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急診與住院的分界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內科急症患者被送進急診室後,醫療團隊必須在短時間內決定:這名患者應該留在急診觀察立即住院,還是可以安全出院?這道決策關卡不僅關係到醫院資源分配,也影響患者的預後與治療效率。

這篇文章將探討急診與住院的關鍵分界點,如何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度、治療需求與風險評估,做出最適當的處置決策。

raw-image



🔹 急診 vs. 住院:核心差異

raw-image



🚑 何時患者可留在急診觀察?(Observation Unit, OU)

有些患者不一定需要馬上住院,但又不適合立即出院,這時醫療團隊可以選擇讓患者在急診觀察 6-24 小時,再決定是否住院或返家。

適合急診觀察的情況:


疑似心肌梗塞但未確診者(胸痛但心電圖無明顯 ST 上升,需觀察心肌酵素變化)


輕度腦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症狀已改善,但需 24 小時內監測)


輕度呼吸窘迫但未達住院標準(如輕度肺炎、輕微氣喘發作)


輕度腸胃道出血或腹痛(如腸胃炎但無嚴重脫水)


疑似藥物過量但生命徵象穩定(需觀察是否有延遲性毒性反應)


觀察後的決策:


📌 若患者症狀加重(如胸痛惡化、呼吸困難惡化) ➡ 住院


📌 若患者症狀改善且無高風險因素 ➡ 出院,後續門診追蹤



🏥 何時患者必須住院?(Admission Criteria)

急診醫師在判斷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時,會依據病情嚴重度、治療需求與預後風險來決定。

以下是幾種常見需要住院的內科急症情況:

1️⃣ 心血管急症(Cardiovascular Emergencies)

🚨 必須住院的情況:

  • STEMI / NSTEMI(確診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進行 PCI 或抗凝治療)
  • 高風險不穩定型心絞痛(心電圖異常或 Troponin 上升)
  • 心律不整(AF with RVR, VT, VF) 需持續監測與治療
  • 嚴重高血壓危象(SBP > 180/120mmHg) 併器官損傷(腦、心、腎)

📌 決策點:是否需要ICU 監測一般病房治療

  • 低血壓、心衰竭、心律不整風險高者 ➡ 住院(可能 ICU)
  • 病情穩定但需持續抗凝治療 ➡ 住院(一般病房)

2️⃣ 神經急症(Neurological Emergencies)

🚨 必須住院的情況:

  • 急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需要 tPA 或機械取栓後監測
  •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但高風險(ABCD² Score 高分)
  • 癲癇重積狀態(Status Epilepticus)
  • 顱內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需要神經外科介入

📌 決策點:是否需要 ICU 或一般病房

  • 高風險中風(NIHSS > 10)、出血風險高者 ➡ ICU
  • TIA 或輕度中風但需進一步檢查 ➡ 住院(一般病房)

3️⃣ 呼吸道急症(Pulmonary Emergencies)

🚨 必須住院的情況:

  • 肺炎合併敗血症 / 呼吸衰竭(需氧氣治療或機械通氣)
  • 急性肺栓塞(PE) 併低血壓或心衰竭
  • 氣喘 / COPD 急性發作 但門診治療無改善

📌 決策點:是否ICU 監測或一般病房

  • SpO₂ < 90% 或需高流量氧氣 / BiPAP ➡ ICU
  • 無呼吸衰竭但需抗生素與支持治療 ➡ 一般病房

🏠 何時患者可以出院?(Discharge Criteria)

當急診醫師考慮讓患者出院時,必須確保患者符合以下條件

生命徵象穩定(血壓、心率、呼吸、血氧正常)


症狀已改善(如胸痛緩解、呼吸不再急促)


無立即危險因素(如高風險心律不整、器官衰竭)


有明確的出院指導與後續門診安排(確保病人知道何時回診)


🔹 舉例:可以出院的患者

  • 輕微胸痛但 ECG 與 Troponin 正常,可門診追蹤
  • 輕度腦震盪但 GCS 15,無持續性神經學症狀
  • 氣喘發作已改善,PEF 回復 80% 以上

🛑 結語:急診與住院的關鍵分界點

📌 急診室的決策:觀察、住院、或出院?

  • 觀察:病情未明確,需 6-24 小時監測
  • 住院:高風險患者需長期治療與監測
  • 出院:病情穩定,無立即危險因素

急診與住院的界線不是絕對的,而是依據病人風險動態調整的決策。快速判斷病情、準確分類病人,才能確保最佳治療與資源利用! 🚑💉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一名內科急症病人進入急診室,前 72 小時是決定其生死、康復與長期併發症的關鍵時刻。這段時間內,醫療團隊的診斷速度、治療決策與病情監測,將直接影響患者的存活率與後續生活品質。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 72 小時 這個時間框架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做出最佳臨床決策。 🔹
當救護車鳴笛疾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已在準備迎接即將抵達的病人。在這個戰場上,病人進來的第一刻,我們就得迅速判斷:這是創傷急症還是內科急症?這個區分不只是名詞上的不同,而是影響救治策略、檢查順序與治療目標的核心決策。 在急診醫學中,我們最常面對兩大類型的急症——創傷急症(Trauma Emergen
當一名內科急症病人進入急診室,前 72 小時是決定其生死、康復與長期併發症的關鍵時刻。這段時間內,醫療團隊的診斷速度、治療決策與病情監測,將直接影響患者的存活率與後續生活品質。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 72 小時 這個時間框架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做出最佳臨床決策。 🔹
當救護車鳴笛疾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已在準備迎接即將抵達的病人。在這個戰場上,病人進來的第一刻,我們就得迅速判斷:這是創傷急症還是內科急症?這個區分不只是名詞上的不同,而是影響救治策略、檢查順序與治療目標的核心決策。 在急診醫學中,我們最常面對兩大類型的急症——創傷急症(Trauma Emerge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急診的患者,通常都是一波接一波,如果是大型的醫院就會有接連不斷的患者湧入,而最主要的檢傷區塊,就是在分流病患的嚴重度,所以急診一直通用的名號通常是:不是先掛號先看,而輕傷者須最晚看得道理。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急診給民眾一個概念就是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急診找到答案,這算是我的續集論壇風雲,所以我文章不時在提醒這件事情,急診並不是萬能,尤其在偏鄉的醫療急診,簡單說只要不是醫學中心,其實很多患者的狀況我們常常無法處理,甚至要轉院等情況就會發生。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急診的患者,通常都是一波接一波,如果是大型的醫院就會有接連不斷的患者湧入,而最主要的檢傷區塊,就是在分流病患的嚴重度,所以急診一直通用的名號通常是:不是先掛號先看,而輕傷者須最晚看得道理。
Thumbnail
在急診的制度裡面,只要有掛診的,基本上急診幾乎都無法推辭,尤其是救護車送來的患者更是五花八門,有車禍的、有身體不適的、有與人群據毆打的...........等等。