力來穩定心情,當時覺得很酷,現在想想,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哲學?突然覺得,我每天給咖啡多加一點奶泡的習慣,或許也是同款操作。 我們總說要追求幸福,但幸福常被想得太過遙遠,像是那些住在豪宅、開著跑車的網紅生活。但其實,幸福未必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或鉅額
現代人的腦袋裡,總是住著一些「必須」的小聲音,隨時隨地指揮著我們的生活: 「我必須表現得完美,否則就是失敗。」 「別人必須對我友善和公平,否則我沒法接受。」 「這個世界必須更友好,才不會讓我抓狂。」 乍聽之下,這些要求似乎合情合理,但事實上,它們就像連續劇裡那些不合邏輯的情節——看起來動人,
在現代社會,自信似乎被過度包裝成一種萬能技能。從社交媒體的心靈雞湯,到名人的勵志故事,總有一股聲音告訴你:「相信自己,你就能成功!」但如果自信真是萬靈丹,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跑道上跌倒?事實是,自信固然重要,但光有自信,還遠遠不夠。 真正有價值的自信,應該建立在客觀基礎上,就像蓋房子需要牢固的地基
有一天,小狐狸菲菲覺得心情有點奇怪,好像有一顆大石頭壓在心裡。 “今天怎麼了呢?”她嘟囔著,“我明明很努力地練習跳過大河,結果還是失敗了!這讓我覺得煩躁得不得了!” 她不安地踱來踱去,最後跑去找她的好朋友小鳥。小鳥總是聰明又冷靜,知道怎麼解決所有麻煩。 “小鳥!我今天好像變成了一隻煩惱的狐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人在討論不確定的事情時,容易就此打住的原因,通常是覺得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時,就會假設各種狀況,設想各種新的對策,想讓事情更順利的進行。 也就是說對方也一樣,當你們對話因為不確定因素而停滯時,善用假設某個前提,就能展開更多討論。 假設是一種允許我們在資訊不足的狀況下,
Thumbnail
當有人問你,這個選擇是真的正確的嗎?你能回答這 100% 正確嗎?其實正確與否會因為時間與觀點、認知能力而有不一樣的判斷。 別人會接受你的說法,是因為你說的聽起來沒有問題,除非是有簽約內容要履行做到,否則一般對話是沒有人要求 100% 正確的,因為你也沒有義務保證正確。 擺脫百分百正確的迷思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直覺不騙人 有時候人的直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人在討論不確定的事情時,容易就此打住的原因,通常是覺得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時,就會假設各種狀況,設想各種新的對策,想讓事情更順利的進行。 也就是說對方也一樣,當你們對話因為不確定因素而停滯時,善用假設某個前提,就能展開更多討論。 假設是一種允許我們在資訊不足的狀況下,
Thumbnail
當有人問你,這個選擇是真的正確的嗎?你能回答這 100% 正確嗎?其實正確與否會因為時間與觀點、認知能力而有不一樣的判斷。 別人會接受你的說法,是因為你說的聽起來沒有問題,除非是有簽約內容要履行做到,否則一般對話是沒有人要求 100% 正確的,因為你也沒有義務保證正確。 擺脫百分百正確的迷思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直覺不騙人 有時候人的直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