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和焦慮其實是不同性格?《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讓韓國心理師帶你鍛鍊心靈肌肉十六個階段練習

憂鬱和焦慮其實是不同性格?《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讓韓國心理師帶你鍛鍊心靈肌肉十六個階段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小時候在爸媽保護下只體會到快樂與不快樂,而後開始上學到出社會,出現更多錯綜複雜的情緒。有時會突然想起過去的事害怕重盪覆轍,有時對未來感到迷茫與焦慮,當這些繁雜的情緒爆發出來,就會想遠離人群,也沒有發洩的窗口,讓自己迴盪在黑暗的路口,無法走出...。
雖然我們知道每個人個性不同,但為何有些人可以容易排解,有些人卻會愈陷愈深?

本書作者金雅拉為韓國臨床心理學會認證的臨床心理專家,也是韓國保健福祉部認證的精神健康臨床心理師。寫此書帶讀者們深入觀察這兩種情緒在過去和未來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並進一步說明如何擺脫時間束縛眼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另也提供鍛鍊心靈肌肉,讓身心獲得滿足及理解。本書提供方法,最重要任務就是每天鍛鍊。

錯綜複雜的情緒

作者寫道:假如我們無法對情緒進行細分,或者只強調、突顯某些情感,那麼就難以體會到各種情緒,並且只能籠統地以愉快或不愉快來分類。

人類的成長除了大腦的快速發展,情緒也會跟著隨之發展。體驗的環境越多,情緒感受也就越來越複雜。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向受試者展示各種主題影像,結果表示受試者感受情緒不只六種,而是二十七種。快樂,我們可以細分,但對於不快樂這件事,我們卻不願再深入細分。

感到害怕,我們會立即逃離;我們憤怒,也會想逃開。日常上的一點不快樂若時常容易往深層的內心走去,就會演變成痛苦,甚至會影響日常機能。

憂鬱和焦慮之所以如此常見,原因在於它們是由多種情感結合而成的複合情緒。唯有對這兩種情緒有所認識,並具備調節能力,才能時時守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憂鬱和焦慮一樣、不一樣?

鬱悶、挫折、不安,我們都會用煩躁和生氣來表達。煩躁我們會認定是焦慮的傾向,但也可能是憂鬱的傾向,要如何分別,其實很難。比如,減肥一直減不下來,感到煩躁,也會感到不安。

作者寫道,憂鬱症會情緒低落、無力感、興致缺缺、食慾及體重減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不安及焦躁、思考及行動遲緩、疲勞、價值感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自殺意圖、反覆回顧過去等等。

焦慮症則會表現為睡眠障礙、消化不良、心悸、呼吸困難、易怒、肌肉緊繃、疲勞、無法緩解憂鬱型思維、對他人的視線敏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強迫控制、完美主義等等。

乍聽之下,兩個症狀也能說一樣,也能說不一樣,有點模凌兩可,讓人搞不清楚,但這兩個症狀有同樣的態度,那就是面對「失去」。在人生路途上,人免不了遭逢失去的事物,比如親人的離別、死亡、失敗等等,剛開始失去重要事物,我們會感到哀傷,而每個人看待失去也有所不同,有些人會在重新站起,有些人則會陷入深淵。而憂鬱看待失去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焦慮則是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

倘若日常有上述那些症狀,感覺一下像憂鬱,一下又像焦慮,那該怎麼判斷呢?作者寫道:心理諮商雖然是以語言為媒介進行對話,但持續深入的話,就會發現是語言中承載的心在互相交流。我們單用肉眼無法正確判斷出身體內發生什麼事情,就連本人實際也無從得知,因此,可透過與心理諮商師進行長時間的對話,讓諮商師讀出對方的心是以何種模式運作。

憂鬱,沉溺於無法改變的過去

「過去就讓他過去吧!我們應該要繼續向前行!」產生負面一段時間,就會打起精神在內心提醒著自己不應該沉溺於過去,用樂觀態度向前走。但對於憂鬱者來說,卻是困難重重。憂鬱者會過度回顧過去,當情況持續惡化,就會被過去埋沒而無法自拔。但從另個角度看,憂鬱其實是想好好過生活的挫折感,也就是過去若過得好,現在的生活就會更加順遂,因此總是不停地回首往事

憂鬱症的發生與意志力無關,它就像是心靈的感冒,就像有些感冒即使不怎麼吃藥,也能自然痊癒,但有無論怎麼吃藥都不見好轉,憂鬱症也是同樣道理。

焦慮,擔心尚未實現的未來

我們很常說「以備不時之需」,平時做好準備,之後才不會手忙腳亂。而對焦慮的人來說,就像是過度的準備,為未來做打算,擔憂越多,反而被焦慮給吞噬。作者寫道,如果一味地把焦點置於未來,反而會陷入焦慮漩渦,導致未來一步步吞噬現在

焦慮有一種不顯於外的特徵,雖然當事者的內心已呈現戰爭狀態,但外表卻完全看不出來,就像是一座無聲的戰場。

焦慮,也是不可忽視的症狀之一。其特徵就是你會以為只是跟平常一樣發發牢騷而已,其實內心早已感到焦慮,只是自己不清楚。

鍛鍊心靈肌肉的十六階段練習

憂鬱和焦慮就像不停時炸彈一樣,會突如其來地爆發出來,若沒有好好撫平,也有可能會傷害到身邊的人。作者介紹鍛鍊心靈肌肉十六階段練習,能夠提高對壓力的基本耐受度和免疫力,除了對預防心理疾病有益,遇到突發事故時也能較快地復原。這十六階段包含:

  1. 不管做什麼,都要先讓自己吃飽
    陷入憂鬱症狀會讓食慾下降,愈是處於這種狀態,就愈要留意讓自己攝取營養。攝取飲食蘊含著招待自己、送自己一份禮物的意思
  2. 提升睡眠品質
    睡不著也要把眼睛閉上,但別刻意想著一定要睡著,而是想著快樂的事情,讓自己漸漸進入夢鄉。
  3. 不必強迫自己從事高強度運動。
    每天走八千步,也是能讓身體動起來,一點一滴找回活力。
  4. 接受幫助並非弱勢表現
    這裡指的是藥物治療,精神藥物雖會有副作用,但剛開始透過藥物治療能獲得緩解,後續嘗試改變生活不單一靠藥物。
  5. 人生本來就有好事與壞事
    我們需要練習看待事情的發生,而不是追根究柢地思考事件的起因。
  6. 有些事情能改變,也些事情無法重來
    事情已發生無法重來也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
  7. 既然做出選擇,就別再回頭看
    和第六項同類似,既然已選擇,那就繼續向前吧!
  8. 從自己身上獲得最大的安慰
    理解自己的情感,感到不好受時,當下理解:原來我一直不好受。並且擁抱自己、與自己共鳴。
  9. 稱讚是動力來源
    停止自責,試著稱讚自己。
  10. 懷抱期待,就一定能如願
    對自我懷抱肯定與期待,最終現實會在同一方向前進。
  11. 我們都無法變得完美
    我們心中的信念不是必須完美,而是不必追求完美,況且我們都不可能變得完美
  12. 適當的依附關係
    你並非孤單,遊走在人生道路上,總會遇到一位提供安全堡壘的依附對象。但我們不過度依附,而是適當。
  13. 良好的互動取決於適當的距離
    保護自我,並且與對方設定界線,暫時遠離會傷害到我的人際關係。
  14. 用理解來消弭衝突
    注重對方的情感,而不是急於提出自身的感受。比如和對方吵架,大部分人會說: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想怎樣?可以改口:我的行為讓你感到生氣,對不起。
  15. 只要盡力就夠
    情侶關係中,一方個性不好就會想幫他矯正,以為愛能感化一切,其實沒辦法。我們需要練習將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既然該做的已做,這樣就足夠了。
  16. 與他人彼此連結,從中獲得治療
    有些人不喜歡麻煩別人,對所有人展現出活潑的一面,其實內心早已遍體麟傷。最後的方法,就是從拓展至我們,盡可能讓自己展現不同的面貌,也是能與他人相連,與世界同行。

以上16階段,或許你會覺得這些不是平時大家就知道的事情嗎?知道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當憂鬱與焦慮一來,自己會無法控制那些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而這些練習最主要的就是要專注當下。練習將心停留在現在,一開始你會想排斥,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想改變,就要從自己開始,唯有自己心靈改變,一切將會有所好轉。


每個人碰到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就會感到焦慮或者憂鬱,等到事情有所解決或者想出辦法轉個彎,就會自然而然地排解,而有憂鬱和焦慮症的人陷入困境時,就很難從中走出,若身邊人對他說正向的話,其實他們都知道,但就是無法釋懷,也可能越陷越深。環境越發達,人們壓力就越大,因此引發憂鬱與焦慮症狀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實際發病如何,我們不清楚,反而覺得他們怎麼那麼負面,漸漸遠離。當身邊有此症狀的朋友,與其用苛刻的言語對待,不如試著了解他們。

也因現在的醫學發達,更容易透過外界力量尋求幫助,除了醫學,也能透過書籍照著內容步驟慢慢鍛鍊心靈、慢慢練習。過去與未來我們無法改變及預測,唯有改變自己的想法,把握美好的當下,就讓我們繼續重新熱愛這世界。

所有的存在與經歷都有其意義,但願你能持續對未來抱有期待與希望。-作者金雅拉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8會員
46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閱讀閱書服 的其他內容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靈魂寫作》是透過書寫與內在聲音對話的過程。書中講述作者自身面對婚姻變故以及如何通過靈魂寫作療癒心靈,從而找到信心與指引。靈魂寫作不僅是日記的記錄,更是一種冥想與祈禱的方式,幫助我們釋放情緒、理解自我。理解靈魂寫作的意義,打開通往內在世界的門。
本書主要有五大SPIRE元素 -精神、身體、智識、關係與情緒,來提升幸福感的關鍵。平日面對的工作目是差事還是使命?而我們面對的壓力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是否有適度的休息,以及失敗不該推開,而是去擁抱它。快樂,也簡單,也不簡單,最重要的是,你要先快樂,而這份快樂也會傳染給身邊許多人。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靈魂寫作》是透過書寫與內在聲音對話的過程。書中講述作者自身面對婚姻變故以及如何通過靈魂寫作療癒心靈,從而找到信心與指引。靈魂寫作不僅是日記的記錄,更是一種冥想與祈禱的方式,幫助我們釋放情緒、理解自我。理解靈魂寫作的意義,打開通往內在世界的門。
本書主要有五大SPIRE元素 -精神、身體、智識、關係與情緒,來提升幸福感的關鍵。平日面對的工作目是差事還是使命?而我們面對的壓力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是否有適度的休息,以及失敗不該推開,而是去擁抱它。快樂,也簡單,也不簡單,最重要的是,你要先快樂,而這份快樂也會傳染給身邊許多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