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藝術創作~給陪伴者的小提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守則是我寫給南山人壽藝術陪伴志工們的小提醒,也跟願意陪伴長者創作的你分享。

1. 理解高齡藝術輔療的目的: 藝術活動的主要目的並非是完成作品〭而是要提高⾧輩的自信、增強自主能力、促進人際互動,並且藉著創作過程中的五感刺激和認知活動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

2. 用尊重與耐心來陪伴: 過程中請尊重⾧輩個人獨特的美感,以及個別⾧輩的創作速度〭 對⾧輩來說, 您的耐心等候就是㇐種最美的陪伴方式〭為了避免中斷⾧輩的注意力,若需急需講電話請降低音 量至轉角交談。

3. 與⾧輩溝通的原則包含:

a. 視覺/聽覺: 面對⾧輩讓⾧輩可以以平視的角度看見您的表情和動作,有助於讓對方理解您所 要傳達的訊息〭對於有聽覺障礙的⾧輩,可以站在⾧輩聽覺較好的㇐側講話〭

b. 理解: 用簡短明確的句子詢問〭對於超高齡或是失智長者2選1的問句(例如: 您想用水彩還是蠟筆?)會比開放式的問句(例如: 您想用什麼顏料畫?)更容易回答〭

c. 語速: 說話的語速和音調請盡量保持穩定,咬-字-清-楚〭

4. 姿勢: 注意⾧輩身體的舒適,包含坐姿,用具擺放是否方便拿取〭

5. 支援與看顧: 過程請您隨時注意,⾧輩是否需要配戴眼鏡,眼鏡是否清潔。幫忙更換洗筆水或削鉛筆〭留意⾧輩是否需要喝水、休息、上廁所或是身體出現不適,異常狀況請告知現場工作人員〭

6. 增能陪伴: 你的陪伴對象是㇐個有豐富人生閱歷的人。⾧輩不是小孩請不要幼稚化或無能化你的陪伴對象,只給予長輩需要的協助,鼓勵⾧輩作他可以做得到的事,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7. 如何讚美:⾧輩可以感受到您對他作品的讚美是出於客套、敷衍或是發自內心〭讚美時可以舉例說出您喜歡他作品的原因,例如色彩、主題等,讓⾧輩知道您認真關注了他的作品〭 有些⾧輩其實不喜歡太浮誇的稱讚方式。

8. 保護自己: 極少數的失智⾧輩會有想觸摸異性的舉動,若覺得所陪伴的⾧輩某些動作讓您覺得不適,請告訴工作人員為您調整服務對象,並和⾧者維持適當距離以保護自己〭

(若您對以上內容有所建議,歡迎留言告知歐! 希望透過您的建議我們能更了解如何陪伴長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銀杏花園-藝術治療 Ginkgo Garden
1會員
4內容數
銀杏花園的文章內容大量取自於我的法文論文和英文專文, 如需引用請註明原始作者為[許乃文藝術治療師] 。
2025/01/31
在這裡沒有一位聞名世界的文森.梵谷,而是上百位在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社區復健中心),經歷美好創作時光的我們。
Thumbnail
2025/01/31
在這裡沒有一位聞名世界的文森.梵谷,而是上百位在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社區復健中心),經歷美好創作時光的我們。
Thumbnail
2025/01/30
藝術創作更是集合了動作、認知、情感的多元刺激活動。然而當藝術創作成為治療方式,其理論架構、操作方式、治療目標,便與腦部運作和疾病特性密不可分。
Thumbnail
2025/01/30
藝術創作更是集合了動作、認知、情感的多元刺激活動。然而當藝術創作成為治療方式,其理論架構、操作方式、治療目標,便與腦部運作和疾病特性密不可分。
Thumbnail
2025/01/30
2024年11月,一場連結織品藝術家、攝影師與失智長者的跨世代藝術展覽。展出失智長輩順意阿嬤和鳳鳴阿公的創作,畫作展現了他們在老化過程中豐富的生命樣貌與創作潛能。展覽亮點之一為青銀共創作品「織.記憶的漁網」,藝術家陳彥瑋與南部失智據點長輩共同完成。攝影師林劭謙則記錄下整個活動過程,留下珍貴影像。
Thumbnail
2025/01/30
2024年11月,一場連結織品藝術家、攝影師與失智長者的跨世代藝術展覽。展出失智長輩順意阿嬤和鳳鳴阿公的創作,畫作展現了他們在老化過程中豐富的生命樣貌與創作潛能。展覽亮點之一為青銀共創作品「織.記憶的漁網」,藝術家陳彥瑋與南部失智據點長輩共同完成。攝影師林劭謙則記錄下整個活動過程,留下珍貴影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守則是我寫給南山人壽藝術陪伴志工們的小提醒,也跟願意陪伴長者創作的你分享。 1. 理解高齡藝術輔療的目的: 藝術活動的主要目的並非是完成作品〭而是要提高⾧輩的自信、增強自主能力、促進人際互動,並且藉著創作過程中的五感刺激和認知活動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 2. 用尊重與耐心來陪伴: 過程中請尊重
Thumbnail
以下守則是我寫給南山人壽藝術陪伴志工們的小提醒,也跟願意陪伴長者創作的你分享。 1. 理解高齡藝術輔療的目的: 藝術活動的主要目的並非是完成作品〭而是要提高⾧輩的自信、增強自主能力、促進人際互動,並且藉著創作過程中的五感刺激和認知活動達到延緩失能的目的〭 2. 用尊重與耐心來陪伴: 過程中請尊重
Thumbnail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Thumbnail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Thumbnail
在人們日益重視身心健康的當下,藝術輔療作為一種結合藝術形式和心理治療的方式,正受到越多人的關注。除了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藝術輔療也被廣泛應用於長者健康管理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高齡者的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藝術輔療對於長輩的好處?  
Thumbnail
在人們日益重視身心健康的當下,藝術輔療作為一種結合藝術形式和心理治療的方式,正受到越多人的關注。除了對於心理障礙的治療,藝術輔療也被廣泛應用於長者健康管理領域。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平均壽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高齡者的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藝術輔療對於長輩的好處?  
Thumbnail
2022年初,因他人介紹,意外有陪伴一群樂齡長者繪畫的機會。 和這群高年級生相處時,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他們的彬彬有禮、謙遜與好學,同時,也看見他們對自己超沒信心,經常評價自己。在他們之中,也還可以細分很多樣貌:有些挺有脾氣,有些超級容易焦慮,有些非常害羞,有些仍保有大膽嚐試、發揮創意的心,還有的肚子餓
Thumbnail
2022年初,因他人介紹,意外有陪伴一群樂齡長者繪畫的機會。 和這群高年級生相處時,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他們的彬彬有禮、謙遜與好學,同時,也看見他們對自己超沒信心,經常評價自己。在他們之中,也還可以細分很多樣貌:有些挺有脾氣,有些超級容易焦慮,有些非常害羞,有些仍保有大膽嚐試、發揮創意的心,還有的肚子餓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漸長,長輩漸漸退下了本來在社會上的身分,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只是簡單的傾聽與陪伴,使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有生存的意義,長輩時常會有的負面情緒,包含認為自己不被需要,跟社會脫節,以及世代之間的鴻溝,諸多因素都會使他們心裡產生被遺棄感,進而產生老年憂鬱症的狀況。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漸長,長輩漸漸退下了本來在社會上的身分,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只是簡單的傾聽與陪伴,使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有生存的意義,長輩時常會有的負面情緒,包含認為自己不被需要,跟社會脫節,以及世代之間的鴻溝,諸多因素都會使他們心裡產生被遺棄感,進而產生老年憂鬱症的狀況。
Thumbnail
面對身邊重要他人的生老病死,我們要理解會悲傷和難過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在那之前呢?我們要該如何陪伴年邁的父母或重要他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呢?我覺得本書如同一本「勇氣之書」,作者以親身照護父母的經歷,娓娓道來該如何與年長需要照顧的父母相處?抑或是照護老年失智的家屬該具備怎麼樣的心態?
Thumbnail
面對身邊重要他人的生老病死,我們要理解會悲傷和難過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在那之前呢?我們要該如何陪伴年邁的父母或重要他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呢?我覺得本書如同一本「勇氣之書」,作者以親身照護父母的經歷,娓娓道來該如何與年長需要照顧的父母相處?抑或是照護老年失智的家屬該具備怎麼樣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