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習筆記01]台中榮總藝術治療師-安寧病房的實務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題目: 安寧病房的實務經驗分享
講師: 王華雯 台中榮總 安寧病房 藝術治療師
時間: 2023.5.19

(!!以下內容僅為Sabrina的個人詮釋、理解,僅供參考 < ( ̄︶ ̄)> )


關於安寧醫療

  • 在醫療系統下,容易太強調效率,因為要解決各種的問題。過於重視「解決」問題層面。而可能忽略人的感受。
  • 過度將病患「去個人化」,例如念其病人號碼,是一種潛意識的防衛機轉。
  • 在安寧病房,病患的平均停留時間為兩周,藝術治療介入平均三次。對於,病人的離世,也是治療師的失落,治療師的自我照顧顯得很重要。
  • 在安寧系統下,醫生的角色會變得很小,因為安寧階段不是醫治為目標。
  • 注意自己的移情。過度情感投入,例如哭的比家屬還傷痛,會讓自己無法發揮專業效能。需要自我修復自身議題。
  • 照顧「人」,而非照顧「病」。還有其家人。


藝術治療師在安寧醫療系統下的調整

  • 和系統合作,如何讓其他專業知道藝術治療。「溝通」變得很重要。
  • 適當的調整自己的標準。要變得很有「彈性」,例如,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被量血壓打斷。要妥協有時候失去保密的環境(藝術創作空間有限)。
  • 治療師自身的吃喝玩樂很重要。
  • 治療時難過哭泣是沒問題的,只要不要影響工作。眼淚是很自然的情感流露。
  • 誰都可以來安寧工作(新手也OK),只要整理好自身議題。



關於藝術治療

  • 創作的目的,不是為了作品。而是內在(探索、發覺)的過程。
  • being with 比 doing for 還要重要。(「陪伴」比「做什麼」還重要)
  • 協助案主透過藝術來象徵其感受與經驗。而非藝術品本身。
  • 案主是生命的導師。
  • 留心是案主的需求,還是自己的需求。不要「神話」治療師自己。
  • 把照顧自己先做好。藝術治療師可透過藝術來完成自己對於案主的四道。


兒童對於死亡

  • 對於4-7歲的孩子,死亡是可逆的。會認為人死是可以復活的。
  • 小孩沒有哭泣,可能因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有可能嘻嘻哈哈,而被大人大罵。
  • 小孩可能會被大人嚇到。被要求要跪、要哭。


臨終前的臨床表現

  • 病人會難以入睡,死亡焦慮。
  • 對於藝術創作沒有興趣。


其他資源:

安心卡

  • 探索自己的善終需求是什麼?

繪本

  • 《當鴨子遇到死神》
  •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YouTube影片

王華雯 藝術治療師 訪談影片


整體心得

在醫療系統,與各個職務專業人員溝通是關鍵。在系統中,勢必有需要調整(捨去)的堅持,需要很有彈性呀。

安寧是很不容易的領域。自我照顧,好好的吃喝玩樂是非常重要的。協助臨終者能透過藝術好好經驗,統整自己。同時好好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別、道歉)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T_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brina 紗冰娜的沙龍
13會員
6內容數
2023/08/16
以上的是Sabrina閱讀書目整理出來的資訊。供大家參考 😊 我會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是因為身邊友人也有成人ADHD。對於我們平凡的人而言,專心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ADHD的朋友們,大腦結構和我們平凡的人有著不同的地方。多點理解,可以幫助自己多點包容。
Thumbnail
2023/08/16
以上的是Sabrina閱讀書目整理出來的資訊。供大家參考 😊 我會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是因為身邊友人也有成人ADHD。對於我們平凡的人而言,專心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ADHD的朋友們,大腦結構和我們平凡的人有著不同的地方。多點理解,可以幫助自己多點包容。
Thumbnail
2023/08/01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2023/08/01
全職實習結束後,我安排了一趟內觀之旅。為期十天的時間裡,我需要每天打坐10來個小時。 這十天是一個奇妙旅程。我像是進入到《神隱少女》的神秘隧道,跑到一個與俗世無關的地方。 交出了手機、錢包、書籍、筆記本。我只剩下我的身、腦、心,與衣物、鹽洗用品。 因為不能有任何社交(言語或是表情動作),我物理上,
Thumbnail
2023/07/10
Dear 實習心理師, 實習剛過十天,辛苦了。這十天應該很新鮮又焦慮? 前半年我個人覺得最辛苦。這半年請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吃自己愛的即便累到要吐出來。喝自己想喝的即便都要窮死了也要點自己想喝的。 >>>這一年,是修練自我照顧的元年。<<< 這個月,光是要熟悉新的機構、新的人際、新的心理師職場
Thumbnail
2023/07/10
Dear 實習心理師, 實習剛過十天,辛苦了。這十天應該很新鮮又焦慮? 前半年我個人覺得最辛苦。這半年請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吃自己愛的即便累到要吐出來。喝自己想喝的即便都要窮死了也要點自己想喝的。 >>>這一年,是修練自我照顧的元年。<<< 這個月,光是要熟悉新的機構、新的人際、新的心理師職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談尊嚴善終會不會很凝重啊~ 但卻也是很重要的議題呢!!邀請您一起關注
Thumbnail
談尊嚴善終會不會很凝重啊~ 但卻也是很重要的議題呢!!邀請您一起關注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是人的話,總有一死! 人心還很複雜,面對死亡,恐懼、無助、拚命想活下去的希冀,或者乾脆一死了之更痛快;大家會想選哪樣呢?
Thumbnail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Thumbnail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Thumbnail
給一般人: 了解身為醫生背後可能的心理情結,今天你可能感受不到的同理,很可能是這個環境壓力,或是醫師本身對該科別沒有熱忱或是喜愛,而讓醫師防衛了自己,對自己的遭遇不滿,或許相當程度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品質。 推薦看:後記 給醫學生: 推薦看的:哪一個醫師、沒有出口、後記 給醫學教育者: 實習前閱讀
Thumbnail
給一般人: 了解身為醫生背後可能的心理情結,今天你可能感受不到的同理,很可能是這個環境壓力,或是醫師本身對該科別沒有熱忱或是喜愛,而讓醫師防衛了自己,對自己的遭遇不滿,或許相當程度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品質。 推薦看:後記 給醫學生: 推薦看的:哪一個醫師、沒有出口、後記 給醫學教育者: 實習前閱讀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實是指患者跟家屬彼此雙向的 一個要放下,另一個才會安心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實是指患者跟家屬彼此雙向的 一個要放下,另一個才會安心
Thumbnail
其實,我花了一段時間跟這個個案培養關係,她告訴我:我太哀傷到無法畫畫。
Thumbnail
其實,我花了一段時間跟這個個案培養關係,她告訴我:我太哀傷到無法畫畫。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Thumbnail
某個藝術家出車禍,在醫生搶救之下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全身癱瘓,無法從事其原本的創作工作,也難以繼續原本的休閒嗜好和性生活。他的家人和醫生都認為應該先努力活下來,之後再慢慢復建,但他因為生命了無樂趣,打算中止必要的維生療程,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院方停止對他進行治療。
Thumbnail
某個藝術家出車禍,在醫生搶救之下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全身癱瘓,無法從事其原本的創作工作,也難以繼續原本的休閒嗜好和性生活。他的家人和醫生都認為應該先努力活下來,之後再慢慢復建,但他因為生命了無樂趣,打算中止必要的維生療程,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院方停止對他進行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